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將 AMD 與 Intel 的 Surface Laptop 3 進行大亂鬥:筆電領域藍軍這回合仍勝過紅軍

2019.12.16 06:51PM

在今年 AMD 於桌上型 PC 有相當大的進展,除了剛好遇到 Intel 處理器供貨吃緊外,藉由架構改善、台積電先進製程加持與近似價位更多核心等優勢,讓 Intel 在桌上型 PC 市場備感壓力;不過除了桌上型電腦外, AMD 也希望在筆記型電腦有更進一步的表現,然而根據專業硬體測試媒體 Anandtech 以硬體設計近乎相同的 AMD Picasso 平台、 Intel Ice Lake 平台的微軟 Surface Laptop 15" 捉對廝殺,最終結果仍顯見 AMD 雖進步不少,不過面對 Intel 首款 10nm 製程與新架構的 Ice Lake 平台,戰力仍顯不足。

Anandtech 選搭載 AMD Ryzen 7 3780U 與 Intel Core i7-1065G 兩款平台的 Surface Laptop 3 進行評比,而這兩款主機除了儲存配置略為不同以外,不僅機身設計相同,也共用相同的散熱架構,可說是比測試條件基準盡可能一致的一次比對。

雖然 Ryzen 7 3780U 已經是 AMD 新一代產物,不過雖列在 Ryzen 3000 的名稱之下,但核心架構卻仍是與桌上型 APU 相同的 Zen + 架構,而非桌上型高效能平台的 Zen 2 架構,面對 Intel Ice Lake 大刀闊斧的使用 10nm 製程、全新的 Sunny Cave CPU 架構與 Gen 11 GPU 仍顯戰力不夠。

▲ AMD Picasso APU 雖較先前大幅提升、但面對全新架構與製程的 Ice Lake 仍力有未逮

Ice Lake 的 Core i7-1065G 雖僅有 4C 8T ,帳面規格不及同樣歸納在 10 代 Core 產品線、實質是 8 代 Core 強化板的 Commet Lake ,不過 Sunny Cave CPU 架構帶來更進化的處理性能,尤其在單執行緒效能方面,僅有 3.9GHz 的時脈,在 SPEC 2017 測試項媲美高達 5GHz 的桌上型電腦級的 i9-9900K 的 CPU 效能,搭配整體表現進步不少的 Gen 11 GPU , Ice Lake 的整體體驗相當優異;縱使 Ryzen 7 3780U 的 Vega GPU 較 Gen 11 性能優異,但在部分測試項目卻備 CPU 給拖累,若在同樣 SPEC 2017 八執行緒的測試當中,整體運算時間整整慢了 2 小時。

然而對筆記型電腦使用者而言,最重要的還是在續航力的表現,在同樣亮度條件進行網頁瀏覽, Ice Lake 超過 10 小時的可用時間整整比 Picasso 的 7.5 小時高出不少,在以最低亮度進行待機的情況下, Picasso 的 3.0W 功耗固然出色,不過 Ice Lake 卻僅有 1.7W ,這也顯見兩者在能源管理方面仍有落差。

在今年的情況,顯然還未在行動平台投入 7nm Zen 2 架構的 AMD 仍贏不過 Intel ,不過紅藍兩軍在行動運算平台的鬥爭應該有望於 2020 年進一步進入白熱化,畢竟 AMD 預期在 2020 年於 APU 產品線導入 Zen 2 CPU 架構,屆時行動平台的性能應該會有顯著的提升,至於才甫推出新架構設計 Ice Lake 的 Intel 則很可能繼續延續當前架構進行改良,屆時兩者的整體性能落差可能會縮短,不過也樂見 AMD 在筆記型電腦領域可急起直追,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