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在兩年前的 IFA 的 Sony 70 周年,發表了 Signature 旗艦系列音響產品,並以 One Signature Sound 做為此系列的宣傳,而在今年負責 Walkman 的佐藤朝明先生訪台時,曾預告 Signature 系列將持續擴充陣容,而 Sony 今年也破天荒的並非選在德國 IFA ,而搶先於香港的高級視聽展發表一系列重點產品,顯示 Sony 對東南亞與華人市場的重視。
實際上亞洲地區也在 500 美金與 1,000 美金以上的耳機市場繳出亮麗的成績,同時年輕消費族群也貢獻相當高的消費能力,也使 Sony 今年做出此決定,搶先在亞洲市場發表明星產品; Sony 自 2016 年推出 Singnature 系列後,在 500 美金以上市場也有一倍的成長, Sony 希望在推出新陣容後,於兩年後有同樣的翻倍成長。
此次 Sony 一口氣發表三款入耳式耳機、一款耳罩耳機與一款可攜式播放機,尤其是入耳耳機方面是為發燒友帶來隸屬 Signature 系列的超旗艦級產品,以及為久未更新的高階監聽系列帶來新品。此篇先介紹隸屬 Signature 的超旗艦入耳式耳機 IER-Z1R ,與可攜式播放機 DMP-Z1 。
IER-Z1R 與 DMP-Z1 預計 11 月在台上市,目前僅有香港先行公布價格, IER-Z1R 建議售價為 13,990 港幣,約台幣 5.6 萬元附近, DMP-Z1 建議售價為港幣 61,880 ,約台幣 24.8 萬元。
在正式介紹產品前, Sony 也積極的希望能透過媒體傳達 Signature 鑑賞系列與 Studio Monitor 系列產品定位上的不同: Signature 鑑賞系列是以呈現宛若揚聲器在空間中傳遞、帶來自然的空氣感,能傳達後製混音欲傳達給聆聽者的愉悅聲音; Stage Monitor 的調音則是希望呈現錄音室監聽等級的精確空間定位,以及還原原始麥克風收音作為調音基礎。
首款達到 100kHz 的兩圈一鐵入耳式耳機 Signature IEM-Z1R
Sony 對 IER-Z1R 的定位是能夠在入耳式耳機達到宛若耳罩式耳機 MDR-Z1R 般的極致表現,具備細膩、自然的聲音同時有著空氣感的出色演出。在造型上不僅保有 Sony 一貫追求設計美學的造型,也強調以 Sony 耳型職人對於耳型結構的專業,確保配戴的舒適性與穩定性,在造型美與機能美之間保有平衡,同時這款耳機也在日本工廠製造。
Sony 在推出 MDR-Z1R 時,將耳罩耳機的頻響再度帶到 100kHz 的高峰,此次同樣承襲 Z1R 之名的旗艦入耳式耳機 Signature IER-Z1R ,亦同樣可呈現 3-100kHz 的驚人頻響範圍,同時亦集 Sony 入耳式耳機的精華,使用了 Sony 自行開發的鍍金接點、銀音圈、鎂震動板的 XBA 平衡電樞單體、 CPL 動圈振膜、鎂球頂鍍鋁 CPL 振膜,輔以 XBA-N3 的 Sound Space Control 技術。
IER-Z1R 延續 Sony 自 MDR-EX1000 在高階耳機採用鎂合金框體的慣例,不過在最外層搭配了強度更高的鋯合金,同時在側面採用源於高級鐘錶的魚鱗圖騰處理點綴,呈現精品般的質感。
IER-Z1R 採用 5mm CPL 動圈振膜做為極高頻單體,搭配作為中低頻的 12mm 的鎂球頂鍍鋁 CPL 振膜,並有著與 XBA-N3 類似的聲學導管設計,與 Sony 專為這款極致產品所特別開發的鍍銀線圈的自然高頻 XBA 平衡電樞高頻單體,排列上採用雙動圈前後配置並自下方融合 XBA 單體的設計,使三個不同的單體能夠自然融合,同時 5mm 單體與耳膜呈現同軸,使高頻得以延展。
IER-Z1R 可說是一款相當有個性的入耳式耳機,其風格有著不亞於半開放耳罩耳機的空間特性,不過較 MDR-Z1R 的低頻較為強烈,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為圈鐵混合,但沒有銜接上的突兀感,風格相當大氣,至於喜歡美聲的朋友則可嘗試搭配 Kimberkable 升級線,中頻會飽滿許多,同時低頻也較為溫潤。
