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硬科技 CPU AMD gpu 製程 7nm EPYC 硬科技:AMD 7nm製程CPU、GPU外 科科們更該知道的事 「嗯,可以,很不錯,這個很AMD,很像Lisa Su時代領導的AMD,極度務實,穩紮穩打,然後也沒講太多細節」大概是筆者對這次「7nm製程花火大會」唯一的感想,即使嚴格說來,乍看之下,沒啥實質的內容,在筆者眼中只留下了滿天的煙霧。 本月初的AMD “Next Horizon” 公佈了採用台積電7nm製程CPU與GPU的樣品與概要,這也是繼20年前的K7時代後,AMD再次取得「帳面上」對Intel的製程優勢。也毫不令人意外的,AMD先以高單價高利潤的高階產品線:伺服器的EPYC與做為「伺服器加速器」的Radeon Instinct MI,當成7nm製程的第一砲。但在「世界 痴漢水球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AMD intel zen Infinity Vega 架構 Fabric 硬科技:讓AMD產品時程準確到位的Infinity Fabric 參考文章: AMD Zen 架構公布進一步資訊,展示 Summit Ridge 桌上型處理器與 Naples 伺服器處理器 AMD更多處理器藍圖曝光 首款整合Zen核心架構與Vega顯示架構的APU即將來到 代號Raven Ridge,AMD新款行動處理器在效能、耗電取得更精準平衡 2016年第二季,AMD按照時程表、順利公開展示「Zen」微架構處理器的樣品。 2017年第一季,代號「Summit Ridge」的桌上型處理器Ryzen上市。 2017年第二季,作為Opteron的繼承者,代號「Naples」的初代EPYC讓AMD發動夏季大攻勢,重回久違的伺服器市場。在繪圖市場,搭載第五世代GC 痴漢水球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CPU ARM gpu AI fpga ASIC 硬科技:斯斯有2種 那人工智慧晶片有幾種? 拜近幾年「人工智慧晶片瘋狗浪」之所賜,眾多晶片廠商之間一直不缺「何種晶片類型最適用」的宣傳戰,而這波嘴砲戰在一向不動聲色的Google在2016年驚天動地的公佈第一世代專用ASIC後,熱度達到高峰,內容農場更不缺所謂「AI晶片發展史」之類的標題,和輸入人工智慧後搜尋引擎自動帶出的各類晶片簡寫,像CPU、GPU、FPGA、ASIC或類腦晶片等等。可能各位科科看到這裡,已經有一股想要跳出此頁的衝動,所以筆者比須談談一般內容農場不太會提到的東西,讓各位科科足以鶴立於科技文青之上。 參考文章: 強的到底是 FPGA 還是 Zen ?由兩顆 AMD EPYC 處理器與 8 張 Xilinx 加速卡創下影 痴漢水球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Google AI tpu 硬科技:科科們來瞧瞧一窩蜂猛衝人工智慧的勇者們 近年來工人智慧... 呃,將類神經網路換成幾個新潮名詞的人工智慧正夯,結合自動駕駛這股看似可以永遠消滅馬路三寶的熱潮,不分業界廠商或學術機構,清一色爭先恐後的涉足這個早不新奇的領域 ,近年來的IEEE HotChips的議程標題,剛剛好完美呈現這股「趨勢」,這2年佔了將近一半的比例,如計入HotChips 30在議程以外的技術教程 (Tutorial)、主題演講 (Keynote) 和宣傳海報 (Poster) 就更誇張了。如同IEEE ISCA (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rchitecture,國際計算機架構會議) 從1990年代以降,因為 痴漢水球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nvidia gpu 超級電腦 硬科技:從地球模擬器到Summit:被GPU顛覆的超級電腦賽豬公 世界最快的超級電腦不僅是科技能力的象徵,常常也混入了民族自尊的色彩和國家狂熱的氣氛。在冷戰時代,美國沒事就會花大錢打造一臺玩一玩之外,近二十多年來,日本也喜歡插上一腳,Fujitsu、NEC、Hitachi等大日商都成立了超級電腦部門,而美方代表自然是Cray、IBM、HPE等等大型系統公司,而近年來,最狂熱的國家莫過於中國,在今年六月的最新Top 500超級電腦排行榜,佔掉了206台,明顯勝出124台的美國。 這些年來,超級電腦發展趨勢有一個重點:採用市售的「日用品 (Commodity)」處理器與電腦平臺,或著採取系出同源的技術與產品,可進一步提高超級電腦的可靠性、可用性與實際效能。 在個 痴漢水球 6 年前
