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安國顧問;圖片由鄭安國顧問提供)
隨著中國的影響力日漸增強,中國5年一次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越見國際關注,而近年中國經濟的銳意發展與習近平的強勢領導,讓位處兩岸一隅的台灣更加註意今年19大的結果。19大比起以往有更多重點,包括「習思想」寫入黨章的意味深長、接班人未入常(成為政治局常任委員)、首位台灣人盧麗安當選台灣省出席中共19大代表等等,對於中共更趨集權、且似乎對台野心有所宣示的諸多情形,台灣該如何因應?
現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資深顧問的鄭安國,歷任陸委會副主任委員、駐香港代表、國民黨駐美國總督導等溝通兩岸事務的職務,長期關心兩岸事務,也不時在報刊發文就兩岸時事提出看法。Knowing新聞採訪鄭安國顧問,關於19大的解讀、19大對台灣的影響、盧麗安效應訪得一些見解。以下是Knowing新聞與鄭安國顧問的訪談:
習近平是否有意再度連任?
根據中共政治局常委「七上八下」的潛規則(68歲退休),習近平總書記將於2022年任滿退休。如果習近平有意培養接班人,這次應會讓50幾歲的人進入政治局(入常);比如當年習近平當政治局常委是54歲,可是現在政治局常委最年輕的都有60幾歲;原本認為比較可能當接班人的胡春華、陳敏爾都沒入常,因此外界猜測習近平打算再度連任總書記,並不是不可能。
常委會沒有名額及任期限制,以前也有任期中增減常委的前例,說不定習近平明年覺得哪個人適合就安排他入常做接班人;不過這可能性不太大。當然,5年後李克強才67歲,當總書記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他擔任一屆就超過70歲了,也有違慣例。
習近平是中共建黨96年來,毛澤東、鄧小平之後最大權獨攬的人。
(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江澤民的勢力是不是沒有重振的希望?
不可能。因為江澤民離開權力圈已經15年了,他的勢力相較於習近平應該是微不足道了。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點是什麼?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點是在於冠上「習近平」三個字。如果不是習近平三個字列入黨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雖然比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豐富一些,全面一些,但其重點不外乎: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指揮槍、全面發展、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共同富裕等等,其實這些概念跟近幾十年來共產黨改革開放的理念與政策相去不遠。
19大之後,兩岸關係有什麼變化?
根據中國的《反國家分裂法》,發生3種狀況中共將不排除使用武力;第一個,發生把台灣自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比如台灣宣布獨立;第二個,發生導致台灣自中國分裂出去的事變,譬如舉辦統獨公投,公投的結果可能會導致台灣獨立;或是有國際的力量介入,這些都可能被中共視為導致台灣分裂出去的事變;第三個,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第3點比較沒有精確的定義,端看中共如何判斷。
對中共最重要的是阻止台灣自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與可能性發生。中國統一台灣的決心反映在習近平提出的「6個任何」(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以警告台獨勢力。
至於習近平怎麼落實他的決心,一個是顯示中國統一的決心,一個是加強對台交流,希望能夠用軟的方式讓台灣人不走台獨路線;另一面用比較強硬的方式,比如經濟上的手段、國際外交的打壓,逼台灣政府不要往台獨的方向走。
雖然現在蔡英文沒有宣示走台獨路線,但中共會關注蔡政府的文化台獨、教育台獨、去中國化等作為,這些作為會讓中共判斷台灣是否會喪失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若他們這麼判斷,一定會採取若干措施,這是台灣不能不注意的。
中國的國力比起1992年談92共識的時候強盛許多;那時中國13億人的GDP是台灣的2.2倍,但現在已經超過21倍。其國際影響力更非22年前可比。在這種情勢下,中共對台政策的底線會較25年前時後退嗎?我認為是不太可能。
(19大會場;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92共識現在還有意義嗎?
我覺得兩岸間不是非得遵守92共識不可。問題是如果要發展兩岸關係,政府或台灣人民仍然要面對中共的問卷:「兩岸關係到底是甚麼關係?兩岸是否同屬一個中國?」這個問題。李登輝當年遇到的問題與現在蔡英文遇到的問題一樣:「中國希望台灣能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李登輝用的方式是在國統會做出決議,主張兩岸都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但各自對一個中國的涵義認識不同;我們認為的涵義是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全大陸,但治權只及於台澎金馬。這個決議中共接受了,這就是所謂的「兩岸達成了92共識」。
92共識現在要不要繼續採用可以再做判斷,但若不採用,要想出一個兩岸都能接受的新說法。
現在中共要問:「兩岸是不是國與國關係?我們的憲法的主權包含哪裡?是不是如當年李登輝所主張的『主權及於全大陸』?」他們就問我們這些,這不是接不接受92共識的問題,而是同樣的問卷,蔡政府要怎麼回答?
