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設計精華並強化過往缺憾的高階 APS-C 單眼, Pentax K3 動手玩

2013.11.29 01:17PM
是保留設計精華並強化過往缺憾的高階 APS-C 單眼, Pentax K3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RICOH 從 Hoya 手中接下 Pentax 單眼相機部門約莫兩年,公司名稱也從一開始的 PENTAX RICOH IMAGE 轉為 RICOH IMAGE , Pentax 正式成為 Pentax , a RICOH Company ,在品牌重整後的第一款作品,就是此次要介紹的 Pentax K3 。

第一眼印象,恐怕會直覺的認為 K3 又是一款延續自 Pentax 經典機種 K7 骨架的機身,然而這款 K3 卻是 RICOH IMAGE 自兩年前就開始醞釀的全新機身,不光只強化電子性能,連機身的結構都是重新設計,以延續 K7 骨架的精髓,並根據使用者的意見近行強化。

跳轉開始介紹這款首度掛上 RICOH IMAGE 品牌的 Pentax 高階 APS-C 單眼相機。

8f8b1966ae62eeeaa18f49b9a1cd6124 5bd5873a3ddb69a9b9ec384327b4a6c1

a426891ef16678a3b04a534869a9dc71 a3e010663890a9f8956785724d4d8170

e0685f13a7e3504ed420f95cd5a97c76 76653c1d0bca1f5dcc7f5ce6c72c4504

eef0f260feb4011140f9de78d4954b89 72e1c52b16853d8870207889aad861f6

乍看之下 K3 似乎與 K7 、 K5 家族是同樣的機身,但 K3 多了不少按鍵,且機身的寬度與高度亦因應內部機構的調整略為增加,故也無法沿用 K7 的 D-BG4 垂直把手,需要使用全新設計的 D-BG5 把手。

775241928d81e976fb97a2ee70cb1d02

K3 的設計理念仍是以"適合搭配 DA Limited 鏡頭的小巧、高規格鎂鋁合金機身 "為出發點,整體重量稍稍增加了 40 公克,含 D-LI90P 電池與記憶卡約 800 克。單純就機身框架維持金屬的理念定位機身等級,今年 Sony A77 並未改款,而 Canon 7D 與 Nikon D300 亦後繼無人,仍堅持金屬骨架、鎂鋁機身的 K3 可說是目前唯一的高階 APS-C 新機。

b182d38003938ec690305aa2049f2e3a

雖然機身按鍵配置類似 K7 、 K5 ,不過 K3 在不少地方都做了改變;從機背來說, LCD 從原本的 3 吋增大到 3.2 吋,四方向鍵加大並且在四顆按鍵都做出更明顯的突起,原本中央為 AF 按鍵的對焦模式撥桿改為拍照、錄影模式切換撥桿。

AF 鈕被移到原本 AE-L 鍵位置, AE-L 鍵則被往右擠,並且右手拇指停靠處的蒙皮也加厚; LV 鍵從原本四方向鍵左上角被移到觀景窗右側,四方向鍵右下角則多了在照片瀏覽可切換記憶卡以及在自選焦點模式下進行四方向鍵切換為模式快捷或是對焦點選擇的按鍵,取代原本長按 OK 的功能。

將焦點與模式切換鍵獨立、不再需要長按 OK 進行切換是相當重要的, Pentax 近期機種在焦點切換下由於將 OK 鍵增加單按快速回到中央點的設計,故原本只需要單按 OK 就可進行機能切換就改為需要長按,但長按的這個動作對於需要快速更改功能的使用者卻是相當不便,此次能將按鍵獨立出來真的是太好了!

afd118b318c79ee390cc522a1df5996f

5730353c96b5b5d1e5feeb7b6b2b6cf4

機身的模式轉盤依舊有鎖定鍵設計,但原本下方的測光模式撥桿被整合到下方回收筒按鍵,改為壓住按鍵後使用轉盤更改測光方式。而模式轉盤下方的撥桿改為模式轉盤鎖定鍵的鎖定鍵(好饒舌...),總之將這個轉盤撥到 Lock 位置,模式轉盤就可不用壓住中間的釋放鍵就可切換拍設模式。

7f6c7b21e9ee2eb838f3721f2e74f201

369e52c46965b493662d777a704759b7

366f9c45fecb4a13a7f69e3a8c9a20de

此次 K3 也跟上高階機種的設計趨勢,採用雙記憶卡槽,可選擇輪替紀錄,一 JPG 一 RAW 、或是同時寫入三種模式,若以輪替紀錄模式下,當拔出其中一張卡片後,即便插回記憶卡仍會以另一張記憶卡優先顯入,對需要連續拍攝作業使用者會是方便的設計。

2a6a33a3e2a33cecdc86c8970554d367

39a4ad9a8fe728c5ba250ffecfe1da51

第二卡槽可支援無線記憶卡,尤其搭配原廠推出的 FLUCARD 還可擴充遙控拍攝等機能,可惜此次 FLUCARD 仍卡在電磁檢測無法一併借到。

a5df828274e104d63cb049d4083545ad

機身右側的變化相當大, RAW FX 鍵廢除選擇對應電子水平儀的功能,原本的對焦模式撥桿簡化為自動對焦與手動對焦,另外把 AF 模式的模式切換獨立到上方的撥桿,除擴充立體聲收音麥克風的插槽,還新增專為錄影需求的耳機連接孔:另外因應大檔案傳輸需求, K3 也提供 microUSB 3.0 插槽。

