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原發性頭痛 緊縮性頭痛 次發性頭痛 每天都覺得頭痛到爆 會不會是絕症找上門? 早上一起床,前一天還沒處理完的事情,就從四面八方衝回腦子裡,讓你的頭又痛了起來。有時候頭痛來得快去得也快;有時候卻讓你覺得,像是被孫悟空的金箍捆住一樣,痛得要人命!這種好討厭的感覺,難道是腦袋裡長了什麼壞東西嗎? 頭痛這種不講武德、說來就來的病,真的很讓人討厭。只是困擾歸困擾,大部分的人都習慣用「忍耐」,來對抗頭痛帶來的不舒服。好在九成的人都屬於比較無害的「原發性頭痛」,也就是「找不到明確病因」的頭痛,雖然發作起來很讓人崩潰,但是跟腫瘤沒有關係,不會有生命危險。 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頭痛症狀,跟以前不太一樣;又或是只要用力咳嗽、打噴嚏,就會引發頭痛,再加上還出現發燒、體重莫名變輕、手腳無力等等 TNL節目部 1 年前
專家觀點 鼾聲 枕邊人 打呼不是小事 可能是中風、心臟病前兆 終於結束一天躺在床上,想要趕快入睡的你,可能會開始用數羊來召喚睡意。但是耳邊一陣陣「齁~齁~」嚇死人的打呼聲,卻一次又一次把你的瞌睡蟲嚇跑。想戴耳塞隔絕噪音,又覺得不舒服;好幾次叫醒枕邊人來中斷噪音,但沒過多久鼾聲又會再度響起。到底為什麼有些人會睡覺瘋狂打呼?這又可能代表身體有什麼問題呢? 其實打呼的原因有很多,而最常見的三個打呼原因,就是鼻塞、扁桃腺肥大還有肥胖。這三個原因彼此之間,看起來好像沒什麼關係,但是它們其實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會讓上呼吸道變窄」。想像一下我們呼吸的過程吧,平常空氣會從鼻子進去,一路經過咽喉、氣管,最後來到肺部。在這個通道裡,只要有任何因素讓通道空間變小,氣流快速通 TNL節目部 2 年前
專家觀點 口臭 火氣大 口臭就是火氣大嗎?誰才可以為「好口氣」負責 如果你曾經開心跟人打招呼、閒聊,但是對方卻先倒退三步,還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這可能是因為你的「口氣」讓人想維持社交距離。如果不想面對自己的口臭,過去幾年的口罩禁令,剛好可以讓人逃避口臭的問題。可是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最近解除口罩禁令之後,我想有口臭的人,就不得不面對這個難題了。所以問題來了,到底為什麼會有口臭?有時候又常常聽人說「口臭是因為火氣大」,這個説法真的是對的嗎? 要找到口臭的根源,首先我們要先來看看嘴巴裡面的世界,到底都發生了什麼事。在我們的嘴巴裡,平常可是充滿著數量高達100億、可以分成大概900種的細菌。這些細菌有好的、有壞的,還有些容易產生臭臭的味道,但是在健康人的嘴 TNL節目部 2 年前
專家觀點 旅遊 保險 旅行平安保險 醫療險 刷卡買機票就有的旅平險為什麼還可能賠錢 海外就醫申請理賠有哪些文件當下要申請? 忍了好多年沒出國,最近機票跟飯店終於可以通通訂起來了!出國前,身邊的人可能會提醒你要買個保險,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但問題來了,明明刷卡買機票的時候,就會附贈旅平險,為什麼還要另外保險呢? 信用卡附贈的旅平險,保障範圍到哪裡?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假設狀況題:如果我們趁農曆過年,去日本滑雪,卻不小心摔一跤,需要叫救護車去日本當地的醫院看醫生、進行骨折緊急手術、接受藥物治療還有住院的話,只使用信用卡刷卡買機票就送的「信用卡旅遊平安險」,真的可以包辦我們的醫療花費嗎? 首先,請注意信用卡旅平險的保險保障期間分成兩種,第一種是「全程旅遊平安險」,換言之就是整趟海外旅程都是保障範圍。另一種保險的保障範圍 TNL節目部 2 年前
專家觀點 節能家電 節能家電補助 節能家電退稅 節能家電汰換補助 未退換貨 節能家電退稅補助錯誤別中招 3大常見狀況教學整理 為了鼓勵大家購買節能的電器,其實從2018年開始,政府就有推出買新家電「退還貨物稅」的政策,但要特別注意囉!如果想要拿到這筆退稅,在「購買家電的種類品項」、「申請期限」、「申請過程」等等,其實都有許多容易忽略、或出錯的地方,到底要怎麼快速繞過這些誤區呢? ▲近年節能家電退稅、補助政策頻繁地推廣,但常見3種錯誤會導致申請失敗。 錯誤一:弄錯退稅家電種類 首先就是要注意有「哪些家電」可以退稅。根據政府的規定,只有購買全新的「電冰箱」、「冷(暖)氣機」還有「除濕機」,而且能源效率要是第一或第二級的家電,才可以退稅。所以如果就我們剛剛講的,想要換一個更節能的暖氣來源,買的品項必須是「冷(暖)氣機」才能 TNL節目部 2 年前