集 Sony 音響技術力大成、發揮類比技術頂峰的可攜式播放機 DMP-Z1
DMP-Z1 是一款獨特的播放機產品,以體積來說更像是家用的中小型前級、家用 USB DAC 或是綜合擴大機產品 ,然而在追求高音質的同時,以採用五顆獨立電池取代傳統播放機笨重且容易產生干擾的變壓器,並搭配 Sony 發燒音響的 H 框體結構、精緻的定製類比 VR 、數位類比線路分離,就為追求 Sony 歷史高峰的音質,同時可輸出 1,500mW 的功率。
機頂的液晶螢幕可進行播放操作,當然也具備完整的自 DAC 到放大的 4.4mm 平衡輸出架構。同時還標榜可在音色模擬黑膠的顆粒感,以及如 TA-ZH1ES 將 PCM 轉換為 DSD 格式播放的功能。除了獨立播放以外, DMP-Z1 還可接收藍牙訊號以及透過 USB Type-C 支援 USB DAC 模式,不過除此之外並無傳統音響的光纖、同軸或是類比輸入介面。
從結構設計, DMP-Z1 一反 TA-ZH1ES 或是近期 Walkman 以數位技術掛帥的模式,在數位架構搭配傳統的類比放大設計,同時將數位與類比線路分離,將數位電路配置在 H 框體上方、下方為類比放大架構。
同時 DMP-Z1 在音量控制使用傳統的類比 VR , Sony 也專為 DMP-Z1 與 ALPS 合作,開發一顆鍍金的 Super Hi-End VR ,具備獨立 4 音訊通道對應平衡架構,同時再外殼先鍍銅後再鍍金,提升其抗干擾能力,電路板到耳機插座採用 Kimberkable 的線材供電。
不同於 Walkman 採用 Sony 獨自開發的 S-Master 數位放大晶片,或是 TA-ZH1ES 以 FPGA 取代 DAC 的作法, DMP-Z1 採用成對的日本旭化成 AK4497EQ DAC 晶片,搭配德州儀器的 TPA6120A2 做為數位轉換與耳機擴大的核心,並在電路上搭配發燒級的電容與電阻,追求極致、低失真的音質。
DMP-Z1 中框採用 H 型骨架,並有著透出金色 VR 的上蓋,正面可看到提供 3.5mm 與 4.4mm 耳機孔,後方則僅有變壓器的連接器與 USB -C 介面,可透過 USB Type-C 連接電腦充當 USB DAC 使用,不過據攜帶能力的獨立音樂播放才是 DMP-Z1 的賣點,內建有 256GB 的空間,並可再擴充兩張 microSD 卡,給與玩家充裕的音樂藏量。
為了追求體積縮減與更純淨的電源, DMP-Z1 大膽的採用五顆獨立電池分別為數位電路、左聲道與右聲道線路供電,數位電路由一顆 3.7V 1,860mAh 的鋰電池供電,而左右聲道的正極與負極分別由一顆兩芯 7.2V 2,500mAh 電池供電,將數位與類比分離,並搭配合適的電壓,減少升降壓產生的耗損與不確定性,是以多電池供電最大的優點,續航力在播放高音質音樂約 9 小時、 MP3 約 10 小時。
相較傳統家用播放機為了減少電流雜訊與穩定的輸出,需使用大型且具備複雜隔離的變壓器,使用鋰電池不僅體積縮減,亦有更穩定的供電,也額外使 DMP-Z1 能夠攜行, Sony 也特別建議雖然 DMP-Z1 可以連接變壓器,同時接上電源後亦可切換變壓器供電模式與電池模式,但將電池充飽之後聆聽能達到更好的音質。
DMP-Z1 的聲音令人想到更為強化的 Walkman NW-WM1Z ,調音風格趨向中頻華麗的特性,但甜度不若 NW-WM1Z 那樣的明顯,並具備可滿足從入耳到耳罩式耳機的驅動力,在細節相當細膩的同時,適時的中頻渲染使其不致於令人感到不耐煩,不過驚人的尺寸很難將其視為隨身播放機, Sony 將其定位在專為耳機聆聽的可移動式播放機,若需要更豐富的介面與前級功能, Sony 仍建議選擇 TA-ZH1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