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的平民旗艦與貴族旗艦之爭,華為榮耀 6 與 Ascend Mate 7 動手玩(下)

2014.11.14 03:31PM
是自家的平民旗艦與貴族旗艦之爭,華為榮耀 6 與 Ascend Mate 7 動手玩(下)這篇文章的首圖

介紹完華為榮耀 6 後,接著是介紹以高質感為訴求的大螢幕高階機 Ascend Mate 7 ;華為的 Ascend 系列分為 P 系列與 Mate 系列,以產品定位來看, P 系列是以單手操作為出發點的產品線,而 Mate 則鎖定大螢幕族群,最新一代的 Ascend Mate 7 也是一款擁有 5.9 吋大螢幕的新旗艦機種,但強調新的結構工藝足以將尺寸縮減到約莫 5.7 吋機種的大小。

如何定義 Ascend 家族與榮耀,從許多的細節都可感受到差異性;華為自從 Ascend P6 開始,就漸漸把 Ascend 的重點放在機身結構的工藝上,外型設計見仁見智,但確實可看到華為在看到高階手機不再具有絕對的規格與效能優勢,中階手機平台的效能也幾乎能滿足一般消費者需要,把附加價值作為區分 Ascend 與榮耀的差別。

Mate 7 的硬體規格比起榮耀 6 其實並未有壓倒性的差異,採用相同世代的 big.LITTLE 4+4 大小核麒麟八核處理器,只不過採用的是時脈略高的 Kirin 925 ,在 Cortex-A15 大核群組的時脈提升到 1.8GHz ,然而搭配的 GPU 同為 Mali-T628MP4 ,是故效能的提升幅度雖有,不過算是微幅升級。

 4a7c5ce6cd11957cbc6a324f75db56ab 7755fb6661c5bcdd0e2575851184c77c
82a25e276828bd1bc29956805be3fe4b cf62c78e39561ed6854830fa87d48e83

5a895eaa86f11834c3b22dadf20940b1 96e27e9b79368c7ffb5a4ee5535e4775

9d6ad6ec3a8080e02148b622396d1779 e0e0f20679809651c9c0fc4e9295bbd9

2cf17085c516448007ae8a3ee18708d3 32ecd78bf62f2a956c5016b7a5011922

a757714cf38288810a2827659c1ab75d 857ec53237c56951cebf13d23d1b1e60

be150daf5b40721f85249fe862217f02

8b01b60252d96c63d2bf392f4626667e 43e06be60503c20a688eab513c9bddda

96d11821e03d4ae3a8fdafe35e51c375 a8bc2c45c4c92546a8b44280d1d1bdbc

c1407c98ef84d6e6a5909e7dbf8e3f42

be5f92049b860d44d42c4e13cd3e6411

2afdab34b7de6e6081a605313be37e58

04d18b47b52a51caaece941ca7bff184 1704f40eaf3596625792c40b7cb7561a

d69622f6f7cbdcaa4979b33f80ee0120 d65f2544f814b0a726bebaaf9fe32a03

ee331ea1a9a6cbd127b85a05916ba1be 8cd9d30366dd0aeeab657ccf96f693de

2d82d440e5da78b9a550e0cf041f8983 44c87b174d8413bf3b5a7377b505d32e

e4e7eb4055e35191cc62b8922df61aca 2981e456ef7899837499f1068ab6d3b3

比起榮耀 6 , Mate 7 的整體硬體規格的關鍵差異真的就是在於處理器時脈的調整,其餘像是記憶體反而比起榮耀 6 少,為 2GB RAM ,台灣引進版本儲存空間為 16GB ;螢幕採用 6 吋,不過解析度與榮耀相同為 Full HD ,然而採用的是 LTPS IPS 面板,具高對比與低功耗特性。

f82d9a7a75b1fd76180db2212c9fca5a

fcf7b778d797160b5dcef55fbba11f7b

dd60981301ec3be0e47be14de6c7132b

b9f12bb20d6fc433e0e9d4a872f72284

a48c6da3c14476ae2513bd262f722d7a

說穿了,硬體規格並不是 Mate 7 的重點,機身工藝與附加價值才是 Mate 7 想傳達的重點,撇開有不少爭議的外型設計(唉...), Mate 7 與 P6 、 P7 同樣採用金屬工藝結構,主打整機結構有高達 95% 是採用金屬材料,結構則是採用鋁合金骨架,同時邊框僅 2.9mm ,故寬度與早先 5.7 吋手機對比下幾乎無二異,並且螢幕佔正面面積達 83% 。

6e87f762cc9aae16d7259f7c643d07a5

88c5a84c10d49fc73ff40b0d2c7a3088 4590f68947efe468cf40ff7136944d2d

其次機背的部分有一塊方形的指紋辨識區域,這也是引發最大爭議的設計,不過撇開爭議,華為不像其他幾家 Android 廠商採用滑動掃描指紋,而是採用與 iPhone Touch ID 一樣按壓的方式即可讀取指紋,就方便性比起其他 Android 的滑動掃描方便不少;最多允許登入五組指紋,並且可提供訪客模式讓手機可讓信賴的第二使用者由訪客模式登入。