我認為蔡英文總統只要照李登輝那時候在國統會所做的決議,大致相同地講一遍就可以了。就是「我們認為一個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全大陸,但治權只及於台澎金馬」。中共並沒有要我們承認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只要求我們承認台灣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是主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重疊的中華民國,這樣就可以了。
從李登輝到馬英九,這種說法中共都是接受的;但若說台灣的主權僅及於台澎金馬,那中共就不能接受了。
(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這就是所謂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對!其實中共比較不能接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因為認為這樣的說法會表述出它們無法接受的內容。他們說是「各自表述一個中國」,主張「92共識是『各自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這表示:「兩岸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只是兩岸對一個中國的涵義的認知不同而已」。
有沒有可能各自表述的空間在未來慢慢消失?
不太可能,基本上中共只要台灣別認為台灣與中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認為兩國的主權是重疊的,這樣就可以了。
盧麗安成為台灣的黨代表之一出席19大,有什麼效應?
效應是有的。盧麗安是土生土長的台灣知識分子。在台灣人對中共的態度有以前的反共,到不反共、親共,到加入共產黨等不同的層次。盧麗安的舉動會使一些台灣人思考共產黨的問題。有點像是當年彭明敏發表主張台獨的「台灣自救運動宣言」,發出這個聲音後促使很多本省知識分子思考台獨問題。
盧麗安有種「旗手」的作用,起一個頭,讓別的台灣人想投共不會因為是「第一個」而害怕被特別注目、抨擊。
至於盧麗安的效應會不會擴大?我覺得現在大部分的台灣人是理性的,會以中國的經濟發展或中共在大陸的統治及作為,來判斷是不是可以接受中共統治,甚至如同盧麗安一般,加入共產黨;若不能接受自然就不會跟從。
(馬克思與恩格斯;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主義>思想>理論,這個位階順序是固定的嗎?
這很難說。「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最高是主義,再來是思想,最後是理論;現在中共黨章多加了習近平思想,那是不是表示習近平超越了鄧小平呢?也很難說。
習近平是不是想跟毛澤東並肩,這個我覺得不需要過度解讀;但習近平把名字放上去就表示他把自己放在跟江澤民、胡錦濤不一樣的地位。
那對於19大之後的局勢,台灣要如何因應?關於這方面您有什麼看法嗎?
我覺得我們必須要了解,習近平已是大權獨攬,且掌控的是一個權力日漸強大的國家,那我們台灣要思考要與大陸建立什麼樣的關係?我們要與大陸維持什麼樣的關係才能維持台灣最大的利益?這是我們要思考的。
有很多東西是不可逆的。經濟可以變壞又變好,但外交國如果一個一個被中國弄掉,就算以後兩岸關係變好了,那些斷交的國家也不可能再與台灣建交了。講嚴重一點,如果台灣的邦交國數量變成零,這就是不可逆的外交夢魘。
台灣現在寄望美國與日本,那我們要思考美日能夠幫助台灣什麼?美國因為與中國有極深的經貿互動與戰略思考,在經濟上不可能施惠台灣,在國際關係上能幫助台灣的也有限,最多就是賣武器而已。如果中國要動武時,美國可能會發揮一些制衡的作用,但如果真的發生戰爭,美國幾乎不可能為了台灣捲入戰事。
至於日本,除了起到一點聲援的作用外,在經濟、國際關係、國防安全上是幫不上台灣什麼忙的。如果中共發現台灣完全沒有和平統一的可能,其武統台灣的決心,是美國保護台灣的決心所無法相比的。
有人說2020年前中共會武統台灣,可能嗎?
我覺得以習近平這樣的強勢領導,假如他在5年後想再連任的話,台灣問題如果處理得不好,那人家如何支持他做第3任?
我認為習近平若還想連任,恐怕他會在2022年以前在台灣問題上做一些處理,讓人認為他交出一張不錯的成績單;處理方式不一定是武統,但一定會用各種方式讓台灣的路線回到中共想要的軌道上。
我們必須要有所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