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一如今年在 Computex 所預告,正式於 E3 展會期間宣布基於 RDNA 架構的 Navi 系列 GPU 產品 Radeon 5700 系列,當前 Radeon 5700 家族有兩款產品,分別為 40 個流處理器的 Radeon 5700XT ,以及 36 個流處理器的 Radeon 5700 ,預估售價在 449 美金與 379 美金,目標性能鎖定 NVIDIA 的 RTX 2070 與 RTX 2060 ,但定價策略則各別低一層級。 Radeon 5700 家族將與第一波 Ryzen 3000 系列 CPU 同步於 7 月 7 日上市。
▲ AMD 將在 7 月 7 日同步推出 Ryzen 3000 系列與 Radeon 5700 系列
先前 AMD 的 Polaris 與 Navi 上市或許受到台灣經銷代理或是挖礦熱潮影響,北美預估售價與最終在台灣(與其它亞洲市場)的售價有所差距,希望此次在挖礦相對沒那麼熱之後, Navi 在台灣的售價能相對更合理,不然又是個看著歐美大喊划算、台灣玩家產品初期又得靠信仰才能買得下去的情況。
RDNA 取代沿用已久的 GCN
▲ 7nm 的 RDNA 、 PCIe 4.0 是 Navi 的重點特色
▲ RDNA 改善使用已久的 GCN 的架構效率
此次 Navi 家族所採用的是全新世代的 RDNA 架構,對 AMD 而言,縱使 GCN 立下再多汗馬功勞,也不能改變是已經使用多年架構的現實,隨著新世代來臨,也該是時候與時俱進了;簡單的說, RDNA 在同時脈較 GCN 提升 1.25 倍性能,而能源效率則提升 1.5 倍。同時 Navi 亦藉由台積電 7nm 製程、 PCIe 4.0 與全新的緩衝記憶體架構等嶄新技術提升性能。
Radeon 5700XT 鎖定 RTX 2070
▲ Radeon 5700XT 具備 40 個流處理器、性能近 10TFLOPS
▲ AMD 官方版本仍採用鼓風結構,不過遮罩設計不再是純盒狀
▲ Radeon 5700XT 強調比 RTX 2070 在 1440p 遊戲更流暢
▲ Radeon 5700XT 強調在普遍遊戲都能與 RTX 2070 匹敵
Radeon 5700XT 採用 40 個運算單元,性能達 9.75TFLOPS ,配有 8GB GDDR6 ,基礎時脈為 1,605MHz ,遊戲時脈為 1,705MHz ,最高時脈為 1,905MHz ,根據 AMD 的說法,遊戲時脈的設定主要是在執行遊戲時維持性能與能耗平衡的一項作法;而官方版本的 Radeon 5700XT 採用典型鼓風扇設計,不過此次在遮罩加入柔和的凹陷,不再是過往的長方盒,而為了超頻玩家搭載 7 相電源與 6+8Pin PCIe 供電;至於在性能則強調在多數 1440P 解析度情況下就是要比 RTX 2070 強一點點,在最佳化的遊戲則可拉出 10% 性能差距,不過 Radeon 5700XT 並未支援硬體光線追蹤,這應該是明年高階版 Navi 的重點項目了。
▲ 50 周年紀念版 Radeon 5700XT 採用黑色遮罩搭配金色風扇
▲ 50 周年紀念版 Radeon 5700XT 有更高的時脈、性能也超過 10TFLOPS
另外,適逢 AMD 50 周年, AMD 也推出 Radeon 5700XT 50 周年紀念版,除了黑色遮罩搭配金色風扇外,亦將時脈提升(但或許就是第三方板卡廠的 Turbo 版時脈?),定價則為 499 美金。
瞄準高配備電競玩家的 Radeon 5700
▲ Radeon 5700 運算單元減少至 36 個
▲ Radeon 5700 毫不客氣的在對方光線追蹤合作夥伴的遊戲的非開啟光線追蹤下有更好的表現
至於 Radeon 5700 則是鎖定高配備電競玩家的一款產品,價位落在 400 美金內,若以價格應該是接近 GTX 1660 ,但 AMD 強調在非光線追蹤的 1440P 解析度, Radeon 5700 性能可超越 RTX 2060 ,甚至在投影片性能比較,以 NVIDIA 光線追蹤官方合作夥伴遊戲的戰地風雲 5 Ultra 設定,能夠較 RTX 2060 高出 21% 的性能、戰慄深邃亦高出 16% ; Radeon 5700 搭載 36 個運算單元,性能為 7.95TFLOPS ,基礎時脈為 1,465MHz ,遊戲時脈為 1,625MHz ,最高時脈為 1,725MHz 。
強調新技術不該影響性能
▲ FidelityFX 強調是開源的影像材質調整工具
▲ AMD 標榜開啟 FidelityFX 不影響性能且畫面更細膩
▲ Radeon Anti-Lag 可降低操作與畫面同步的延遲
▲ AMD 強調開啟 Radeon Anti-Lag 能夠讓遊戲體驗更沉浸
▲開啟 Anti-Lag 後可大幅縮短遊戲操作反應
AMD 藉發表 Navi 也同步介紹 FidelityFX 工具與 Radeon Anti-Lag 技術,並強調新技術不該犧牲遊戲的流暢度;而 FidelityFX 是一項開源工具,讓內容開發者可針對遊戲的影像進行最佳化設定,在不影響順暢度的前提下提升遊戲品質;至於 Radeon Anti-Lg 則用於降低操作的延遲, AMD 標榜在開啟後能夠提升操作反應,對 FPS 類型遊戲有顯著的體驗改善。
6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