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蘋果的 AirPod 真無線耳機讓不少消費者首度知道藍牙耳機已經可以做到左右耳獨立,不過談到首個商用化的入耳式真無線耳機,那就不得不提到來自瑞典的 Earin ,因為早在蘋果的 AirPod 之前, Earin 就已在群眾募資網站 Kickstarter 推出,且也早已在通路開賣,只是對一般不特別關注耳機市場的消費者,名氣大的蘋果 AirPod 還是較廣為人知。
先前對 Earin 有興趣的朋友,由於台灣並無正式代理的關係,只能從鄰近的香港、日本購得,不過近期 Earin 也在台灣由港台代理商正式引進,將與消費者見面,這款市場上首個真無線入耳式耳機有哪些特色,以下開始介紹。
Earin 裝在一個小型手電筒大小的收納盒內,抽出來就覺得科技感十足,而這個收納盒除了收納也兼具充電盒的功能,內含 600mAh 電池,且剛好在充電端還有吊飾孔,可搭配吊繩或是掛在背包的拉鍊上;拉開之後,就可看到這次的主角: Earin M1 真無線耳機。
雖然 Earin M1 看似左右一樣,不過除了耳機上有左右耳的標示以外,導管的角度也因應左右耳有所不同,配戴的時候也記得左右耳標示要大致朝後方的原則,才能戴起來舒適又無負擔,如果標示的文字往前戴,耳塞的角度就會非常的奇怪。
而耳機框體側面的標誌也相當有巧思,乍看下只是個普通的金屬標誌,不過實際上卻是職充電用的金屬接點,藉由內外圈將正、負極分開,搭配收納盒中的金屬接點,只要把耳機放入收納盒中並壓好,就可藉由標誌與接點的接觸幫耳機的電池充電,耳機內有 60mAh 的電池,立體聲播放為 3 個小時。
相較幾款採用真無線設計的入耳式耳機, Earin 是一款單純為了聆聽音樂的真無線入耳耳機,單純為聽音樂規劃,沒有麥克風,沒有動態感測器,單純的就是發聲單體與藍牙模組、電池的結合,所以比起其它真無線入耳耳機, Earin 也更為輕盈、小巧。由於 Earin 未來還有其它的規劃,是故目前的新版本改名為 Earin M1 ,作為與未來新產品的辨識方式。
因為沒有麥克風組件,也沒有感測器組件, Earin M1 的大小也是目前真無線入耳式耳機當中相當小巧的,故除非要進行運動,否則一般聆聽只要挑對耳塞尺寸都不會輕易掉落,長時間配戴也不會產生不舒適;若真的覺得這樣將耳機塞入耳朵不保險,包裝內還有耳掛套件可以搭配使用。
Earin M1 也採用了知名零組件廠的元件,單體使用全球平衡電樞主要供應商樓氏 Knowledge 的元件,頻響範圍為 20-20kHz ,藍牙為 Bluetooth 4.0 ,可支援包括 AAC 與 aptX 兩項進階協定,附屬的耳塞為兩對 Comply 的海綿耳塞與一對矽膠耳塞,但它的矽膠耳塞是單一尺寸,像筆者耳孔偏大就需要使用另行取得的大尺寸耳塞(還好搭配 SpinFit 只需要用 M 號... )
Earin M1 也建議使用者下載官方的 app 搭配,因為 app 可透過數位校正的方式強化聆聽,同時也可客製化聲音的特色,例如強化低頻或是控制左右耳的音量微調; Earin M1 的配對是透過左耳與裝置連接,而右耳本身就與左耳進行配對,故搜尋時只會搜尋到左耳,配對後右耳就會同時接上。
Earin M1 的標準音色偏暖底且著重於中頻的表現,偏向中頻表現這點倒是本來就在預料中,畢竟單平衡電樞耳機較難做到高頻與低頻兩端延伸感的兼顧,與其做出三頻乍聽均衡但延伸感一般的耳機,不如著重在較易發揮的中頻;也因為著重於中頻,人聲表現較背景音樂凸顯,分離度大致與筆者聽過的一平衡電樞耳機沒有太大的差異,相較多單體耳機或是動圈耳機音場的層次感較平。
或許是屬於第一世代的藍牙真無線耳機,在剛開始撥放音樂時,偶而會出現定義上作為延伸的右耳耳機無聲的情況,但隨著播放時間拉長之後就會越來越穩定;另外剛開始發出聲音時,也會有像是手機連接高靈敏度耳機剛開始發聲的些許底噪,可推測應該是為了做電量管理所需的設計。
另外, Earin M1 除了沒有麥克風之外,音訊通訊協定似乎也不包括語音通話的部分,當筆者使用手機連接,接到電話時接通之後,仍是由手機的楊聲器發出聲音,不像某些沒有麥克風的藍牙耳機仍可用以通話時的發聲;當通話結束後,耳機就會繼續播放音樂。
雖然沒有通話的功能,但畢竟多數的真無線入耳耳機即便能接聽電話也需要透過語音或是拿出手機進行滑動接聽,先天就不像有線耳機或是左右耳仍有連接線的無線入耳式耳機接聽電話來的方便。Earin M1 相較其它真無線入耳耳機有著配戴輕巧以及音質表現出色的優點,對於一些不需要附加功能而是以純聽音樂的朋友還是有其魅力。
不過續航力仍是目前真無線入耳耳機的罩門,由於可放置電池的空間不大,而且還有左右耳相互溝通的額外耗電,比起左右耳仍透過線材連接、且電池空間共用的標準藍牙無線耳機有先天的不利,但比起目前它廠的真無線耳機, Earin 不僅解放了線的束縛,加上沒有與音樂無關的組件,體積輕巧好配戴,對訴求方便使用且只想專心聽音樂的音樂愛好者而言是絕佳的選擇。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