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 386 SXL 筆電 "開棺文"

by dewen
2009.04.23 10:46PM
是古早 386 SXL 筆電 "開棺文"這篇文章的首圖

7ab3d4fd28725a38b8b934f840e6f08a

橡膠殼公事包 ( 打開時有灰塵與一股霉味散出 ).  

也可以用背的, 但是那條背帶斷過一次, 害我硬碟全毀, 所以就拆下了.

 

971da99cc025fa763a81ee84d798f34e

疊疊樂.  體積比 IBM Thinkpad 42 略小但較厚. 重量約 1.1 Kg ( 當年算最輕的 )

 

f13c6c14ec3ef70bd6e6111bcad2e788

Copam 詮腦. 386SXL-25.  1992 年購入, 1997 年除役.

 

792f598bbfc1bc0cc92305dc61520794

左側:  電源孔 與 外接PS/2 鍵盤

 

71d5ab3815c60fe0acdd5329c6602f1a

背面: 隱藏式 Com 1, Com 2  &  Printer port

 

faeb1397291f93ddc1e33dee5e79d459

右側:  expansion slot ( 接軟碟機與 dock 船塢 ).  隱藏式 VGA port

 

 

a88909f30da84e8b5053c0faf20a7398ed0da86b4902be734c7f28f14508c621

02f9e3b6c190d67de2448e94daa17e89fc1084d674b74bb098b99b1f8babc535

分離式 3.5 軟碟機 ( 接右側 )

 

83271e5ef9d49cac268afcd0de74be63

電源開關.  休眠鈕 ( 當年叫 suspend / resume )

 

78ff7b352c9ce9623937a69a39633730

亮度與對比. 用類似早期收音機的音量旋鈕來調整.

 

6806ce4e25cdb0c4b844530e3764bc02

第一次開機, 單色液晶呈現破碎的畫面, 經過一段時間的 "暖機", 畫面恢復正常, 進入 CMOS.

 

4c47a17819ce4bad325a27f00d8d0032

沒有 touch pad. ( 當年滑鼠的使用率還不是很高 ).  無內建音效卡, 只有很難聽的 PC Speaker 輸出.

LCD 畫面為單色, 但是可以外接 VGA 螢幕彩色輸出.

 

39a0591f59475d23a0c29d298ae52d5b

轉折處有燈號指示 ( HDD, Power, Numlock, Caps Lock )

 

580643f3077eda2a4422a53b44f8e534

鍵盤配置.    硬碟的 type 不會自動偵測, 要記下 CHS table  ( Cylinder, Head, Sector ), 我用鉛筆寫在上面...

 

e4bd2e271261ea97f0019b2afb51d1ac

紅色 Fn 功能鍵.

bccfe4f609683e3c57ca85cd3aac253f37b39234e6dc856c3e3da8a000d531b6

 

 

aea7ede1e2e6fcdc53490efa0898f1fb

最上方有個 藍色 Num Lock 鍵. 可以切換成九宮格數字輸入 ( 鍵帽的前方有印藍色的數字  )

 

7f5622bfe39356cd332ab87a435c71df

軸 ?   按起來澀澀的, 可能年代久遠的關係. 當年沒被寵壞的時候覺得還不錯, 果然是幸福的.

 

c2784befd5ca169c22c7235ec6fabc45

輸入硬碟 CHS table, 準備進入 DOS / Win 3.1............想不到我有加到 4M RAM 啊 ! 在當年算奢侈的了.

( 鍵盤一開始有幾個鍵不聽使喚, 一陣 "暖機" 以後終於恢復正常 )

 

a061f04d23232717e52732d5045eeb2c

很不幸的, 硬碟 ( 當年叫 Fixed Disk )  掛了.....( 17 年前的東東, 不能太強求 )  也許再暖機一陣會回來也說不定 ?

記得跑 Win3.1 蠻順的, 我還給它外接 CD-ROM  & MO ( 用一條 print 轉 SCSI 的 cable )

一個 10 吋的迷你彩色 VGA 外接螢幕  ( 掛了 ).

 

8f8eb8a473b339a40dd52c0c6ba81422

進不了系統, 殘念...............好想看那個 Afterdark Screen saver ( 很有趣的螢幕保護程式 )

 

95484e758078b4479cd3e7c2252f1429

當年是 "外掛" 這個 "筆電專用軌跡球" 來取代 Touch pad.

4ddc9dbaa680d5744f7cc7d56d4a0963

後來有一陣子 NB 還內建軌跡球 ( eg. 倫飛的 SubNote ),  最後才出現 Touch pad.

