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寫作對知名作家來說,也一樣是折磨人的苦差事,而他們建議……

by readmoo
2015.06.30 10:22AM
其實寫作對知名作家來說,也一樣是折磨人的苦差事,而他們建議……
首圖

編譯/白之衡

「我恨白紙。但我不是唯一一個。……不論有多麼成功,世上有數以百計的知名作家和寫作者極度憎恨書寫過程。法蘭茲‧卡夫卡,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一生燒毀了自己將近九成的作品。……每個必須以寫作當作自己職業一部份的人(事實上也幾乎是我們所有人,不論寫的是e-mail、備忘錄、部落格文章,或小說),都曾經有過想把每一頁撕成兩半或把筆電摔在地上的衝動。將生命,甚或一天中的幾個小時,投注於寫作中,並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不過結果和收穫卻是清晰的。寫作就是清理腦袋、將概念組織成精確說法,然後公諸於世的最佳方法。」

Crew 部落格的編輯與自由作家馬愷(Jory MacKay)在新聞媒體 The Next Web 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七位痛恨寫作的名作家給我們的教訓〉(Lessons from 7 famous authors who hated their job),除了闡述自己的寫作經驗,也整理出了包含馮內果、吳爾芙在內的作家針對寫作提出的意見,重點摘譯如下,非常建議有興趣的讀者前往閱讀原文

寇特‧馮內果(Kurt Vonnegut)

這位美國小說家、散文家兼插畫家擁有多產的寫作生涯,關於寫作過程,他總是能一針見血,在1980年出刊的「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期刊文章〈交換專業溝通技巧〉(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s),馮內果說出了他的寫作建言:

  1. 找出你在乎的題材:
  2. 「找出你在乎,同時內心認為別人也應該在乎的題材。就是這份真誠的在乎,才能成為你的風格中最令人折服也最具誘惑的元素,而不是玩弄語言的功力。」

  3. 簡化一切:
  4. 「記住兩位語言大師,莎士比亞和喬伊斯,他們寫下的句子非常童真,但是主題卻又極度深沉。『生存抑或毀滅?』(To be or not to be?)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如是問。最長的一個字不過三個字母。至於喬伊斯,想賣弄的時候,他寫出來的句子就跟埃及豔后的項鍊一樣精緻而光彩奪目,但在他寫的〈愛芙琳〉(Eveline)中我最愛的是這一句:『她累了。』故事從這裡開始,再也沒有其他三個字更能敲碎讀者的心了。」

  5. 寫出自己的聲音:
  6. 「我自己發現,我最能信賴的是屬於自己的文字,其他人似乎也是如此,只要我用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人的聲音說話,畢竟那就是我自己。我還有別的選項嗎?」

  7. 直截了當:
  8. 「讀者希望他們讀到的和過去看過的盡量相似。為什麼?因為他們自己手上有艱辛的工作,他們需要從我們身上得到幫助。」

芙蘭納莉‧歐康納(Flannery O』Connor)

這位奪得過國家圖書獎的南方派作家一生出版了兩部小說與32篇短篇,她相信克服白紙的最佳方法就是建立良好習慣:

「我始終相信寫作習慣這回事…如果你天賦異稟,可能就不需要,可是我們大部分的人擁有的僅是一點才華,而就這麼一點東西是需要全時全副身心投入幫忙的,否則才華就會枯竭然後湮滅……
不過當然你得讓你的習慣符合你的能耐。我一天只寫兩個小時,因為我的能量就只有這樣,不過同時同地,我絕不會讓任何事情干擾那兩小時。」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吳爾芙最著名的建言可能是:若要創作,就得要有自己的房間;不過她的作品當中也包含了無數關於成為一位勇敢作家的建議。比如這一段取自〈斜塔〉(The Leaning Tower),關於打破規則的引言:

「我們把這樣一段建言放在心裡;一位傑出的維多利亞人(Victorian),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步行者,曾經告訴行人:『只要你看到告示牌上寫著『擅闖者將遭受舉發』,那至少擅闖一次吧。』…文學不是誰的私人領域,文學是公共場所。」

或者像這段關於糟糕寫作的建議:

「笨一點,感性一點,學學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交給衝動去駕馭一切;放手交給不正確的風格、文法、品味,和語法;傾訴一切;狠狠跌一跤;放膽發怒、戀愛、挖苦,用盡你能捕捉的所有文字,強迫自己創作,別管信手捻來的是韻文、散文、詩,還是胡言亂語。此後,你就懂得寫作了。」

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Guin)

這位獲得 2014 年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National Book Foundation)美國文學特別貢獻獎(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American Letters)的奇幻與科幻小說家認為,成為一流作家的最快方法就是多讀一點書,且要讀超出你能輕鬆閱讀的範圍:

「新手的挫敗常常是因為試圖寫下強烈的情感和想法,但卻沒找到能夠具現這一切的圖像,甚或不知如何找到字句將它們串在一塊。對英文詞彙和文法不熟稔,是英文作家相當常見的傾向。我相信這個問題的最佳解藥,就是閱讀。

人們在大約兩歲學會說話,從此以後就不斷學習說話,並就此以為對自己的語言知之甚詳;不過他們認識的只有自己所說的語言,如果讀得太少,或讀到二流作品,寫得也不多,寫出來的作品就會跟他們兩歲時說出來的話差不多。」

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

喬伊斯完美象徵著不顧一切且充滿冒險心的小說家形象,《與詹姆斯‧喬伊斯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James Joyce)中紀錄了 1920 年代這位愛爾蘭作家與友人亞瑟‧包爾(Arthur Power)的關係,當中一段解釋了一位現代作家的意義:

「重要的不是我們要寫什麼,而是我們怎麼寫,在我看來,現代作家必須成為凌駕一切的冒險家,願意接受各種挑戰,並且在必要的時候,準備好讓努力付諸流水。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挑危險的路去寫。」

Photo from Pixabay

資料來源:

  1. Lessons from 7 famous authors who hated their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