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經常參加路跑比賽的人,一定對於SEIKO不太陌生,因為遍及各大路跑賽,你總是希望看到那個黃色計時器第二次的時間愈短愈好,隨著練跑的時間愈來愈多,跑者希望看到的數字從530(5小時30分鐘完成42.195KM全程馬拉松)這種快要被回收車撿走的速度,進步到430(4小時30分完成)、400甚至Sub 4(低於4小時完成全馬)這種恐怖的數字。
這隻最新的GPS運動錶,來自Seiko Epson集團,它的名字是Epson WristableGPS SS-701T。SS-701T是目前為止該集團內運動電子錶最高等級的存在,也因為如此,我們其實很不建議初入門的跑者購買這隻手錶。相反地,如果您已經是中階甚至高階跑者,這隻手錶相當值得推薦。
簡言之,它具備一個專業馬拉松選手所需要的『久、廣、準』三大特點。14小時耐久的工作時間(開啟心率感測器7-10hr)、17種可選擇的監測數值,最大可以同時顯示3x3共9種數值以及內建步伐感應器不怕失去GPS訊號等特點。除此之外,它也是一只帶起來相當舒適沒負擔的『手錶』。
開箱及外觀
打開箱子第一個看到的是簡易版的使用手冊,完整版的使用手冊可上Epson網站下載。
接下來第一層你可以看到顯眼的日本製GPS手錶本體、座充以及充電器。
第二層則是心跳帶和Micro USB充電傳輸線。
拿起來仔細端詳,SS-701T的質感相當的好,一些小細節處理的非常細緻,例如每5mm打上帶孔,而且雖然是相當常見的雙帶圈設計,『生圈』(活動的帶圈,『死圈』則是與帶扣連結)內側居然加上了橡膠質『俐仔』,避免生圈在使用者配戴時滑 動造成額外摩擦,是非常細心體貼的小設計。不愧是手錶大廠Seiko Epson的力作!
揣在手上時,雖然重量只有少少的59g,仍會覺得這錶還是比較大了一點。
然而,戴在手上跑的時候,相對於其他家的手錶,雖然可能看起來沒有那麼帥氣有型,但是卻感覺不出來是一個GPS運動錶,不晃動,也不影響跑步,果然如廣告所強調的一般,在舒適度上算是處理的很優秀。
不使用的時候,SS-701T可以直接放在座充上面充電,質感再加分。
操作邏輯
相信有用過電子錶的朋友們應該可以很快上手這隻手錶才是,它的四個按鍵分散在左上A、左下B、右上C和右下D四個方位。
- 按鈕A可以『開/關背光』,這背光實在很有”電子錶”質感。不過夜跑時倒是很就手。
- 按鈕B短按代表『顯示/改變』,長按代表『退出』。
- 按鈕C是『開始/暫停』
- 按鈕D是『計圈/重設』,以上兩個按鍵在進入選單後成為『上』和『下』兩個按鍵。搭配左下角按鈕就可以『輸入』、『改變』、以及『退出』。
其中一個比較有趣的設計是,按鈕C在首頁中長按就可以『開/關機』,對於手錶來說這真的是很有趣的設計。
順道一提,許多一開始使用GPS運動表的朋友,會一直找如何設定時間。別擔心,請你站到比較沒有遮蔽物的空曠地,開始計時、運動或是間歇功能,等到GPS定位完成,時間也校準了。準確度不輸給同廠的電波時計唷。
錶面原本的語言是英文,想要改成繁體中文的話,就要連上 Epson網站下載繁體中文版韌體,這隻評測的表已經更新成繁體中文,若您收到的是英文版本,就需要自行下載並更改語系了。
基本上的操作邏輯就是:
- 開始計時
- 在3種(計時模式)或4種畫面(運動/間歇模式)中切換
- 暫停計時
- 結束計時
接下來,這隻手錶能夠為我們做什麼呢?以下是功能的整理:
使用者可以挑選最大每頁3個,3頁共9個數值顯示在手錶上,讓我們跑步或是運動的時候可以隨時監測目前運動的狀況。
內建『步伐感應器』
值得一提的是,SS-701T由於內建了『步伐感應器』,在碰到隧道、峽谷或是森林當中,並不會像其他一些GPS運動表會因為失去衛星訊號而當機或是無法記錄的情況發生。步伐感應器雖然許多其他GPS運動手錶也可以裝置在鞋子上或是鞋子內,不過如何固定步伐感應器總是跑者心中一個感到很麻煩的事情。