專家觀點 復健 背痛 看N次復健科才搞懂 八成下背痛都找不到原因 每隔幾個禮拜,腰痠背痛的你,就要靠著去按摩,來讓下背比較不痛嗎?如果下背痛是你的老問題,相信你也可能發現,有的時候不管自己怎麼避免久坐,或是已經花了不少錢去按摩,下背痛還是一樣陰魂不散。如果不想一直到復健科報到,成為清一色長輩眼中的「奧少年」,到底該注意什麼,才能讓下背痛退散呢? 如果你以為總有一個對症下藥、一勞永逸的方法,可能要讓你失望了。因為超過八成的下背痛,其實根本找不到原因。什麼?都投了這麼多錢治療,竟然還無法知道下背痛的原因嗎?大家先不要太崩潰,聽聽下背痛是怎麼診斷出來的吧。 下背痛可以分成「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大類。「特異性」的下背痛,指的是明確找得到罪魁禍首的狀況,像是大家很 TNL節目部 2 年前
專家觀點 電商 雙12 年終特賣 雙12、年終特賣,電商優惠最划算?以4個實際商品為例 每次來到雙11、雙12這種電商的大型購物節,各種「限時特賣」、「僅此一檔特價」的促銷文案,很容易讓人被激起「此時不買、更待何時」的購買慾,因此會利用看來全年最划算的大型購物節,來買一些高單價的東西。不過這些電商購物節,真的有這麼划算嗎?我們實際利用比價網,來查詢台灣兩大電商平台上,一些常用商品的歷史價格,一起來看看趁購物季下手,是不是真的能買到全年最低價! 商品1:40吋液晶電視 首先是40吋的液晶電視,在A平台上,2021年從雙12檔期,一路到12月底、可能會推出出清折扣的年終特賣,價格都是$7988,但殊不知它的歷史最低價,其實是出現在2020年的11月底$6999,整整便宜了快 $100 TNL節目部 2 年前
專家觀點 交通 捷運 騎機車 騎機車跟搭捷運通勤省的真的是錢嗎?機車與大眾交通工具的優缺點值得你想想看 在人口密度高的台北,通勤族各自以大眾運輸工具,或是騎車、開車的方式,來回於住處和辦公地點之間。而在各種交通方式當中,搭捷運和騎機車兩種方式,時常被拿來比較,許多人都一面倒的認為騎機車比搭捷運省錢、省時,不過,真的是這樣嗎?我們可以實際用數據來比較兩者的花費。(本文比較之機車不包含電動機車) 同樣里程、趟數比較,騎機車、搭捷運誰比較省? 假設一個月有22個工作天,上、下班來回各一趟,一個月共有44趟通勤。如果平常通勤地點的距離,以14公里到17公里之間來計算,這個距離大約是捷運紅線從「台北車站」到「關渡」,不看其他優惠折扣的話,北捷的單程票價是40元。40元乘以44次的通勤,所以每個月搭捷運的基 TNL節目部 2 年前
專家觀點 節能 馬桶 省水 在馬桶水箱放寶特瓶對省水有幫助?二段式省水裝置是否能更省水? 根據節約用水資訊網統計,以家庭用水用途比例而言,家中最耗水的是馬桶,占約27%,其次洗衣占21%、洗澡占20%、一般水龍頭用水占15%、清潔或其他用途則占17%。大眾為了節省馬桶用水,常見的做法,就是在在馬桶水箱裡面放寶特瓶或是磚塊,讓水箱的儲水空間變小,換句話說,每次按壓沖水開關後,單次的出水量就會變少。 那網友怎麼看這件事呢?「省水沒錯啊!省水又不代表可以沖掉便便!」,大概是最多人的心聲,在水箱裡面放寶特瓶、玻璃瓶或是磚塊,雖然可以讓出水量變少,但是沖力也會大幅遞減。如果因出水量小、沖不乾淨反而要多沖很多次,到底有沒有「省」到,就見仁見智了。 放寶特瓶會比裝二段式省水裝置省水嗎? 根據電聯 TNL節目部 2 年前
專家觀點 馬桶 水龍頭 用水量 從泡澡改成淋浴 對省水有幫助嗎? 在日常用水中,洗澡所耗費的用水量是最高的。很多人可能有「淋浴比泡澡省水」的既定印象,因為蓮蓬頭出水量跟滿浴缸的水比起來,似乎用量落差很大。通常泡澡我們會放一整缸的水,如果以200公升來計算,再加上泡澡前還要洗淨身體,那麼一個人一次洗澡所需的用水量,至少200公升起跳,若全家人都泡澡,用水量是相當可觀的。而若以淋浴的方式洗澡,以一般蓮蓬頭每分鐘出水量,大約10公升來計算,15分鐘的淋浴用水為150公升,相較於泡澡,勢必比較省。 淋浴真的比泡澡省水?你可能忽略了一些細節 一般情形之下,淋浴比泡澡省水,不過,如果將「洗澡時間」考慮進去,這個答案可能就不一樣了。如果洗澡時間太久、沖澡抹清潔產品時沒關水 TNL節目部 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