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跟鍵神聊了一下彩虹以後 鍵神決定丟兩把寬度與彩虹差不多的鍵盤給我玩玩
分別是艾芮克的發光電競與茶軸電競
不過以小弟個人觀點 這兩把與其用電競鍵盤作為宣傳 個人觀點覺得反而是節省空間的鍵盤罷了(偷笑)
小巧的體積
驗明正身 茶軸
與KBT一樣 商標印在空白鍵上 拍謝那天閃燈打太大 把灰塵都打亮了=.=
兩個USB擴充 小弟試過 穩定性不錯 連USB音效卡也可順利推動 沒有斷線(順便吐槽一下 我的主機板USB口接同一顆USB音卡居然抓不到...
很閃很瞎的藍光 小弟最後拿模型用的遮蓋膠帶貼了一層 有比較不閃一點...
唉...唯一的缺憾 容後再敘 不過很多人應該看出問題了
接著登場就是發光鍵盤 一樣採用85%的怪設計
暗處發光 這區的鍵位安排是小弟覺得還不錯的地方
有開關可以關閉~
以下給插花的Filco 80%與神奇小彩虹充當一下茶軸85%的對照組
看似艾芮克85%鍵帽較高 實則不然
從側面可以看到 Filco 80%與kbt一樣都是有弧度的邊框 所以才會造成視覺上的錯覺 另外小弟比較喜歡艾芮克85%的邊框設計...
用彩虹作為對照組 將三把右側對齊 明顯看到小彩虹還是比較寬的
ok 照片貼完了 小弟針對兩把鍵盤做個簡單的感想
先從印象比較薄的發光鍵盤吧...由於發光結構的關係 發光是標準的薄膜設計 回饋感與機械或是剪刀腳有不小的差異
加上這把行程略淺 一直誤觸鄰鍵 不過熟係以後,這把85%透過將方向擠到數字區塊一點點的設計 維持了輸入區絕多部分的完整性 還不致於盲打連錯
但是價位上 撇開11鍵觸發與發光設計 單純以打字的觀點 可能標準的剪刀腳鍵盤都還比較好打一些吧...個人感覺啦...(汗
另一把電競85% 據說是以日本外銷市場為大宗的產品 相較於一般鍵盤 沒有Win鍵 並且鍵位安排對以新注酷音輸入為主的小弟造成極大的困擾
不知為何 不若發光鍵盤將數字區下方開缺口把方嚮往右邊侵略一點空間 這把選擇把?鍵配置於↑與SHIFT右方 造成小弟打了兩週 還是錯字連連
由於小弟對中央功能區需求不大 否則以空間與配置 實在是小弟使用很理想的鍵盤 但卡在?鍵 小弟實在買不下手
另外就是...茶軸真的不是小弟的菜 打起來很難適應 沒有ALPS簡易或是青軸、台白的爽快 也沒有黑軸的安靜與力道 還因小弟打字習慣有奇怪的彈簧高頻音又狂觸底...
看來我短期內還是考慮黑軸比較實在一點T_T
9 則回應
做成螢光二色鍵帽最佳,,,
我使用哪款相機老爺應該是早就知道了吧?
看Exif也有相關資訊
手中工具本來就不重要 只要沒有心 拿單眼拍起來跟拿手機拍也不會有太大差異的(笑
附帶一提 其實發光鍵盤的亮度還算良好 也不至於跟鍵帽燈一樣刺眼 由此可知 藍光跟白光雖然很帥 卻不實用
我個人是偏好橘光或是低亮度紅光
為什麼???????
現在 ACKoeing 應該能充分體會我堅持要求標準配置的80%概念了
私底下偷偷問 ,你拿的是單眼相機吧 ,,我是用一台將近三年的隨身口袋相機來拍鍵盤
看來發光鍵盤若做成機械軸的,會比較受歡迎呀XD
看來發光鍵盤若做成機械軸的,會比較受歡迎呀XD
沒辦法...蘋果做的質感太好了......倒是小弟搜尋時有看到這把:不知名82鍵機械軸發光鍵盤......不過好像台灣沒有進的樣子,圖片上是黑軸嗎?
看來發光鍵盤若做成機械軸的,會比較受歡迎呀XD
未必.....你沒發覺很多人想遮LED的光嗎?
小弟先看圖時嚇了一跳,以為i-rocks也推出機械軸的發光鍵盤了...結果原來是薄膜式...不過話說小弟也真的蠻想嘗試黑軸,打過青軸、茶軸、臺白...就剩它了...(其實對OMRON B3G-S也很有興趣~不過應該是無緣了...)
小弟先看圖時嚇了一跳,以為i-rocks也推出機械軸的發光鍵盤了...結果原來是薄膜式...不過話說小弟也真的蠻想嘗試黑軸,打過青軸、茶軸、臺白...就剩它了...(其實對OMRON B3G-S也很有興趣~不過應該是無緣了...)
我知道你在暗示什麼.... 盡量囉!
小弟先看圖時嚇了一跳,以為i-rocks也推出機械軸的發光鍵盤了...結果原來是薄膜式...不過話說小弟也真的蠻想嘗試黑軸,打過青軸、茶軸、臺白...就剩它了...(其實對OMRON B3G-S也很有興趣~不過應該是無緣了...)
我知道你在暗示什麼.... 盡量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