內建步伐感應器對於一般只跑河濱或是操場的跑者來說或許沒有什麼用途。不過像是太魯閣馬拉松、萬金石馬拉松、台北富邦馬拉松這些路線一定會碰到長時間待在隧道內這類完全不可能有GPS訊號的地方就很有用了。據許多其他跑友的測試結果,沒有步伐感應器的話,長時間GPS訊號中斷時,GPS運動手錶記錄下來的路線經常是大亂甚至停止GPS記錄。這對於仰賴GPS運動表記錄訓練成果的跑者來說真是一場災難。筆者很喜歡跑混合型的路線,例如越野+河濱或是河濱+市區,這種跑法,經常會碰到沒有GPS訊號的時候,即便是自己訓練也是經常碰到。
除此之外,另外一個很有用的功能是自動暫停的功能。長距離跑步當中,難免會停下來補給或是綁鞋帶。為了更準確的控制配速,跑者總是會希望停下來的時間不要被計算進入跑步的配速裡。頻繁的按暫停實在讓人煩躁,更何況還經常忘記按。
設定選單裡的警示功能依據距離、配速或是心率來設定,對於害怕跑步爆心跳或是明明有目標速度但是容易怠惰的跑者特別有用。
不過呢,手錶缺乏震動功能,提示的聲音也有點小,如果習慣帶著耳機跑步的跑者,恐怕會完全忽略手錶的提示訊息。
以下表格整理了預設的三個畫面分別顯示的數值。
範例應用
- 針對注重配速的跑者,我們建議你其中一個畫面顯示速度、步頻和步伐。
- 針對LSD、MAF180或是注重心跳的跑者,我們建議步頻、心率和步伐。
- 針對特定目標的跑者,建議要使用『運動模式』,並且還是要注意心率不可過高。
採用『運動模式』時,好像就有一個健身/減肥教練在身邊不停的鼓勵。筆者設定5’30”/km的配速,以運動當量來說,恰好是10.4METs,剛剛跨過『非常非常強』的運動強度,跑起來當然很累。然而,嚴格的運動教練哪管那麼多,你只要速度稍慢,SS701T馬上開始嗶嗶聲大作,提醒你速度已經太慢了。
如果是注重配速的跑者,應該知道配速就等於『步頻(Pitch) x 步伐(Stride)』這個道理,感謝SS701T允許高度客製化的顯示錶面,筆者喜歡設定第二錶面顯示『心率 x 步頻 x 步伐』。這個顯示在山徑越野賽中特別受用。在上坡時,維持速度但又不希望爆心跳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步頻增加的速率控制住,盡可能的維持步伐。但是步伐太大的話肌肉也會受到很大壓力,很容易造成肌肉抽筋。
馬拉松42.195KM跑起來,實在需要很大的自制力。雙腳穿著的跑鞋一公里一公里的吞噬路面時,跑者的肌肉乳酸堆積、呼吸愈來愈辛苦、核心肌群愈來愈酸軟無力。若是沒有好好打起精神,想要破個人PB大概只是天方夜譚,這隻表可以設定每公里提醒進度。跑者可以藉以判斷自身狀況,決定下一個水站是否要停下來好好休養、按摩拉筋一番再戰。
NeoRun網站
就像其他GPS運動表一樣,若缺乏雲端支援,作為訓練記錄以及分析的功能就比較難以達成了。雲端訓練後台的重要性,除了延伸GPS運動表的使用之外,也有社群互相激勵的功能在內。
連上NeoRun網站,使用者可以透過NR Uploader上傳歷史紀錄。
然而,NeoRun這個後台,比較側重於個人的訓練記錄以及分析,例如訓練記錄或是訓練的報告等。針對社群的功能完全付之闕如。
其實也不能說這樣的定位不好,針對中階以上的跑者來說,能夠匯出GPX就可以做更進階的分析,更何況NeoRun這個網站的功能簡潔有力已經非常足夠使用了。
特點
- 極致的穿戴感受,穩定不晃動而且幾乎沒有重量感,設計良好的錶帶。
- 14小時的長效電池時間
- 內建步伐感應器,即使失去GPS訊號仍可以穩定記錄
- 非常精細的製作水準,整支手錶Made in Japan(其他配件是MIC)。10ATM的防水相當於理論值100M的高規格防水設計。
- NeoRun網站可以匯出GPX軌跡資料
缺點
- 原廠是英文介面(使用者可更改為繁體中文韌體)
- 定位較為專業,設定略微複雜,使用者面對17種可以顯示的數值,大概只有其中數種可以看懂。
- NeoRun網站定位在中高階運動人士,沒有社群功能。
商品網址
延伸閱讀:人機一體,穿戴新科技
[註]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http://www.seiko.com.tw或是Seiko Epson SS-701T使用手冊,該圖片的著作權屬於Seiko Epson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