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子品牌紅米推出的第一款紅米手機,以近乎功能手機的價格、但可流暢使用的硬體規格與使用體驗,吹皺了市場一池低價手機的春水,也因此引起不少品牌廠商也對此價位的產品充滿興趣,其中同為中國廠的華為,也師法小米科技推出平價子品牌榮耀,而榮耀也將在最近進軍台灣,筆者槍先拿到於中國銷售的榮耀 3C 進行試用。
到底對於小米的紅米,華為的榮耀 3C 能否造成威脅?
雖然說是對壘紅米,不過榮耀 3C 與紅米在外型、結構的設計極度的相似,包括電鍍的按鍵、趨近方正的機身設計等,不仔細區分霎時間有點難看出榮耀與紅米的差異。不過也意味著榮耀與紅米同樣採用中規中矩的造型,不至於標新立異,也合乎平價手機的理念。不過打開背蓋則會發現內部的機構仍有差異,長型電池與雙 SIM 卡槽等設計皆與紅米不同。
就連規格,榮耀 3C 也與紅米配置近似,包括 1.3GHz 的聯發科 MT6589 四核心應用處理器、 2GB 的 RAM ,不過內建儲存空間則提供 8GB ,比起紅米目前提供的 4GB 內建儲存, 8GB 則有助於安裝較多的 app 。螢幕為 5 吋 720p 等級,除 8MP BSI 主相機為,前相機為 5MP
相機的拍照效果如上,提供的拍照功能也還不少,還包括語音快門等模式。
至於 UI 方面,由於筆者所拿到的是中國銷售的版本,屆時台灣銷售的版本將會與紅米台灣版本一樣,移除只在中國使用的服務,例如軟體商城與地圖等,並再通過 NCC 驗證以及 Google 審核,並且安裝台灣消費者常用的 Google 服務,包含地圖、信箱、商店等。另外在音效功能則提供杜比音效強化。
榮耀 3C 的軟體介面邏輯也與紅米相當近似,也是基於 Android 標準介面的微幅修改版本,同樣也可透過線上下載更改介面與桌布,也許是華為開始為了榮耀推出可修改介面的服務時間較晚,資源相較紅米可用的米 UI 可選的介面少了一些,不過也還算豐富;然而屆時在台灣推出也許會遇到介面內的圖像有繁體中文的比例會更少一些。
另外榮耀 3C 也許是基於同樣的目標市場族群,榮耀 3C 也提供針對初次智慧手機使用者的簡易模式,只要再設定鐘就可切換成以大圖像邏輯為主的簡易模式,不過相較紅米的簡易模式不僅只是在主要介面加大字體,就連常用 app 如電話、相機等也加大按鍵,榮耀 3C 則是僅把電話撥號介面做小幅度的修改,並未刻意加大 app 的按鍵。
遽聞榮耀 3C 也會與電信商合作,然而通路銷售模式則還未得知,不過應該不會選擇與小米相同的線上搶購模式,屆時應該不會有那麼瘋狂的搶購潮。不過榮耀也還有些許的未知數,例如針對台灣的在地化程度、在台灣的軟體升級維護等,不過筆者認為以榮耀的目標客群應該是鎖定在既有 2G 功能手機轉 3G 用戶,只要手機完成基本的在地化應該也是有可為的。
延伸閱讀:華為榮耀 3C 首賣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