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污染好難解?這種蟲帶來了新的研究方向

by Knowing
2017.04.26 06:45AM
塑膠污染好難解?這種蟲帶來了新的研究方向
首圖是塑膠污染好難解?這種蟲帶來了新的研究方向這篇文章的第2圖

(示意圖/來源為Pixabay)

當塑膠製品進入垃圾掩埋場或是海中,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才有可能被完全分解,也因其難以分解,不只為地球累積龐大的垃圾,若動物誤食也會對牠們帶來很大的傷害,儘管各國紛紛對塑膠訂定使用規則,有些業者也開始製作「可分解」塑膠製品以緩解環境危機,仍難以趕上塑膠所帶來的污染速度。

也因此,全球有許多研究試圖找出能夠解決塑膠污染的方法,而近日一個西班牙的科學家Federica Bertocchini意外發現「蠟蛾」的幼蟲能夠吞食塑膠,於是與劍橋大學的團隊一同進行了相關實驗。

綜合媒體報導,Federica Bertocchini日前在清理蜂窩上的蠟蟲時,將牠們放進塑膠袋中,不久後卻發現塑膠袋上出現破洞,且蠟蛾的幼蟲跑出袋外,她懷疑洞是被蠟蟲咬破,於是決定進一步實驗。

他們這次放了百隻臘蟲在塑膠袋上,過了一段時間便發現袋子上出現破洞,而且是真的吃掉並消化塑膠而非僅是咬破,對此,研究人員也希望進一步研究該幼蟲在分解塑膠時所產生的酶,看是否能將酶的基因放到細菌等中,以分解塑膠製品。

雖然透過該幼蟲直接吃塑膠的方式在實務上仍有困難,除了無法完全解決塑膠問題之外,也可能會影響到食物鏈,不過這樣的結果還是為難解的塑膠問題帶來了突破性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