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科技界最重要的大事是什麼呢?對我個人來說,當然就是 Apple Watch 終於發售啦!!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個人愚蠢所致,導致大家都在第一天(24 號)那天拿到,獨獨就我一個人一直到今天(25 號)早上才拿到朝思暮想的 Apple Watch。不過如果等到他寄回台灣那就太慢了,因此這次就一樣請我們的日本特派員神奇裘莉在日本先行開箱讓我們先睹為快囉!
註:這次的開箱為求速度,因此是以錄影截圖的方式處理,畫質會較差一些。另外這次的開箱文是一~系列的文章,因此請持續追蹤囉!
--
想知道更多蘋果的大小事以及蘋果的使用秘訣嗎?
學習更多蘋果與科技相關知識技能請關注「陳寗說科技」: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上圖:蘋果使用了新式的封箱膠帶,變得超粘超難撕,開箱差點把整盒「請」到地上去,把我嚇了一身冷汗
原本我一直跟朋友信誓旦旦的說「我絕對不會寫開箱文」,因為蘋果開箱就是那樣嘛!把蓋子打開,東西拿出來玩,收工。但真的看到 Apple Watch 的包裝之後 ... 抱歉我食言了,我決定還是要寫個開箱文給大家看看。
為什麼呢?因為我發現,這次蘋果對於 Apple Watch 的包裝、附件等都充滿超級濃厚的「等級歧視」。如果你已經先看過其他論壇、國內外媒體的開箱文,應該會發現絕大多數人的開箱都是「長條狀」的 Apple Watch 紙盒。但我收到的卻是如上圖一樣的正方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上圖:看看那精美的超深壓花 Apple Watch 字樣,這可真是蘋果的第一次啊 ... 是因為換了 Burberry 行銷長的關係嗎?
目前已經拿到手(除了那些權貴之外)的朋友只有 Apple Watch Sport 跟 Apple Watch 兩種,因此我還不知道 Edition 這種價格高達數十萬的天龍手錶到底會弄出什麼樣的天龍包裝。但就目前來看,光是 Apple Watch 與便宜 Sport 版本就已經有非常大的包裝差異。我所購買的這款 Apple Watch 經典皮革款所使用的包裝盒居然打破蘋果十多年來的傳統,拋棄我們早已熟悉的白色光滑面紙盒,改用較為粗糙、名牌精品常見的皺紋紙盒。 抱歉這段敘述有誤,其實盒子的質感跟現在 iPhone 的相差沒有太多。
而我們每次都要小心使用美工刀割開的熱塑膜也被換成硬式的塑膠封套,且直接讓你可以用手撕開(而且還有方便撕開的引拔設計),從最外層的開箱開始就讓我體會到與過去習慣的蘋果開箱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如果你以為只有這樣那就大錯特錯了,蘋果這次簡直就是把 Apple Watch 當精品來著,請看下圖:
是的!除了外面的紙盒之外裡面還多有一個超漂亮的塑膠錶盒!這個錶盒採用類似 MacBook 充電器的塑膠材質,如果你在是 iBook G4、MacBook 的愛好者,那你一定對這最最經典的蘋果材質與配色感到非常熟悉!看到這裡,我想應該有不少人會想「你也太大驚小怪了吧?有個盒子又怎樣?」
是沒錯啦 ... 多個盒子是沒怎麼樣,但是如果你對照一下其他的蘋果產品,就不難看出蘋果對於 Apple Watch 的特別重視之處。我所購買的這支經典皮革款 Apple Watch 價格大約是兩萬三台幣,比起眾多蘋果家老大哥可謂價格「相對低廉」的產品。請仔細回想一下,你可曾在任何一項蘋果產品中看到像這樣盒子套盒子的設計?就連最貴最頂級的 Mac Pro 也只是一個紙箱讓你直接把電腦倒出來而已~
從上圖可以看到,這個盒子並不只是一個「塑膠盒」,不像 iPod 那樣只是一個薄壓克力盒。這個盒子不僅厚實、裡面做了類似靜電植絨的絨毛處理,而且還非常密合到像是裝了磁鐵吸附一樣!在眾多貴鬆鬆的蘋果產品中,即使是小裝置單價最高的 iPhone 6 Plus (32900 元)亦沒有獲得這樣的待遇,由此不難看出蘋果對於 Apple Watch 所寄與的「精品」期待及異於其他產品的高度重視。
註:總覺得以後網路上會賣這個空盒,裝小東西超方便啊!
比起過去我買過的任何錶款,Apple Watch 的保護措施實在令人歎為觀止。過去哪怕是幾萬幾十萬的手錶,也都只是從紙盒裡拿出來就直接戴上,不像蘋果這樣還要用一層又一層的保護貼紙把 Apple Watch 給包起來,連另一頭的金屬釦都包起來,老實說還真有點給他 ... 小題大作。不過或許是過去發生過太多次開箱就摔地上的慘劇,因此這次的貼紙都有做好引拔措施,讓使用者可以更輕鬆的把貼紙撕掉。
上圖:說真的,自己的拿在手上還是跟在店裡玩感覺不一樣啊!(爽度不一樣吧 ...)
