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取自pixabay)
很多人以為過馬路走班馬線最安全,但台北市去年有12人在斑馬線上被撞死,創5年來的新高。
根據《聯合新聞網》,北市交通警察大隊指出,行人死亡事故多半與行人違規有關,但駕駛缺乏預防行人的觀念也是造成危險的一大因素。12名在斑馬線上被撞死的人之中,有8人是闖紅燈肇禍,1人是走到一半才看到紅燈亮起卻未在分隔島避車而出事。
走在斑馬線上就不會有事嗎?
北市已推行行人優先的交通政策15年以上,會嚴加取締不禮讓行人的車輛。可能因為如此,很多行人走路漫不經心,加上手機上網功能不斷加強,因之衍成的低頭族也給用路安全帶來很多變數。
行人未必最大,即便在斑馬線上,行人肇禍也不能完全免責。根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4條規定,「汽車行經行人穿越道有行人穿越時,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者,處新台幣1200~3600元罰鍰」,即俗稱「行人的帝王條款」或「絕對路權」。然而,這項帝王條款的前提是「行人正常穿越斑馬線,沒有闖紅燈、玩耍等舉止」。如果行人無故停留、玩耍而被車撞,須負擔部分肇事責任。
為了對付低頭族未來台灣可能採用地面式紅綠燈
為了減少越來越多的低頭族所帶來的危害,世界各個先進國各推新招。荷蘭、德國採用一種與紅綠燈同步的「地面式LED紅綠燈」,用以提醒低頭族;中國蘇州也在今年啟用地面式紅綠燈,但略與荷、德不同,燈號設置在斑馬線兩端,三條發光帶與道路兩旁立柱式的信號燈同步。
為了解決台灣低頭族帶來的交通風險,未來台灣可能會引進地面式紅綠燈,今年6月台南市議員唐碧娥就在南市議會上提議,前台南市長賴清德則表示會請台南市交通局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