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技研堂]初試啼聲就獲得大成功的新電玩霸主:Sony PlayStation

2017.02.09 06:09PM
是[經典技研堂]初試啼聲就獲得大成功的新電玩霸主:Sony PlayStation這篇文章的首圖

1990年與任天堂合作超級任天堂用的光碟機合作案破局後的Sony,為了展現其家電大廠的能力與決心,下定決心要走出自己的路,與已經在電玩市場上卡位的兩大霸主:任天堂和Sega一決雌雄,進軍電玩市場。1994年12月3日,一台撼動了電玩業界,改寫了電玩市場版圖的主機上市了,它就是PlayStation(簡稱PS,後期由於避免混淆,也稱PS1或是初代PS)。初上市的價格為日幣$39,800圓。

 

183db91085e9b540c3aa26b8bf0c2b82

▲想知道自己對PlayStation主機了解多少嗎?點選上方圖片,或是點選這裡,傳送「PS」給電小二立即應考。公開分享測驗成績的貼文到Facebook,就有機會抽得Sony無線立體聲耳機組的喔!

6f537719e52bb1b697fcfc3e1e44bae2


Sega的《VR快打》意外成了PlayStation之助力

PlayStation當時最讓人讚嘆的地方,莫過於它獨特的多邊形處理能力。這讓原本從事3D電腦繪圖的設計師們,找到了另一片天空,也讓大眾驚訝,原本需要相當高價位和高規格的電腦環境才能運行的3D電腦繪圖程式,竟然能在電玩主機上如此栩栩如生,且價格竟相當低廉。

在PlayStation的開發初期,為了要遊說軟體開發商,3D電腦繪圖的門檻是可以低到被用在娛樂,甚至是進入一般家庭這件事,Sony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在溝通。因為當時在業界,大部份人仍認為3D電腦繪圖是相當昂貴且遙不可攀的。

1993年時,Sega推出了一款大型電玩格鬥遊戲,運用了大量的3D多邊形製作,它就是鼎鼎大名的《VR快打》(Virtua Fighter)。此遊戲一出,讓許多人見識到了3D多邊形的魅力,雖然當時的技術還不夠成熟,但已讓玩久了2D遊戲的人大開眼界。

VR快打的出現,讓許多軟體開發商開始回過頭來對Sony的PlayStation計畫感到興趣,也促成了許多合作,讓PlayStation上有不少的遊戲開發出來。為此,Sony還得謝謝Sega推出《VR快打》,讓擅長處理3D多邊形的PlayStation之實力和未來性有了一個最棒的展示。

e6d6cd5a188a1335a6cc0e59711513a2

▲PlayStation的出現,為遊戲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家開始由2D轉移到3D多邊形繪圖的領域上。

顛覆2D平面,特殊3D造型立體手把為遊戲注入新活力

PlayStation剛上市時,許多人皆為其特殊的遊戲手把感到好奇。事實上,原始的PlayStation手把造型,是Sony內部經過一番革命才誕生出來的產物,當時擔任PlayStation外型設計師的後藤禎祐,除了費盡一番工夫設計出主機外型,對於手把也做出了不同的改變。

PlayStation最初的遊戲手把,和過往的電視遊樂器比起來,顯得立體得多,最大的特徵在於多了左右兩根像是握柄的部份,看似突出,但實際用起來會覺得相當舒適,絲毫不會有費力感。

到了後期,更加兩握柄中間的空間更加活用,加入了大家俗稱香菇頭的類比搖桿,以及內建電動馬達,讓手把產生震動,也就是初代的Dual Shock,並且讓震動這個功能,對應到玩遊戲之中,例如爆破、受到傷害、遭到槍擊、賽車翻車等等時機,就會觸動馬達開關,讓玩家感受到回饋,更增幾分真實性。

 

187e5ea17c954dcdade317f76b7e0cce

▲許多過往在超級任天堂上的名作,後來也紛紛投向PlayStation的陣營,讓其遊戲內容更為壯大。

積極拉攏第三廠商協助,最終奪得市佔冠軍寶座

PlayStation開發初期,拼命地向各家遊戲商展示3D遊戲的魅力與未來發展性,初期最感興趣的,即是Namco,Namco對於與任天堂合作的模式早已感到厭煩,但自身無足夠能力推出主機,可是又極欲想將自家在大型電玩之遊戲移植至家用平台上,此時PlayStation出現,讓Namco如獲綠洲,於是PlayStation初期便有《實感賽車》(Ridge Racer)、《鐵拳》(Tekken)、《鬥神傳》等作品助陣。