產業消息 硬科技 Google 微軟 titan Azure IOT 硬科技:透過打造晶片提昇網路安全的微軟Azure Sphere與Google Titan 藉由專屬硬體以提昇資訊安全並不是什麼新鮮的點子,相信各位科科耳孰能詳的TPM (Trusted Platform Module,信賴平台模組) 就是最常見的例子。 基本上TPM是一顆提供以加密金鑰為主基本安全性相關功能的微晶片,利用PKI的原理產生金鑰,並將其加密以防金鑰外洩,讓它們只能由TPM解密,以作為辨識硬體的序號,可進行密碼驗證及儲存身分資料。 一般Windows個人電腦用戶最常見的應用是BitLocker,使用TPM進行磁碟資料加密,以免遺失電腦或遭竊時外流資料,並報廢電腦時更能安全的刪除資料。無論何種「硬體安全技術」,大體上都不脫離類似的應用場景。 在HotChips 30,微軟與 痴漢水球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intel ibm 處理器 伺服器 硬科技:一起在伺服器市場慢慢擠牙膏的IBM與Intel 有時候真的會覺得,「擠牙膏」是一種像殭屍病毒一樣會急速傳染的行為模式,很可怕,真的很恐怖。 2016年八月的HotChips和2017年四月CoolChips 20的IBM:地球上最強大的伺服器處理器Power9。 參考文章:IBM Power 9處理器解析 地球上最強大泛用處理器 2017年八月HotChips 29的Intel:Skylake微架構的Xeon。 2018年八月HotChips 30的IBM與Intel:繼續冷飯熱炒Power9和Skylake微架構的Xeon。 筆者也只能陪著這兩間大廠一起擠牙膏了,看看能擠出什麼有趣的花樣。 花了一年多時間創造行銷名詞的IBM:Power9 痴漢水球 6 年前
新品資訊 硬科技 ARM nvidia 架構 核心 硬科技:NVIDIA車駕晶片Xavier最大的祕密:初探「Carmel」微架構 既然有一位這麼會演講的執行長兼創辦人,NVIDIA一直都是一間不缺「存在感」的公司,在HotChips當然也不會例外,整體來說,一年比一年積極,甚至超越了Intel和AMD。 2014年:自家的Arm微架構「Denver」和Tegra K1。 2015年:缺席。(大概是推廣Tegra K1出師不利,重整產品時程表的關係?) 2016年:新一代的Tegra「Parker」和支援NVLink的Pascal繪圖核心。 2017年:Volta繪圖核心,自動駕駛需要的深度學習技術,與NVIDIA的自動駕駛平台。 2018年:全球首款單晶片自動駕駛車處理器「Xavier」,其內建的深度學習加速器,與作為D 痴漢水球 6 年前
專家觀點 ARM 處理器 A64FX 硬科技:Arm邁向高階伺服器最偉大的一步:Fujitsu A64FX 這應該是今年八月的Hotchips 30最讓筆者深感震撼的議程了,雖然Fujitsu早在今年六月就已經透露了「京」超級電腦後繼者的相關訊息,但這對處理器市場造成的衝擊,依舊餘波盪揚。 A64FX並非只是將「電腦的語言」—指令集架構—更替為Arm v8.2-A與SVE的SPARC64 XIfx,隱藏在「最強Arm處理器」響亮名號的背後,有太多值得各位科科慢慢吸收的「弦外之音」,比帳面上的硬體規格更加的重要。 在伺服器大廠紛紛放棄自主開發處理器的這些年,日本Fujitsu依舊持之以恆的研發GS系列大型主機、Unix伺服器使用的SPARC64處理器、與因應「京 (K)」超級電 痴漢水球 6 年前
專家觀點 硬科技 Samsung CPU 處理器 Snapdragon M3 exynos 硬科技:三星旗艦手機自主心臟M3核心微架構解析 Apple為自家產品研發行動處理器,進一步涉足自主的處理器核心微架構和繪圖核心,身為Android手機出貨龍頭、並高度掌握關鍵性零組件的Samsung也不例外,早在2010年就採用自製的Exynos 3系列處理器,更在2016年初推出的Galaxy S7系列,其心臟Exynos 8890處理器的「大核心」導入了Mongoose 1 (M1) 核心微架構,接連在2017年的S8與2018年的S9陸續採用M2 (M1的10nm FinFET版本,類似Intel Tick-Tock的Tick)和全新設計的M3,而預定2019年問世的新處理器,幾乎篤定出現自主研製的繪圖核心,亦步亦趨的緊追著Apple 痴漢水球 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