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Xperia Z 系列一直到現在的 Xperia Z5 ,已經已經是第六代的機型,然而在短短的三年之內就已經演進到第六代,說真的是有那麼一點太快;每次約莫半年的時間,就有一款改版機種推出,雖然前幾代持續在設計與細節修正,不過每次都強化一些些,也使人感覺有些變化上的貧乏。
手中的 Xperia Z5 ,是 Sony 今年下半年的重點機種,比起 Xperia Z4/Z3+ ,確實是有不少改變的地方,但是若從 Z3 、 Z3+ 到 Z5 ,對使用者的體驗差異並不明顯,整體的功能、設計雖然都有細微的變化,但是修改的地方是否真的會有顯著的差異?
Xperia Z5 之於 Xperia Z3+ ,延續免蓋 USB 防水設計,還有四個邊角的特殊防刮處理,同時為了整合指紋辨識,捨棄沿用許久的獨特圓形電源鍵,同時音量鍵也做了位置的調整;機身厚度則稍微變厚,不過一般消費者或許不會明顯感受到。
Xperia Z5 的外型並非不出色,不過在每次半年一改之下, Z5 的全平衡設計也少了些驚豔感,不過幸好此次推出的藍綠色還算是較特殊的顏色;另外據稱當初為了避免改為凹陷的電源鍵容易在調整音量時誤觸, Z5 把音量往下方調整,但卻使得在調節音量時需要往下握持,失去原本單手容易操作的優點,或許當初擔心這問題,就應該把音量放到對側去。
Z5 的整體硬體除了主相機外與 Xperia Z3+ 差不多,都是採用 Snapdragon 810 處理器,搭配 3GB RAM 以及 32GB 內建儲存,並且保留可插記憶卡擴充的機能;本身也預留的可搭配原廠的降噪耳機的 5 針設計,可搭配 Xperia 或是 Walkman 的 5 針耳機提供主動降噪功能,此次也借到新一代的 MDR-NC750 ,將會另行為這隻耳機進行介紹。
除了指紋辨識、機身顏色之外, Z5 這一次的特色則是全新的感光元件,一改沿用許久的 20.3MP 1/2.3 吋 Exmor R 元件,啟用全新的 23MP 1/2.3 吋 Exmor RS 元件,同時標榜在對焦速度比起先前強化不少。
實際使用時,在一般光源確實對焦相當迅速,不過暗部的近距離對焦則遜於一些搭載雷射對焦系統的機型;此外,拍攝的中間會有遲滯的現象,對於偏好可連續拍攝的玩家會略為感受到需要些許的等待;而好玩的 AR 則會使機身有些許發熱的跡象,不過筆者使用下倒是沒有遇到過熱的狀況。
雖然 Sony 後來並不建議刻意將防水手機於水下進行操作,但從相機的 UI 設計可看到 Sony 可選擇暫時關閉觸控螢幕、僅透過實體快門鍵拍照,這應該是為了水下操作時避免觸控螢幕受到干擾的功能;拍攝的照片如上,筆者是覺得在偏黃的色溫下若缺乏白色參考物則較容易明顯偏黃,另外美食模式對愛拍食物的筆者是相當的方便的功能。
使用介面方面,筆者認為趨近保守、過於貼近原生 Android 的 UI 設計是 Xperia Z 系列的兩面刃,接近原生不是甚麼錯誤決定,不過一些與便利性相關的部分,例如下拉選單設計,其實可以更好用一些,例如目前的聲音模式快捷並不能設定在下拉選單,而是要按一下音量再去選擇,雖然邏輯上沒錯,但就少了些便利性。
不過 Xperia Z5 的 UI 可以供使用者替換,則展現 Sony 集團的特色,雖然不像某些較早就導入可換主題風格的 UI 有海量的主題可選,但有許多來自 Sony Columbia Picture 的電影主題、 SCE 遊戲主題等等,還有先前與迪士尼合作的多款角色布景,也算是動用到集團資源的成果。
筆者覺得 Sony 有些功能做得較為可惜,例如敲擊喚醒的小功能,筆者本來認為此功能可以減少使用電源鍵喚醒螢幕,可藉此直接以指紋解鎖,不過筆者試用時常常無法順利喚醒(相較 LG 與華碩都更不容易),但放在口袋內卻又偶而會無故被喚醒,後來筆者還是把敲擊喚醒關閉了。
對於筆者而言, Xperia Z5 是一款夠用卻覺得如果能把一些使用體驗相關細節做更好就好了的機種,它沒有根本的系統順暢性問題,但是在同為主流品牌的機種當中,卻少了些便利的設計,同時設計變化不大、規格持續小改但產品週期約僅半年左右,也讓消費者容易感到疲乏。
Sony Mobile 推出 Xperia Z 之時,確實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以洗鍊的設計感以及號稱集結 Sony 集團的技術力打造出薄型的防水智慧機,然而在經過三年的演進, Z5 相較第一代的 Z 確實是不斷的進步,但是在軟體功能仍是缺少了令人驚艷的感覺; Xperia Z5 不是不好,而是讓人覺得不夠好,希望未來 6.0 升級之後能藉由軟體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