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輕巧高畫質隨拍為訴求的一吋元件相機, Canon G9 X 動手玩

2015.12.07 03:42PM
是以輕巧高畫質隨拍為訴求的一吋元件相機, Canon G9 X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近年在手機的影響之下,不少相機廠商減少平價機種的比重,把重心轉向特殊市場如運動相機或是高階機種,數位相機大廠 Canon 當然也不意外,今年的重心轉向 G 系列機種,推出從長焦、標準與輕巧多種不同市場設定的 1 吋元件機種;而這次所測試的即是 G 系列中最小巧的成員 G9 X ,以類似過去 PowerShot S120 的尺寸卻容納 1 吋感光元件。

Canon 把 G 系列的戰線拉的越來越廣泛, G9 X 與先前 G7X 雖然在產品的設定很類似,不過可感受到 G7 X 較為接近傳統 G 系列的地位,有著可翻轉的顯示器與較多的控制鍵,而 G9X 則是設法在與過去 S120 相近的體積下塞入 1 吋感光元件,但按鍵的配置大幅的減少,不少功能需要仰賴觸控螢幕。

9e26f28b7092f2995f5a43dc05bb5712

但雖說 G9 X 設計承襲 PowerShot S120 系列的理念,不過實際上 G9 X 的操作還更為簡化一些, G9 X 只保留鏡頭外圈的多功能轉環,連機背方向鍵外圈的第二轉盤都取消掉,也剩下四個按鍵,等同為單轉盤機種,不知道這樣的設計是否為了要讓 G9 X 與 G5 X 有更顯著的差異化或是單純認為 G9 X 鎖定的族群不需要雙轉盤設計。

2557007c947ad123878952b63b11238d

e4b04f03e1cf81432edbbe67d1dff468

當然只留下一個轉盤以及拿到一半的機背按鍵的結果,就是對觸控螢幕的依賴度變的相當高,這對於只追求隨手按快門拍攝的玩家並無影響,不過如果本身就是偏好對於機身的設定有較高控制需求的攝影玩家,例如本來就是傳統 G 系列使用者、 Sony RX100 、 Ricoh GR 、 Olympus 等的使用者,或許 G7 X 、 G5 X 會更為合適一些。

54bfad3914282339a48b9c26e231deda

4c92970b613a7e7452d231a09b37daf0

25ce3161cac825fde05631d4b056c28e

a42056c41780118e954f4f7f50ac413f

對於筆者的使用習慣而言,雖然也是以隨手拍攝為主,但習慣了控制設定幾乎都可使用右手手指完成操作的 GR ,遇到一些臨時想調整設定的情境,多半需要仰賴觸控螢幕的 G9 X 就稍微有那麼些不方便;另外 G9 X 的觸控也偶而會有些滑動上的停滯,雖不至於不順暢,但就有那麼些慢半拍。

80fb695a4fc828ffd24c11d5cec61d8a

機身的握感就真的像是當初筆者試用過的 PowerShot S110 一樣,屬於男性使用者握起來偏小的尺寸,筆者覺得由於機身背面相當平整,加上又有大型的觸控螢幕,有些當初試用 Panasonic GM1  手掌內側容易觸發觸控顯示器的狀況,但比起 GM1 卻又沒那麼容易誤觸,但畢竟離使用 GM1 好一段時間,或許握持姿勢在這段時間中有改變也說不定。

4599ef52b233dfd44d8860e6d21f8856

不過機身的輕巧,就是 G9 X 的優點,雖然市面上也不是沒有這麼小巧的隨身相機,但 G9 X 兼具了 1 吋感光元件、廣角端 F2.0 大光圈的等效 28-84mm 光學防振鏡片、機身內鍵 WiFi 與 3 吋液晶顯示器於一機,也是 G9 X 最大的賣點。

c2cac2c7c6388f82f92a114658f405dc

be70560dbe4c1b90457d6593c80a553f

9bde51d3a10ad6cc712b616558e7da3e

5d36d8ec9716e0c5b8a1ef50daa2f157

78a497fa3eefb89ccd49d7e951f0baae

b1408b37e35650ae17e8342ebaab9317

068fa65dd31867a632e82da2094f9c27

aa44d4a3d5dafd2fdd0e6ce62020ceab

5c5d78002f004d72230a8a7b30ddb723

5478d42aabb00e14099ed9d9df6eff03

caed4dc326ed3d36ad510f654786d291

50e91d3a2f3a69186ed3d3bf24c14360

17ddd8cc46d91bda0ed05d75c86a04ee

76b86d88e00202b335d0e9cc43e81a79

6aeb6453043710a21693665c9bce98a0

7bb903a7d2756e5ffb1316651a8db454

3b9e159b722ac297e5c2448f797b0977

fe9a7e0036596ee4442d737da8b2c98f

5075eea5aef118dd60f4e1e9b5040d9e

bce1de6bc6e37e938df6277c6174c442

899950964ee889bfde0caa906363a9e8

由於當初測試的那段時間比較忙,有空的時候又多半遇到陰雨,所以這次 G9 X 拍攝的照片不多,天候狀況也不是很理想。

雖然在操作感方面並非筆者偏好的設計,太多調整需要動用到觸控螢幕,導致在變更機能需要使用較多的時間,但一吋元件不愧是現階段較容易在體積與畫質達到平衡的尺寸,以 G9 X 可以放在襯衫口袋的尺寸,能兼顧高 ISO 、散景與機動性,對一些不要求能快速調整設定,但希望相機小巧好攜帶又不希望犧牲畫質的消費者是值得考慮的。

b52d1e4cfeb8e81ee5b09b465d591019

在 Canon 自家的設定中,一口氣把 1 吋元件的標準焦段機種分為三款機型,專業級的 G7 X 鎖定的像是 RX100 系列的機能,具完整的翻轉顯示、電子觀景窗,準專業級的 G5 X 則少了電子觀景窗但保留翻轉螢幕以及雙轉盤的操作性; G9 X 再更單純一些,僅有單轉盤,並且大量仰賴觸控螢幕,但體積也最小、價格也相對便宜,三款 G 系列成員也都有各自的族群,做出不錯的產品差異性。 

 

515f1cea9f72595e056a93eed7deb51f

最近上了這門課,覺得對於經營 Faceboook 粉絲團有很大的幫助,不知道各位是不是跟我一樣,想要學怎麼經營 Faceboook 粉絲團|Facebook 粉絲團經營 - 讓數據說出你的下一步

 

你或許會喜歡

節能冰洗+筆電平板福利品 超殺主打!

節能補助2000元,燦坤快3加碼一萬元贈品兌換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