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肉骨茶這名字,也許會以為是有加茶的料理吧?這是清朝末期,移居馬來西亞的華人所發明的料理,那時的華人在馬來西亞多半從事勞動工作,需要進補來維持體力,但又捨不得花大錢,於是便將豬肉骨加上尋常的中藥材,熬煮成湯當做補品來食用,這是肉骨茶最早的起源。今天來到府前路的嘉洲食坊(原名魚尾獅食坊),來嘗看看新加坡口味的肉骨茶。進門就看到蠻大的巴台跟坐椅,從門口到內部的走廊間距離很長,有種像隧道的感覺,牆上還擺出一排畫有特別圖案的盤子。菜單點了一道新加坡肉骨茶飯,看上去份量不多,所用的米飯細而長,口感實在太乾硬了些,吃慣台灣米的軟Q,這種南洋料理用的長米還真有點難適應,旁邊的配菜普普,泡菜是台式口味的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