 

12264f54e37e374f8b8ef8c65f4716bf

The End.

17 則回應

  •  1991我那年才出生說.............

    兩三歲時才在玩我爸的PowerMac7100

    嗯,那台的硬碟跟ram後來有加過,加上原本的2x光碟機,還可以放vcd........

    當時的鍵盤,就是apple的aek2,alps你知道的

    科科 http://jeta890119.blogspot.com/

     

    2009-04-24
  •  看完這個我也好想把實驗室那個棺材給搬出來,還有整套擴充設備,上面可以插 PCI 卡

    我是男生。

     

    2009-04-24
  •  對喔,我記錯啦XD

    2.5是現在外接式硬碟的數字啦

    以前的是5.25吋大磁片XDDDD,年紀大了ORZ

    (  ̄ c ̄)y▂ξ這就是人生呀

     

    2009-04-24
  •  ......酷

    (  ̄ c ̄)y▂ξ這就是人生呀

     

    2009-04-24
  •  照理說,那五把應該是全部,不過我一直以來,自己所收的鍵盤都沒有放在同一個地方,至少當時你沒翻到兒童鍵盤吧?

    (  ̄ c ̄)y▂ξ這就是人生呀

     

    2009-04-24
    • 奕之華 wrote:

       照理說,那五把應該是全部,不過我一直以來,自己所收的鍵盤都沒有放在同一個地方,至少當時你沒翻到兒童鍵盤吧?

      非常大顆的藍白黃彩色沒數字區鍵盤,,,就放在門口旁最上端那裡,隨手可拿到

      2009-04-24
  •  樓上,別這樣啦XD,我也只有一把呀

    等我搬完家看看有沒有多的,有的話就好辦了

    你那把薄膜很重要呀XD,而且還二色全新的

    (  ̄ c ̄)y▂ξ這就是人生呀

     

    2009-04-24
    • 奕之華 wrote:

       樓上,別這樣啦XD,我也只有一把呀

      等我搬完家看看有沒有多的,有的話就好辦了

      你那把薄膜很重要呀XD,而且還二色全新的

      1991年....或許就是台灣標準101規格薄膜的始祖了

       

       

      等我搬完家看看有沒有多的,有的話就好辦了(我翻到5把?...就是沒找到,,當然還有95%的地方沒找,,遺漏的可能性也很高)

      2009-04-24
  •   這個是薄膜式的鍵盤?圖片太小我不是很確定說,alps.tw從圖可以感覺得出來嗎?若依原PO所提,這是1992年的產品,那表示薄膜在1992年應該就普及了?

    目前薄膜鍵盤發展的關鍵時間,好像還沒有相關的資料

    再來還有一個疑惑,既然是筆電,應該就是訴求輕巧或是比較好攜帶,若我沒記錯的話,2.5吋軟碟當時就已經有了,怎沒看到採用?

    (  ̄ c ̄)y▂ξ這就是人生呀

     

    2009-04-24
    • 奕之華 wrote:

        這個是薄膜式的鍵盤?圖片太小我不是很確定說,alps.tw從圖可以感覺得出來嗎?若依原PO所提,這是1992年的產品,那表示薄膜在1992年應該就普及了?

      目前薄膜鍵盤發展的關鍵時間,好像還沒有相關的資料

      再來還有一個疑惑,既然是筆電,應該就是訴求輕巧或是比較好攜帶,若我沒記錯的話,2.5吋軟碟當時就已經有了,怎沒看到採用?

       

       其實 286 的筆電就有內建 3.5吋軟碟機 ( 小磁片 ), 不過因為是內建, 所以體積很大又很重.

      這台的特點就是軟碟機採外接, 所以才能降到 1.1 公斤.

      5.25 吋的大磁片好像沒有看到筆電採用過, 那時候玩大磁片的遊戲,

      還要先用 Diskdupe 轉成小磁片才能安裝....

       

       

       

      2009-04-24
    • 奕之華 wrote:

        這個是薄膜式的鍵盤?圖片太小我不是很確定說,alps.tw從圖可以感覺得出來嗎?若依原PO所提,這是1992年的產品,那表示薄膜在1992年應該就普及了?

       

      我用一把1992年以前的二色印字四色全新標準薄膜鍵盤

       

      跟你換那把Sxxx經典如何?...科科!

