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明湖靜山3月讓環境減少負擔,也怕遊客遇到熊

by Knowing
2018.01.04 09:02PM
是嘉明湖靜山3月讓環境減少負擔,也怕遊客遇到熊這篇文章的首圖
首圖是嘉明湖靜山3月讓環境減少負擔,也怕遊客遇到熊這篇文章的首圖

(嘉明湖;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台灣次高的高山湖泊、因湖面湛藍被稱為「天使眼淚」的嘉明湖,從5日起「靜山」,到4月1日才開放。這段期間暫停遊客進入。根據《中央社》報導,嘉明湖步道一直十分熱門,每年登山客逾2萬人。為了避免環境過度負擔,台東林管處每年1月至3月停止開放,讓嘉明湖步道休息。選擇冬天「靜山」是因為嘉明湖步道可能下雪,步道結冰會增加行走風險;另外,台灣黑熊冬天會到較低海拔的地方活動,人熊接觸的機率變高。

曾有遊客在嘉明湖游泳惹爭議

雖然2003年曾發生過大學生在嘉明湖中游泳溺斃的事件,仍不時有遊客想入湖中游泳,引發汙染湖水的爭議;2013年一名朱姓山友因為執意入湖游泳而驚動附近派出所警察。嘉明湖水溫冰冷,下湖游泳極易產生意外;而且此風一開還可能加劇湖水的汙染。

野外遇到熊怎麼辦?

雖然台灣黑熊數量極少,但在野外仍有機會遇到台灣黑熊。2016年就有新聞指出玉山國家公園瓦拉米步道登山口到大分地區的八通關古道東段步道,目擊台灣黑熊的次數增加。其實台灣黑熊生性不會招惹人類,至今也未有台灣黑熊主動攻擊人類的紀錄。如果在野外遇到台灣黑熊,若黑熊未察覺,請盡速安靜離開;若被黑熊追趕,則快步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