對於初期PlayStation的發展,Namco在軟體上的助力,可說是極大的幫助,也讓Sony站穩了第一步,得以繼續前進。

Sony很明白即便推出了主機,若是沒有許多第三協力廠商來幫忙製作遊戲的話,無疑是單打獨鬥,很難殺出血路。有了Namco這一位在大型電玩界的強力盟友之後,Sony更努力地去向其它間遊戲開發商邀說,起初對於Sony這樣的電玩菜鳥,大多數廠商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甚至提出要PlayStation先賣出一個定量的成績之後,才願意與之合作的條件。

但是,在實際看到了多邊形影像的驚異效果之後,每間廠商幾乎都態度大轉變,覺得PlayStation是一個革命性的存在,紛紛表達強烈的興趣,於是乎,後來許多廠商都開始想要在PlayStation上開發遊戲。

緊接著Namco加入的,就是擁有多款名作系列的Konami,Konami加入PlayStation的初期,也有不少出色的人氣作品,像是著名的RPG《幻想水滸傳》系列、戀愛模擬的代名詞《純愛手札》系列、以及棒球的金字招牌《實況野球》系列等等。

除此之外,Sony還推行「共用程式軟體資料庫」的作法,讓各家廠商在開發遊戲的同時,都共用軟體資料庫,如此可以大大將開發程序簡化,工作會更加輕鬆,對於移植遊戲的需要時程,也可以減少很多,效率更好。

Capcom、光榮、SNK、Bandai、Square等等,都相繼加入陣容。到了更後期,連製作國民RPG《勇者鬥惡龍》(Dragon Quest)的開發公司Enix(現為Square Enix),也將原本在Nintendo 64DD上推出新作的計畫撤銷,於1997年發佈最新作《勇者鬥惡龍7》(Dragon Quest VII)將於PlayStation主機上登場的訊息。該遊戲最後於2000年發售。

 

a10f5a83c9b29f01f9272233208e83cf

▲1997年在PlayStation上發售的《太空戰士7》,讓遊戲市場掀起一陣狂熱旋風,也助長了PlayStation主機的銷售量。

《太空戰士7》加入PlayStation,造成電玩市場的版圖變化

Square(現為Square Enix)原本和任天堂是關係相當良好的合作伙伴,在超級任天堂時期,為任天堂開發出相當多經典的RPG遊戲系列,像是《太空戰士》(Final Fantasy)、《聖劍傳說》、《復活邪神》(Romancing Saga)等等。可說是任天堂的重要協力廠商。

在《太空戰士6》(Final Fantasy 6)發售之後,Square便開始進行了《太空戰士7》(Final Fantasy VII)的開發工作,過程中,經歷了PlayStation主機的上市,但一開始Square並沒有表態,尤其太空戰士7本來就是預定要出在任天堂新主機上的。

在光碟做為新的遊戲儲存介面後,讓整個遊戲的內容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由於光碟的成本低廉,而且可以用多片的方式,去儲存大量的遊戲資料,這對於遊戲開發商是一大鼓舞,代表它們可以不受過往的罩幕式ROM容量所限制(因為用越多就越貴),而能盡情創作。

只是當時的任天堂,卻仍對卡帶用的罩幕式ROM記憶體情有獨鐘,依舊在自家所推出的新主機Nintendo 64採用卡帶規格。在推出Nintendo 64之前,任天堂就告訴Square,不會改用光碟做為新的遊戲儲存媒介。

這讓合作已久的伙伴Square(現為Square Enix)感到相當不滿,由於開發小組認為,為了不讓遊戲與當時已經開始流行的3D多邊形風格脫勾,《太空戰士7》也一定要走3D貼圖化才行,但此舉便會造成資料量大幅增加,唯有採用光碟做為儲存媒介,才能夠順利讓遊戲完成並上市。

最後,任天堂與Square因此爭執無法有共識,造成Square決定向Sony靠攏,1996年時,Square宣佈《太空戰士7》將於PlayStation平台上獨占發售,消息一出,馬上就造成RPG死忠玩家開始騷動。隔年1997年1月31日,《太空戰士7》正式發售,玩家們看到當時3D化的遊戲畫面,無不驚嘆,也奠定《太空戰士7》的經典不敗地位。

