由光陽工業 KYMCO 成立的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暨總經理丁學文應東吳企管財經講堂邀約,於" AI 與 Gig (零工)經濟夾擊下人力資源的新挑戰"議題,以"資本市場病了,台灣病了,還好獨角獸也病了"進行演講;而丁學文總經理將重點放在金庫資本為何一方面認為出行產業的獨角獸病了,卻又是金庫資本所選擇的商業模式合作夥伴?主要的關鍵,也是希冀結合光陽與台灣產業的強項,為台灣產業進軍全球進行媒合。
▲丁總經理認為許多獨角獸都面臨不斷燒錢、但獲利時間點卻遙遙無期
丁總經理認為,因為新科技與網路造就出行產業與共享經濟的獨角獸崛起,但也重現資本主義在十年前產生的貧富不均現象;這些由實際上許多的共享經濟與出行產業並非真正如初衷"共享用不到的資源",這些獨角獸打著媒合資源擁有者與需求者的名義,實質上卻是以低價剝削資源擁有者;以丁總經理在中國八年以來的觀察,過往來自農民的工廠工人,近年都改從事外送外賣的出行產業,表面上生活更自由、收入可自行決定,但實際上卻發現實質收入卻更低了。
▲金庫資本的資金 75% 來自台灣傳統產業、 25% 來自政府
但矛盾的是,這些靠著剝削勞動者的出行產業,為了爭取更多的資金,必須要將自己包裝成讓從業者能夠獲利的企業,並且設法上市上櫃獲取更多資金;丁總經理認為,透過故事包裝自我、掩飾實質上無法獲利的現實,這不光只是共享類型的、也是許多新產業獨角獸相同的問題,例如電動車龍頭 Tesla 上市後股價持續低迷,就是由於看不到可以獲利的前景;可是以一家企業而言,永續經營才是健康的成長,這也是丁總經理認為全球獨角獸病了的關鍵。
▲出行產業對於精緻造車、車聯網與能源有強烈需求
但金庫資本看到,出行產業的生病獨角獸也是台灣產業的機會,雖然出行產業當前狀況不健康,不過卻自中國開始發揚到全球,而市場確實也有這樣的需求,因為台灣的人才資本是相當優秀的,許多全球大企業與新技術皆是由台灣的人才所培育,丁總經理也提到如 Gogoro 睿能優秀的電動車就是來自台灣技術的結晶,但他也指出若在不惜成本下台灣技術確實可以創造出相當精緻優秀的產品,不過獨角獸不能在無法設立盈虧轉換的情況下,只一味期待創投資金持續燃燒資本,這樣只會落入惡性循環,這幾年間已經有許多原被看好的獨角獸已經殞落,就是由於不健康的商業模式。
▲即便獨角獸發展不健康,但全球出行產業需求相當強勁
金庫資本鎖定出行產業的原因,就是看準出行產業的交通工具、也就是機車也面臨產業轉型,燃油車將陸續轉換到新一代的電動車,電動車不僅需要更多電子、能源技術的導入,更要能結合新一代的網路連結與 AI 數據分析,台灣在電子與軟體都有豐厚的人才資本,更重要的是台灣產業能夠提供遠比中國更好的精緻工業,這也是台灣產業能夠藉機切入出行產業的關鍵。
▲金庫資本鎖定全球新興出行獨角獸為合作對象
而金庫資本之所以鎖定全球的出行產業,主要還是認為需要規模經濟,丁總經理指出台灣當前大規模的幾家外送外賣平台,都不是來自台灣的獨角獸,而是國外成立的獨角獸以全球模式進軍台灣,但有趣的是中國多家出行產業所使用的電動車的關鍵技術甚至整車都是來自台灣技術;故金庫資本模式是藉由媒合台灣電動車、交通數據分析等產業的產品,以換取股權的模式提供給國際間的出行獨角獸,使缺乏交通工具的出行獨角獸能夠取得來自台灣的資源,並藉機使台灣產業能藉由出行產業的發展影響國際。
▲金庫資本媒合台灣交通設備的軟硬體資源與需要新一代移動設備的出行獨角獸
丁總經理也不斷強調,台灣是很美好的,許多人認為台灣不美好,是由於政客、媒體的唱衰,台灣的產業與人力資源在國際間遠比許多人的刻板印象來的強,而金庫資本也希望藉由全球出行產業自中國開始發展並影響到全球,將台灣產業與國際接軌。
5 則回應
tw.news.yahoo.com/%E6%9C%89%E5%BD%B1-%E6%AF%92-%E8%A7%92%E7%8D%B8-%E8%B2%A1%E7%B6%93%E5%A4%A7%E5%B8%AB%E4%B8%81%E5%AD%B8%E6%96%87%E6%8C%87%E5%87%BAgogoro%E5%85%A9%E5%A4%A7%E5%95%8F%E9%A1%8C-100945681.html
我幫忙補充一個
Honda對Kymco
看見別人賺錢,才想進入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