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取自pixabay)
最近因為《勞基法》修正案爭議,「過勞」、「過勞死」等關鍵字大出。最早被定義的過勞死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至今幾十年過去了,過勞死仍時有所聞,十分悲哀;但對過勞死的研究也不斷累積,整理出幾個重點。如果是休息少、壓力大的工作者,最好注意以下幾個嚴重過勞的徵象:
渾身無力、胸悶
這是過勞死前常見的現象;具體地說,胸口會有透不過氣的感覺,有些人還會伴隨出汗的症狀。很多人會把胸悶等徵象當作些微的不適而忽略,殊不知正是如此使症狀加劇。
血壓升高
很多過勞會伴隨著心血管疾病,進而猝死;如果平時生活作息不良、飲食喜歡高糖高油的人,最好盡量改善、並時時關注血壓,避免罹患心血管疾病。
皮膚變紫
有些工作者要長期坐著或站著,都會使血液循環不良,造成皮膚紫疳、嘴唇變紫。長期血液循環不良者容易形成血栓,進而造成腦血栓、中風、肺栓塞等疾病。
聽過腦疲勞嗎?
上班族長期勞心勞神會使大腦過勞,產生一些徵狀,比如早晨醒來懶得起床、講話有氣無力、時常發呆、說話常講錯、記憶力下降、食慾變差、時常耳鳴、頭暈、睛痠、難以入睡、常打盹。
如果腦疲勞的情形一直不去解決、紓緩,會導致思考力變差、自律神經失調,影響到生活,甚至會提早失智,不可不慎。
要解決過勞,唯有盡量休息;如果短時間內難以爭取充足的休息時間,至少要維持正常的飲食,保持運動習慣,並戒掉菸酒、易怒等壞習慣,以免使過勞引致的病症加重。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