自此,PlayStation的銷售量,就逐漸地與對手拉開距離,Sega Saturn即便一開始有自家的大型電玩移植作撐腰,但缺少RPG遊戲的支援,一直是其弱點所在。反觀PlayStation平台上則不停地有強力的RPG遊戲,光是《太空戰士》就有7、8、9三款。而失去了Square的任天堂,Nintendo 64的銷售量自然也很難有起色,最後PlaySation就此穩坐龍頭寶座。

 

c8664daecc37607b70a93f0d2341a55f

▲採用光碟片做為遊戲介面的PlayStation主機,其最嚴重的一項挑戰就是盜版光碟的猖獗。

透過改版降低生產成本與打擊盜版

PlayStation的生命週期可以說持續10年之久,在這段期間內,Sony對主機做出許多改版,初期為了和Sega進行價格戰,慢慢取消了S端子、AV端子、後來連主機擴充介面槽也取消。內部的電子元件數量,也是逐年減少。

如此一方面可減少生產成本,以及製造過程中的手續。透過晶片防護等措施,可以對後期出現的盜版遊戲光碟做遏止的效果。更後期Sony還推出了PS One輕量版主機,將主機體積整體縮小,並推出專屬的迷你螢幕,可攜性大增。

 

8d7c25126eb91224f56f6a96f6e6db30

▲Sony當初推出的Pocket Station視訊記憶卡,可用來玩迷你小遊戲兼具記錄遊戲的功用。

周邊配備相當豐富,自家的Pocket Station超有趣

PlayStation主機出過非常多特別的周邊配件,一般常見的滑鼠、鍵盤、多人用連接器、光線槍,這些都算是相當普遍的了,而後來由於遊戲種類多,所推出的特殊控制器也不少,經典的如《熱舞革命》(Dance Dance Revolution)的跳舞踏墊、《吉他高手》(Guitar Freak)的專屬電吉它控制器、《電車向前走》(電車でGO!)的電車起動控制器等等,都是非常特別的周邊。

1999年時,Sony推出了一款很特別的記憶卡,叫做Pocket Station,除了有記憶卡的功能之外,上面居然還有操縱按鈕跟迷你液晶螢幕,看起來和對手Sega的Dreamcast所出的VM(Visual Memory)記憶卡非常相似。只是它沒有辦法單獨於其它的Pocket Station互傳資料。

Pocket Station剛推出時,搭配上Sony自家出的遊戲《どこでもいっしょ》銷售,託遊戲主角「多樂貓」的福,以及可以用Pocket Station玩小遊戲的方式,商品相當熱賣,甚至有供不應求的狀況。不過後來由於對應Pocket Station的遊戲並不多,且價格昂貴,2002年7月時,Sony就宣佈Pocket Station停產。

當時的Pocket Station發售過很多不同顏色和樣式的版本,事隔多年,Pocket Station在二手市場的價格依然很高,是很有收藏價值的周邊產品。

 

Sony為了貫徹原本與任天堂破局的企劃案,憑一己之力開發出PlayStation這台主機,在推出前沒有任何人相信,Sony這台主機能夠成功,甚至是打敗任天堂的電玩龍頭地位,但後來事實則呈現在世人眼前:Sony真的做到了。而且PlayStation還成為90年代末期的電玩霸主,截至停產為止,PlayStation在全球賣出了約1.02億台,風行了11個年頭之久,為電玩史上銷售最成功的主機,也奠定了PlayStation這個招牌的根基,讓PlayStation後繼的系列機,一直都能保持領先地位。


《規格Spec》
◎1994年12月3日發售,Sony的第一台家用電視遊樂器主機產品
◎採32位元CPU,以及16Mb記憶體
◎發色數為1677萬色、每秒可處理36萬個多邊形
◎與CD音樂同等之音源處理

玩PlayStation知識問答,抽Sony PS4專用無線耳罩式耳機
活動辦法:
點選下方「點這裡考考我」圖片,傳送「PS」給電小二機器人,答完全部題目並分享貼文者,就能抽Sony PS4無線立體聲耳機組
活動時間:
2017/2/9至2017/2/15
活動連結:
電小二考考我傳送門,或點下方圖片應考。
活動備註:
得獎者須提供收件人、電話、地址以供寄送獎品。癮科技保留最終修改活動的權利。


183db91085e9b540c3aa26b8bf0c2b82

▲想知道自己對PlayStation主機了解多少嗎?點選上方圖片,或是點選這裡,傳送「PS」給電小二立即應考。公開分享測驗成績的貼文到Facebook,就有機會獲得Sony無線立體聲耳機組的喔!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