且此指紋辨識系統可支援指紋解鎖,只要壓著感測器即可解鎖,連觸發開關都不需要,解鎖的速度相當快,感覺上相較按壓開關喚醒手機的速度約莫慢個 1-2 秒,不過需要手指有精確按壓在感測器上,僅是觸摸在感測器則是沒反應的,然而先喚醒螢幕再辨識需要的時間就會長達 5 秒左右;以自然握持來說,自然是以登入兩手的食指是最方便的,不過由於 Android 陣營並未把指紋辨識列為標準配備,目前指紋辨識能夠使用的應用也較不明確。

86a2ca2242f0ad1b65906b65cd00a8db 0a26317053e10b9b054a4ca180134f40

bada978e963be7aff8c548734701ddd6 33ae9b0db8bb122af9714540b2767aef

c5e069936cc4118eba4da51eada6c613 0fdf4715347e549d1e8aaa63a3c4baf3

399aafa575298c725d252a357ff56162 e713f95283fbd198e594846b5b645d48

3344c311c9ba6cb7a41d8251eac988cb 24437230469d7d22a5f92260a05e5e9f

a8eafb52ac54ea05ff616817c0b1d673 1fd05249e0e518b557001e9743a52a11

45e93a73094c6ccb20f956fed5abdefd

至於 UI 採用的是 EMUI 3.0 ,雖然主要邏輯上大同小異,但不同於榮耀 6 的 EMUI 2.3 比較年輕化的風格, EMUI 3.0 則是較為商務風格的設計,同時在系統的客製化也更為進階,像是下拉選單的通知列採用時間軸的模式,可看到不同時間下收到的訊息,也容易分辨到底在哪個時間點漏了哪些資訊。

82e43d051c6db53e7ae59cf9822600f0

其次 Mate 7 也應用在待機下可管理感測器的協同處理器,將其用於近期熱門的個人健康管理應用,可作為計步器提供每日行走步數,而健康管理功能若是在中國可搭配華為推出的智慧手環使用,但由於台灣目前還未看到引進計畫,故就僅有單純以手機進行計步的機能。

70a5e9cbb7f29db39c93a03494db9941

125ba1a501b6f68fb8e81886160fab84

cebe8477748d74f46efc29d356f0d898

d17fcde16cc6676f26b9f5630ed0b00e

6bdfa7fc73560500437e10861e023f42 2da866075a650bf06979c84807e184c6
95ad1ce791f66505f82b4f93846a23c4 449b67aaae25dce33c5c99ec80591752

51f1be08e94fc5f53e29b92841d90e0e

至於相機則是與榮耀 6 同樣採用前 5MP 、主 13MP 的設定,但由於 EMUI 3.0 提供更豐富的相機設定,且操作介面也經過修改,故操作起來的使用體感與搭載 EMUI 2.3 的榮耀 6 完全不同;除了更豐富的拍攝模式外,也可在選單中設定,利用機背的指紋辨識觸發快門。

除此之外, Mate 7 也可支援 FDD-LTE B1 ( 2100MHz )、 B2 ( 1800MHz )、 B3 ( 1700MHz )、 B4 (1700MHz)、 B5 (850MHz ) 、 B7 (2600MHz )、 B8 (900MHz )、 B20 (800MHz )與 B28 (700MHz ) 與 TDD-LTE 的 B40 (2300MHz ),對於非中華電信甚至經常旅行的商務人士也更為實用。

9cc28b2df71a35f7dce599f9ce5a3a8c

使用體感方面,華為雖強調 Mate 7 窄邊框設定足以提供 5.7 吋螢幕機種般的寬度,幾乎可單手進行操作,且也具備單手模式,然而以筆者的手掌大小來說仍不易以單手控制,也許歐美人士或是手掌相當大的人才有辦法單手操作吧。

螢幕未達 2K 等級,看慣了 5 吋附近的 FullHD 螢幕會覺得 Mate 7 的螢幕精緻度不及 5 吋的榮耀 6 ,其次筆者手上的 Mate 6 螢幕色溫預設略偏暖色,幸好可由色溫校正調整;不過由於這張螢幕採用 LTPS 技術,故色彩對比比起榮耀 6 更鮮豔豐富。

4c5723bc18dc46c7324536bc0d428881

至於續航力方面筆者個人覺得相當的不錯,尤其屬於大尺寸機種,電池的容量也相當強而有力,搭載 4,100mAh 的大容量內建電池且採用低功耗的 LTPS IPS 螢幕,加上解析度未一味衝高,故整體使用的續航力比起同尺吋機種還略高,然而仍有在長時間休眠下喚醒會慢半拍的奇特現象,推測應該是由於電源管理模式引起。

榮耀 6 與 Mate 7 兩者分別訴求講究超值以及追求除了硬體規格之外從質感、使用體驗等的兩個不同族群,兩款機種該如何抉擇其實答案也很明顯,不需要全頻且覺得手機重點是規格,那榮耀 6 是首選,至於希望手機具有較好的工藝質感, Mate 7 則是更具吸引力的機型。

7e512df31be012abdb0c7421a8843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