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時候就曾報導過由台灣 NEXUM 魔律科技於 FlyingV 推出的微型擴大機專案 AQUA ,在歷經多次波折之後終於能夠出貨了,與當初的原型機對比也修改了不少地方;這次也借到 Android 的 microUSB 介面版本進行試玩。
想更進一步了解 AQUA 理念可見先前的採訪報導:請點此
AQUA 無論是 Android 版本或是 iOS 版本都與初期的原型機有相當大的改變,先不說外殼雖然造型一樣,但實際上已經是重新開模,就為了使質感更好,兩個版本的內部也經過不少幅度的調整, iOS 版由於 MFI 要求的關係,最終取樣率被限制在 24bit 48kHz (所以近期不少 Lightning 也都是此規格啦...),而 Android 版本則追加了音量調節鍵。
根據 Elton 的說法,目前 AQUA Android 版本 的音訊規格暫時限制在 24bit 96kHz ,不過已經著手測試 24bit 192kHz ,但 iOS 版本則如前述,除非蘋果 MFI 規範再做調整,否則就是被限制在 24bit 48kHz 。
詢問 Nexum 創辦人 Elton 的結果, Android 版本之所以加入音量控制,是因為目前 Android 系統生態仍相當混亂,雖然 Google 在 Android 5.0 之後加入對外接 USB 音效設備的原生支援,但仍有不少廠商深度客製後產生差異,撇開一些機種直接拿掉驅動不談,即便支援 USB 音效設備,也分為音量與手機同步、固定音量,或是無法控制內部音量三種做法。
所以 AQUA 的 Android 版本加入音量控制的目的,就是配合這三種狀況的輸出模式而做,當可以與手機系統音量同步時, AQUA 的音量鍵等於是手機的音量鍵,當輸出是全出力時, AQUA 的音量鍵仍可獨立控制音量不至於音量全開,至於遇到無法控制音量,則把手機端音量開到全開後,由 AQUA 做為主要控制音量的機制。
AQUA 的設計理念很單純,希望是隨插即用(不過在部分 Android 手機則需手動掛載),不希望因為電池增加重量而使用手機的電力輸出,然而又能夠提供乾淨且顯著的聲音提升感, AQUA 選擇使用 Wolfson 的 WM8533 作為數位類比轉換,並以 MAXIM 的 MAX97220 這顆低電壓耳機放大晶片作為耳擴驅動,提供最大 100mW 的輸出。
目前多數大廠的 Android 5.0 以上的機種不會有相容問題,然部分深度客製化機種則可能會遇到拿掉驅動而無法啟動的狀況,這樣的情況在一些平價機種尤其容易發生,畢竟一些平價機種內部的儲存空間較小,有些廠商為了減少儲存佔用就會拿掉一些少用的功能,雖在 Google 的規範中 5.0 以上的機種較不會發生,但也不是絕對。
以手邊能夠借到與自己擁有的手機進行測試,確認三星 Galaxy S7 (與 Edge )、 LG G4 、 Xperia Z5 (需在裝置連線選項中以 USB 連線功能手動掛載),據說 HTC 10 以及 A9 也是沒問題的,另外,在 Windows 10 電腦上也可使用,像是捷元的 Hello Kitty Windows 平板即可隨插即用。
華為的 MediaPad X2 雖系統無法將音訊傳過去,但透過 Onkyo HF Player 可正常偵測到設備並使用,只是播放高音質音樂時偶而會有雜音,不 AQUA 過目前在華碩 ZenFone 2 則遇到無法偵測到 AQUA 的情況,即便 HF Player 也無法透過 USB 偵測到。
雖然 AQUA 不是定位在超高接的手機外接用 DAC ,不過相較多數手機內建的音訊,即便是一般的原廠耳機也能夠感受到聲音的提升,畢竟在搭配比一般手機更好的 DAC 晶片與擴大晶片下, 100mW 的輸出也更容易使耳機的聲音變的飽滿、有力,如果原廠隨附的耳機體質不差的情況下,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搭配更高規格的耳機, AQUA 也有著不錯的效果,尤其搭配一些入耳式耳機或是容易驅動的隨身耳罩耳機,比起一般手機的內建輸出也來的悅耳;雖然晶片等級不像某些強調高音質而使用獨立 DAC 的手機來的那麼高規,然而 AQUA 的調音討喜,不會像某些音樂手機調音過於解析或是強調低頻,大致上是中性但熱鬧的流行取向聲音。
論驅動力、細節表現, AQUA 要能夠打敗更高階、內建電池的手機用 DAC 還是有一定難度,不過價格不高,設計簡單,且調音得宜(至少比筆者聽過幾款不到五千元的手機 DAC 來的百搭),對一些不甘於手機音質,但也不想花太多錢的朋友,投資 AQUA 是相當立竿見影的。
看完文章心動了嗎?
現在好東C賣場也買得到囉:
Nexum Aqua for Android手機專用微型擴大機 (手機用micro USB耳擴)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