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九月發表 iPhone 7 之前,有不少謠言都指出蘋果將會在同一場發表會上公佈最新款 MacBook Pro,結果最後蘋果只丟出了 iPhone 7 跟 Apple Watch 二代,講完之後 Tim Cook 就直接下臺說掰掰...讓一群(包括我)冀望蘋果能趕快更新 MacBook 家族的人們留下一片遺憾。不過以更新週期來說,蘋果更新電腦產品線的時間也差不多到了該發表的時候,因此在九月發表會之後,對於十月底十一月初可能發表新版 Mac 電腦的謠言喧囂塵上,成為今年底最重要的「蘋果謠言」。
不過今天蘋果正式預告 10/27(台灣時間 10/28 凌晨)將舉行發表會,那麼時程也就不再是「謠言」。但是針對哪些品項會更新、會有什麼程度的更新,則成為接下來的謠言重點。這篇我就整理了網路上可以看到的 Mac 家族更新謠言,加上我個人基於蘋果產品特性、科技發展所做的謠言評論,跟大家一起談談「到底 10/27 我們可以期待些什麼」!
--
還有什麼比看陳寗的蘋果評論更開心的呢?
請幫超級果粉「陳寗說科技」按個讚: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一、最有可能出現的特色:MacBook Pro 鍵盤上的 OLED 功能列
Photo by Cult-of-Mac
Mac 的 F1 ~ F15(筆電只有到 F12)一直是 macOS 非常重要的快捷鍵,從控制電腦螢幕/鍵盤亮度,到控制 Mission Control 或 DashBoard 這些功能都要靠這些 F(Function)鍵來控制。但從今年流出的工廠打樣來看,全新 MacBook Pro 鍵盤上方原先用來安裝 F 功能鍵的位置被一個長條凹槽取代,不再像過去那樣一格一格的為鍵盤準備空間。
因此普遍的網路謠言(甚至還有人做出模擬圖!)都認為這個位置會被改成以 OLED 觸控螢幕來取代原先的 F 功能鍵,同時具備可變、可觸控、可功能化等特性。這個傳言我認為可信度極高,因為如果你是從老 Mac 用到現在,就會發現其實 MacBook 家族的 F 功能鍵圖案一直在變,每一個按鍵的功能在不同世代的 Mac 電腦上都有不同的圖案與功能。
從這個特點就可以看出,現在的 F 功能鍵對於 Mac 來說已經不敷使用,每一世代都會在不同的功能之間換來換去。因此既然能利用 OLED 螢幕讓這些按鍵「可變」,甚至可以設定上一些常用的功能鍵(例如 Photoshop 功能鍵),那麼對於以使用者體驗為開發優先的蘋果來說,無疑又是在 macOS 操作介面上的一大變革,對蘋果使用者來說有極大影響。
--
二、有百分之八十七可能會出現的特色:只剩下 Type-C 的 MacBook Pro
Photo by Cult-of-Mac
很多人都覺得蘋果只留「單一連接埠」是件奇怪的是,但我們如果從蘋果的歷史來看,就會發現「蘋果一直都在追求單一連接埠」。如果各位有看賈伯斯傳的電影(第二部電賈伯斯影),應該會記得賈伯斯曾經說過「我不想要電腦後面有那麼多連接埠」。這句話對蘋果來說並不是隨便說說,而是不斷企圖讓他實現的夢想。
舉例來說,2000 年左右蘋果企圖推廣一種叫做「ADC」的插頭,這種長得很像 DVI 的影像接頭同時能傳輸 USB 與影像訊號,有點類似 ThunderBolt,但卻有一個 ThunderBolt 所沒有的神奇特點——提供螢幕電力。當時的 Apple Cinema Display 是不需要插電的,所有螢幕的電力通通都由顯示卡提供,真正實現螢幕到主機「只要插一條線」的夢想。不過顯然沒啥人買單,所以後來就消失了。
因此現在蘋果又回頭來推行一次單一連接埠,我個人倒並不覺得例外,再加上現在蘋果現在確實有大量的無線應用,像是 iPhone 跟電腦傳幾乎不需用插線、雲端應用下也不太用隨身碟(請別提滑鼠,蘋果「自己」的滑鼠是藍牙的),甚至連接上投影機都不需要插線(蘋果認為你該用 AirPlay),因此蘋果認為不需要太多連接埠也就不是什麼不合理的事情。
