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引用來源:Shutterstock;原文引用來源:CNET、蘋果
蘋果日前在自家網站上,公佈了全新的使用者個人資訊調用指南,來供有需要的政府、執法單位參考,同時也讓使用者了解自己的個人資料會怎樣被利用。
根據新的指南內容,蘋果在大部分情況下,只要接收到相關請求,就會通知使用者個人資料被拿去參考,不過凡事總有例外:
「一旦使用者個人資訊因法律程序要求,被有關單位取用時,蘋果就會通知其服務使用者,但要是當下情況不被法律程序所允許,或是法院相關通知禁止蘋果通知,或蘋果依照相關法令或程序判斷,若通知使用者可能對個人、群體當中的個人造成傷害、生命威脅,一如孩童遭受傷害等情況,蘋果則不會通知使用者。」
蘋果在指南中,針對有關單位該提交的申請文件格式及內容,也有相當具體的說明;另外蘋果表示他們可以從使用者在使用蘋果「官方軟體」期間,所產生的資料當中取得相關的資訊交給有關單位,縱使 iOS 裝置有設密碼保護,蘋果還是可以視情況需要(有效的搜索令),提供 SMS 簡訊、照片、影片、聯絡人資訊、錄音檔、通話紀錄等內容,給予有關單位進行調查。
不過也有些資訊蘋果不會主動提供,包括電子郵件內容、日行程、第三方軟體裡頭的資料等;另外他們也只能從 iOS 4 以後的版本取得資料,並且一定是在有關單位已經合法取得 iOS 裝置,送交蘋果總部後才進行,也就是說他們理論上不會對使用者隔空抓資料。
不過若有關單位出示監聽令,蘋果則還是會攔截使用者電子郵件,但 iMessage 及 FaceTime 因加密,所以並不會以這樣的方式提給有關單位;然而這些規定,並不適用於涉及「國家安全」的事件。
先前傳聞微軟與臉書也打算重新檢視相關政策,並在個人資訊被取用時通知使用者;而蘋果這些指南內容,目前主要是針對美國境內的狀況,其他國家如果跟進,應該還是會因地制宜一下。
相關閱讀:
- Yahoo! 不再理會瀏覽器「不追蹤」請求,須主動變更 Yahoo! 服務隱私設定
- 微軟為調查內部洩密搜索部落客郵件事件,再次引發對郵件服務提供者之疑慮
- 微軟承諾將不再「潛入」服務使用者帳戶查找洩密者資訊...
- 電子前鋒基金會(EFF)推出隱私維護附加程式,來對抗拒絕 DNT 的網路服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