其實 Apple Watch 比起一般機械錶來說還是顯得巨大、厚實些,上圖是我的 42mm 錶款,在手上依然顯得極為巨大,且整體的厚度也相當的 ... 厚實。雖然蘋果已經用圓弧設計盡可能的降低外觀的厚實感,但實際戴在手上還是顯得過於笨重。因此除非你的手腕夠粗,否則細手腕、小女生等還是建議買比較小的 39mm 會比較好些。雖然兩者只差 3mm,但視覺上還是相差很多的!
Apple Watch 的等級歧視除了體現在包裝以及手錶本身的外觀上之外,就連附上的充電配件也充滿各種歧視。以上圖的蘋果小豆腐來說,過去我們所拿到的豆腐充電器(iPhone、iPod)的金屬插片都只是普通的兩個銀色金屬片。但 Apple Watch 所附贈的卻是擁有「精緻噴砂表面處理、帶有微微金色光澤」的天龍版蘋果豆腐充電器 ... 有比較厲害嗎?我想應該沒有吧,他就是個充電器而已啊!
只是拿起來有與眾不同的感覺就是爽。
另外昨天看到有人問「為什麼我的充電器(手錶底下那個圓盤)是白色的?」。這個 ... 我想應該也是歧視的一部分吧?因為我看網路上的開箱文,似乎大多數的 Sport 版本(大部份開箱都買 Sport,因為是目前最容易買到的版本)都是白色充電器,但我的 Apple Watch 附贈的卻是漂亮的銀色亮晶晶充電器!配上一樣亮晶晶的 Apple Watch 簡直閃瞎我了 ...
--
然後 ... 然後就沒啦!更進一步的內容請期待下一篇囉~
這篇其實看起來真的沒什麼內容,但如果你一直都很關注蘋果的包裝設計與附件配置,那麼我想這篇對你來說會是很好的一篇參考資料。畢竟蘋果是少數會特地設立一個實驗室專門研究「開箱體驗」的公司,在十多年來一直採用相同設計(一開箱就看到產品、單一紙箱包裝)之後,突然把 Apple Watch 以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現,不禁令人懷疑:蘋果究竟有什麼打算?真的要就此進軍時尚界了嗎?
不過這個答案,大概只有庫克跟 Angela Ahrendts(蘋果從 Burberry 挖來的行銷主管)知道了。
--
作者:陳寗@癮科技
--
--
想知道更多蘋果的大小事以及蘋果的使用秘訣嗎?
學習更多蘋果與科技相關知識技能請關注「陳寗說科技」: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你或許會喜歡
9 則回應
作者不是說了他買的那支只有幾萬嗎?
幹嘛要一直強調幾十萬幾十萬的= =
你如果買的是幾十萬的那隻, 他們一樣會請你去 VIP Room (自己一大間哦, 不是坐展示台的那種)
有專人服務, 畢恭畢敬地幫你打開, 擦拭, 調鬆緊, 詳細解說
十幾萬的那一支並不是你指指窗口說打包就拿走的
都是要特別訂購, 然後專人為你仔細服務
這樣子你有平衡一點了嗎??
上面那個用比較開玩笑的口吻,這次我來正經一點再回應一次。
1. 我是說「買錶」,不是「試戴」。買 iPhone 6+ 與試用 iPhone 6+ 能劃上等號嗎?
2. 試戴錶當然從櫥櫃拿出展示用的錶給你試戴。不然你奢望什麼?還從倉庫拿出整個完整的包裝在你面前拆開來然後給你嗎?
3. 如果試戴跟購買劃上等號,那你應該沒辦法開箱了吧。Apple 實體商店供人試戴的 Apple Watch 不附箱子啊,不是應該直接那模樣給你?
不要犯這種邏輯上的錯誤嘛。我問你有沒有買過幾十萬的錶你卻回我如果看到人家把錶拿出來就放在盤子上給我試戴我豈不崩潰,答非所問啊。
是誰在搞笑?
我沒有把自己當一回事啊。但是人家店員願意把我當一回事啊。你不要瞧不起服務業啊。今天有人願意替我處理好,這樣我高興啊。可是不是像你說的幾萬幾十萬就是直接箱子拿出來就戴上了,好似比不上你的 Apple Watch 啊,沒這回事的呀。
買個幾萬的精工錶就要店員畢恭畢敬地拿出來,你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吧?
有機會出國看看,別以為買個幾萬幾十萬的東西就要人家畢恭畢敬地幫你拿出來。當你去日本發現一兩百萬的勞力士就跟其他的錶放在一起,拿出來也是直接拿到盤子上給你試戴,豈不立刻崩潰?
別搞笑啦
學習更多科技相關知識技能請關注「陳寗說科技」:<a href-"https:="" www.facebook.com="" chenning.wowdig
陳寗
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