另外,最近推出的新版 ThunderBolt 裝置都長得跟 Type-C 頭一模一樣,因此新版 MacBook Pro 用 Type-C 一次取代所有連接埠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甚至連新版 5K 螢幕都用 Type-C 都有可能!只是這裡可能就不只是 USB Type-C,而是加上 ThunderBolt 來滿足專業用戶的需求。
--
三、輕薄王者?某些配件大廠信誓旦旦認為會推出的 15 吋 MacBook
雖說 MacBook 使用 Core M 讓多數「果黑」不滿,但其實真正在使用上並沒有如大家想像的那麼慢,以我個人來說,我平常出門就是使用 MacBook 來發文、上網、甚至修圖,我在使用 Lightroom 編修 Nikon D800E/Sony A7r 這類高畫素相機的 RAW 檔下,其實在編輯、預覽時延遲並不嚴重,唯一差異就只有「輸出圖片」時能明顯感受到差異,但以日常使用來說,MacBook 的輕便與漂亮螢幕所帶來的優勢超過效能較差的問題,因此 MacBook 並非「雞肋」電腦,反而是更加滿足多數使用者需求的電腦。
但如果硬要挑毛病,我想這個特點毫無疑問絕對是多數人的心中所想——螢幕太小。
根據我某幾個熟識的蘋果配件週邊廠商表示,他們從蘋果原廠聽到的「八卦」顯示 MacBook 一定會推出同樣輕薄、但放大到 15 吋的版本,甚至還不顧一切地準備好 MacBook 15 吋的設計,只等電腦一發表就立刻開模生產。不過關於這點我個人持保留意見,因為如果 MacBook Pro 在全新發表中達到跟 MacBook 一樣等級的輕薄,那推出 MacBook 15 吋還會有意義嗎?
因此除非 MacBook Pro 無法再次瘦身(上一次瘦身是 Retina 版本),才有可能推出 MacBook 15 吋,否則推出超輕薄的高效能 MacBook Pro 15 吋才比較有可能是蘋果的佈局方向。
--
四、ThunderBolt Display 終將改版?內建顯示卡讓所有電腦都可用的 5K 螢幕
現在 iMac 已經有 5K 版本,而果粉必備的 ThunderBolt Display 蘋果原廠螢幕卻還停留在弱弱的 2560X1440 實在說不過去,因此蘋果推出 5K 版 ThunderBolt Display 已是勢在必行,日本、歐美等市場宣布出清 ThunderBolt Display 也間接證實這點。
不過考量到現在絕大多數 Mac 電腦都推不動 5K 螢幕的情況下,目前傳出的解決方案謠言,是蘋果將會在螢幕裡面內建顯示卡,再利用 ThunderBolt 連接(PCI-E?)的方式利用外部顯卡來驅動 5K 新螢幕。以實作來說是可行的方案,但在這樣的做法會不會又把蘋果原廠螢幕售價推往那黃金年代的價位(約台幣十萬)?
這就要看庫克在壓低成本的戰場上是否又能再下一城了!
--
五、終極果粉的願望——等了三年,Mac Pro 終於要更新了嗎?
但很不幸的,這台電腦已經三年沒更新了!
為什麼說不幸?因為在三年沒更新的窘境下,連「區區」 iMac 5K 都能在跑分上以下犯上打擊 Mac Pro,這叫身為一台最強 Mac 成員情何以堪?又叫那些期待換新電腦以符合日益龐大工作量的專業使用者如何面對?因此今年的發表會中,Mac Pro 也有非常高的「更新」可能性。
但這種事情就是一體兩面,有可能更新、但也有可能直接被砍掉產品線,所以...我們只能不期不待不受傷害囉~
--
還有什麼比看陳寗的蘋果評論更開心的呢?
請幫超級果粉「陳寗說科技」按個讚: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作者:陳寗@癮科技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