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正式評測前,看似變化不大的 Pentax K-1 Mark II 到底想傳達甚麼訊息

2018.04.19 07:05PM
Camera, Camera lens, Digital SLR, Digital Cameras,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Photography, Reflex camera, 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 Lens, Product design, camera accessory, cameras & optics,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digital camera, camera accessory, camera, camera lens, digital slr, reflex camera, photography, product

在今年二月份於 CP+ 亮相的 Pentax K-1 Mark II 在今天正式於台灣推出,目前手邊也拿到測試機持續進行試用,不過在拍攝充裕的照片並寫出完整的評論前,筆者想先探討 K-1 Mark II 的定位與推測 Ricoh Image 賦予其產品意義,希望仍深愛 Pentax 這個品牌的玩家能夠稍微理解這款產品。

Camera, Camera lens, Digital SLR,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Digital Cameras, Photography, Reflex camera, 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 Lens, Macro photography, digital slr, cameras & optics,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camera, digital camera, digital slr, camera lens, reflex camera, camera accessory, photography, 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Ricoh Image 在兩年前推出了 Pentax 品牌首款 35mm 片幅 DSLR Pentax K-1 ,事隔兩年,宣布推出 Pentax K-1 II ,不過整體主要規格變化不大,甚至感光元件也延續先前同一款 36MP ,而非廣受好評的 42MP 背照式新式元件,從硬體面主要採用全新設計、加入影像加速器的電路板,同時也強調強化藍、綠兩色的演繹,對於規格控來說似乎是不太能理解。

當數位相機發展至此,較發燒的攝影玩家可簡單分為兩派,其一是仍遵循底片拍攝理念、堅守拍攝一次到位的老派攝影玩家,另一派則是以後製、處理為前提而按下快門的科技派攝影玩家;兩派人馬的想法都沒有錯,不過會因此在對相機的偏好與想法產生差別。

Camera lens,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Camera, Digital SLR, Photography, Digital Cameras, Reflex camera, Teleconverter, Fisheye lens, 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 digital slr, cameras & optics,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camera, camera lens, digital slr, lens, reflex camera, digital camera, photography, 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老派攝影玩家對於像機的概念仍是重視當下拍攝的成果,宛如使用底片相機一樣,一拍就求到位,所以畫質、照片色彩呈現等預設輸出的部分顯得相當重要,這些玩家會不斷讚揚其所偏好的相機的發色與表現,同時對照片後製最多只能接受簡單的處理,對重度後製呲之以鼻,認為那些都是邪魔歪道,這樣的族群也對相機的品牌忠誠度較高。

而科技派攝影玩家則是擁抱數位技術,確信只要有 RAW 檔案搭配軟體,機身的發色都可以無視,反而是照片本身的資訊量、容許後製的程度,相機的電子性能凌駕於一切,然而也因為如此,這一派的玩家會在革命性產品推出後考慮變換系統,尤其是近期如 Sony A7 系列能夠透過轉接相容它牌鏡頭,不少玩家也因此琵琶別抱。

這十年之間市場變化之大, CCD 因先天限制無法突破已成非主流, 35mm 全片幅相機與十年前 APS-C 高階機售價相當甚至更低,手機拍照功能壓倒多數的隨身相機,較不特別重視品質的消費者以手機代相機,導致數位相機市場衰退,同時無反光鏡系統不僅輕巧還在不少情境超越傳統 DSLR ,新機市場洗牌情況顯著,以及已有相機的玩家感受不到汰舊換新的升級感。

Camera, Digital SLR, Camera lens,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Photography, Reflex camera, 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 Lens, Optics, Technology, digital slr, cameras & optics, digital camera,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camera, digital slr, reflex camera, camera lens, photography, camera accessory, 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這跟 Pentax K-1 II 有甚麼關係呢?以目前市佔率, Pentax 雖然可以大聲喊出是全球市佔率第三的 DSLR 品牌,不過這也是因為幾乎沒有第四品牌可言了,相較十年前的高峰期, Pentax 現在在整體相機市場已經是弱勢品牌,雖然死忠用戶期待了超過十年的 35mm 全片幅機種 K-1 登場,卻難挽回已經流失的客群。

 

從過去幾年來, Pentax 在數位單眼發展的電子系統相較主流品牌持續處於追趕,而在某個時期雖然有所突破,但卻在產品設計理念漸失自身的特色,不少老玩家抱怨預設的發色偏向淡麗而非過往獨特充滿個性的藍、綠色表現,乍看下中性的發色確實是符合現代化使用者的需求,不過電子系統不如人,也很難吸引新玩家加入行列。

當初發表 K-1 之際,確實是讓老玩家感受到誠意,機身設計維持緊湊、按鍵布局也有著熟悉的配置,然而初期新鏡頭少,且也缺乏過往 Pentax 鏡頭小巧、高機動性的特色,然而老鏡頭雖能使用,但解像力與搭配高解析度數位元件的最佳化也成為問題,純就解析表現,過去紅級一時的底片時代鏡頭至今仍有戰力的也所剩無幾,僅保有拍攝成像面的獨特性。

Camera lens, Camera,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Digital SLR, Digital Cameras, Photography, Reflex camera, Teleconverter, Fisheye lens, 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 pentax, camera, digital camera, cameras & optics,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digital slr, camera lens, reflex camera, camera accessory, photography, lens, Pentax

 

對相較其它相機品牌資源更少的 Ricoh Image ,要能夠爭取到新感光元件的機會也不高,但短時間內又難以規畫全新的 35mm 片幅新機,就以小幅度改版方式延長產品週期,也就是採用搭載加速器的新式電路板提升部分性能,同時也將成像邏輯朝老用戶可能喜好的發色表現進行調教。

簡單的說 K-1 Mark II 對比 K-1 在幾個方面會有部分的強化,首先是影像的細節處理,這也是由於加入加速器後,能進一步壓榨這張 36MP 元件的性能,高 ISO 可獲得些許改善,不過在先天體質就較難改變了。其次雖然對焦系統、引擎不變,但在新對焦演算法加持下,在一些環境減少對焦猶豫,也算間接提升對焦速度,這點與 KP 沿用 K-3 II 對焦系統的意思一樣。

做為關鍵的則是藍色與綠色的表現會更符合老 Pentax 用戶的期待值,尤其是將色調選為呈現過往 Pentax 特色的"風雅"時會更為明顯;另外除了需要搭配腳架的超解像模式以外,此次也新增手持超解像模式,然而原理卻跟原本超解像模式不同,這部分在正式的測試會做更完整的介紹。

Pentax K-1, Pentax, , Full-frame digital SLR,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Technology, Camera lens, Computer Software, Electronics, Optics, games, technology, games, software, electronics, multimedia, font, screenshot,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簡單來說,在難以進行新機身開發、資源又有限的前提之下, Ricoh Image 的作法則是回歸了解還在使用 Pentax 的老玩家需要甚麼、想要甚麼,並思索那些部分是有可能實現的,而已經在 K70 與 KP 導入的加速器,對焦邏輯,照片色調等就成了最有可能能實現的,也就成了 K-1 Mark II 的特色。

在沒辦法打資源戰、電子系統戰的情況下,小規模加上 Pentax 產品開發被前任東家 Hoya 限制導致開發資源不足之下, Ricoh Image 現階段較難如 Olympus 放棄 4/3 轉往 M43 ,或如富士放棄使用 Nikon 機身、沉寂後推出 X 接環的大力大破,畢竟這時間點要將有限的資源孤注一擲恐怕不是合適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