      2009-04-24
  • Ben

     CVIEW,一張5.25吋的1.2M磁片可以放的下

    用286就跑就得動了,重點是中文顯示的部分不用倚天幫忙

    不過打字的部分俺就忘了,那時還是用倉結(惡夢)

    它的視窗很像現在的W inRAR ,還可以直接檢視、修改某些檔案的內碼

    聽說是國人研發出來的,超神奇的軟体

    很可惜的是當時國內對軟体好像不是很重視

    影片的部分還是得靠暈豆S的功能,圖片好像可以檢視

    (當時資訊的交流還是得靠磁片和大補帖。囧rz)

    以上。

     

    --->我知道你在笑我(茶)<---

     

    2009-04-24
    • Ben wrote:

       CVIEW,一張5.25吋的1.2M磁片可以放的下

      用286就跑就得動了,重點是中文顯示的部分不用倚天幫忙

      不過打字的部分俺就忘了,那時還是用倉結(惡夢)

      它的視窗很像現在的W inRAR ,還可以直接檢視、修改某些檔案的內碼

      聽說是國人研發出來的,超神奇的軟體

      很可惜的是當時國內對軟體好像不是很重視

      影片的部分還是得靠暈豆S的功能,圖片好像可以檢視

      (當時資訊的交流還是得靠磁片和大補帖。囧rz)

      以上。

       

       

      印象中一開始是一位小天才國中生叫劉燈 ( Dial-up BBS 的 ID 叫 Deng Liu ),

      用 C++ 語言寫了一個 CTXT2EXE,  可以把中文 txt 檔轉成 EXE 檔,

      轉換過程中, 它會去抓取倚天的 font 檔, 然後把用到的中文字形嵌入 EXE 中,

      所以執行 EXE 以後, 不需中文系統就可以看中文. ( 概念有點類似現在的 Adobe PDF )..

      作者很慷慨的放出了原始碼 ( 好像是 C++ 寫的 ),  可能對後來 CView 的研發有貢獻到 ?

       

      當年有一個很好用的程式叫 "List", 可以在 DOS 下做一些簡單的檔案管理, 同時也可以看 TEXT 檔內容.

      於是就有人寫了一個功能類似 List 但是可以不進中文系統看中文 TEXT 檔的程式叫做 CList,

      接著甚至發展出可以不進中文系統編輯中文 text 檔的 CEdit....( 內建中文輸入, 但須倚天字形 )

      最後集大成的是 CView, 作者是 Lcc Wizard cview.com.tw/    還有 Windows 版...

       

      不過還是被微軟一統江湖通吃了...    

       

       

      2009-04-24
  •  

    Copam+ = 詮腦.  也有做鍵盤, 所以 alps.tw 大爺才會有印象吧 ?

    my3c.com/D5/viewthread.php  <---- 誤植為 Copan  

    my3c.com/D5/viewthread.php

    現在好像重心轉移到大陸做繪圖機 ? www.copam-electronic.com/docc/profile.htm

     

    286-386 時代, 國產品牌電腦除了宏碁, 大同, 大概就是詮腦與旭青.

    我的第一台 286 膝上型筆電好像就是旭青作的.

    倫飛 TwinHead 筆電好像是 386 時代才竄起.

    還有一些藍狐還是銀狐之類的小廠...........

    現在好像都倒光了 ?

     

     

    2009-04-24
  • Ben

     這明明是開棺驗屍…

    俺家裡第一部pc是桌上型的, 386 DX33 8MB RAM    360MB  HDD  忘了是14or16吋彩色crt

     聲霸卡好像是麗X的,顯卡忘了是哪家的,那時第一次聽到3D顯卡是 巫毒卡(沒錢買)

    系統是DOS 6.xx+暈豆s 3.1+倚天+CVIEW…

    其他的我忘了,以上。

    (封棺、貼符、再入土)

     

    --->我知道你在笑我(茶)<---

     

    2009-04-23
    • Ben wrote:

       這明明是開棺驗屍…

      俺家裡第一部pc是桌上型的, 386 DX33 8MB RAM    360MB  HDD  忘了是14or16吋彩色crt

       聲霸卡好像是麗X的,顯卡忘了是哪家的,那時第一次聽到3D顯卡是 巫毒卡(沒錢買)

      系統是DOS 6.xx+暈豆s 3.1+倚天+CVIEW…

      其他的我忘了,以上。

      (封棺、貼符、再入土)

       

       

       CView 很好用, 很多大補帖的目錄檔都會附 :-)

      麗台科技 ? WinFast 顯卡蠻有名的, 音效卡就不清楚了,

      386 時代好像還是以 Tseng's ET4000 顯卡為主 ?

      巫毒應該是 Quake & Tomb Raider 時候出來的,

      我有一張 3DFX Monster 3D Voodoo 卡, 託朋友從國外帶回來的...

       

       

      2009-04-23
  • Copam曾經在哪裡看過..........

    200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