bab80ba7bd1571845ec7f17f6ad8712e

5021a5b4da6db0b6c8b7489d0250d144

正面的設計則把本來的 SR 標置換成黑底金標,另外機頂閃燈因應全新的光學五菱鏡機構而加高。當初推出 K7 最被津津樂道的就是 100% 的視野率,不過當時由於追求機身的小巧化與技術限制,放大倍率僅為 92% ,遠比同時同級的 Canon 7D 與 Nikon D300 小,然而 K3 利用全新的光學五菱鏡機構,不僅視野更亮且也把放大倍率提高到 95% 。

eb9729a3b657863873b48e53f11a7c48

e002cb69e4d4d34e3f758e9bd123fd8f

1c2ff938f7c96a0df16cad4ae78d505f

c813c4221e7612f3fac180787e601d53

0726bdf27d5b0b105711878a536fc8bf

015937c85dcbb58f649845eaefd596c0

f88db3a8dc3f525e63dec25b6e743e81

6f5b5ea169955d3162fea6830d21830a

UI 延續 Pentax DSLR 的一貫風格,此次則提供 LCD 校色、 UI 配色選擇的功能,另外螢幕顯示方式也從本來的循環式設計改為功能快捷設定選單以及切換狀態/電子水平儀/螢幕關閉/GPS定位(須安裝 GPS 模組)的設計。快捷設定選單多出模擬低通濾鏡以及記憶卡寫入模式的快捷功能。

另外可看到此次 Pentax K3 的重大變化之一:對焦點的增加,由沿用多年的 11 點對焦改為全新的 27 點對焦系統,除左右兩點之外的 25 點皆是十字對焦點,中央垂直 3 點可對應 F2.8 光圈的對焦。

b314dad71f892cb2d208869288c02b92

689edd92a773e371cb2744ec8c2318d9

0b2c2a4f28fe515f9103037b001e207a

另外一個改變點就是全新的測光模式與延伸的機能,一改使用多年的 77 分區測光系統,改為 8.6 萬畫素彩色側光感應器,利用採用像素不僅可對測光進行更精確的判斷, K3 還將此套測光系統用在白平衡與測光輔助。

a1b921d9f711adfdea01ec5ba39fbf16

82d522d84974675c1d11178474469bcb

a5de2ed0a3bd402c2219e444602c1a28

K3 的白平衡比原本的模式在自動白平衡多出混合式白平衡,此項白平衡是導入 RGB 測光系統的數據加入白平衡判斷標準,藉此提高白平衡的精確度與穩定性;另一項就是用在追焦輔助,將 RGB 測光接收的色塊結合原本的相位差對焦系統,以追蹤色塊變化在 AF-C 模式加速追焦的判斷。

K3 也是 Pentax 首度提供 AF-A 自動選擇單點或追焦對焦模式的機身,並且一口氣提供 27 點全自動、單點、 27 點手動選擇、自選九點矩陣區域自動判斷、 9 點區域追焦、 25 點區域追焦與 27 點區域追焦,雖然對其它品牌這些模式也許司空見慣,但對 Pentax 相機來說已經是相當大的革新,彷彿宣示 K3 亦能用於運動攝影。

9b5537716856c4ca5c5e303525a5c439

K3 終於不再沿用 16MP 的 APS-C CMOS 感光元件,改為一張取消低通濾鏡的 24MP APS-C CMOS 感光元件,由於不像 K5II 與 K5IIs 提供搭載低通濾鏡與無低通濾鏡, K3 將 SR 磁浮元件防手振技術再次延伸,不僅可追蹤星軌,還用於模擬低通濾鏡,至於效果請看後半部三種模式的實拍照片。

ad0890e784319ecc06769fce2316d9e3

a0a5c60f5298f165fd5f8599d2acfffa

另外不知道是否 RICOH IMAGE 認為專業攝影師會以 RAW 優先、 JPG 堪用就好,總之 K3 似乎是 Pentax 自 K10D 以後第一台取消 4 星等級 JPG 的旗艦 APS-C 機種,與 K50 同樣最高僅提供 3 星 JPG 。

eae4d00c69f01fdb1af3b6cd840d9e28

K3 在錄影能力雖仍停留在最高 Full HD 60i 的 MPEG-4 AVC/H.264 格式,不過卻提供 4K 停格攝影的機能;而 Pentax 的縮時、停格攝影有一個便利的機能也是筆者相當喜歡的,就是提供定時觸發的設計,只要架好相機、設定處發時間,時間一到相機就會自動啟用,對於進行日出拍攝的人就免去一大早起床的痛苦。

1ecdd9ce00e2393ab7590ae29d71baa6

6fe366ee504c8778526c9f1ef4aff354

51154c298a3f8e07ba1d40a6cc6d4b7a

d0d7885ba5a6c6781d945364b5b685a5

93cc1ddeef7d3a095702f70e7e2dd355

93ab48aade3976cd287b72167e39d447

8f0c10fb6e28f2e9ef6ab0ad947bfc2e

c176ada514c8ab32e851867c7c6a0498

7fd16b32c640f4374d80748e9495a730

74a866c9b6f943cb4de11d363fb9b822

8d43bd4d64707b21280fa555b58f1214

32c5a6b8b4ce2d3c524a7c49dc19475f

bb013233e2c55c95086c7a3ca6cfee12

114f7e03211de7f9826e5e3c8c40ccac

f6247efe0ed9e260beaa04f33a851243

274228f7354a156969479990dc1cfd6c

5697d7f32472641162ea73faaf788cd0

b1d9585bc49eb0dbe831f674764ec8e9

82d2bfd3a6209fc40c922f5d0c172ce8

0aa0fcdf44c68ba59d87a4f38bb001c3

80c4c021a49994e9ec7b1ed681e8a093

a001f3bd3f0d700829265a6c07ccca91

28e6e9996582034f83f0f27df8edc1ce

b49e1421c420e54015486a54ffe3f8ab

330eb84335e512693687453c0f2afef1

e6ae661e607f5a3734b05c62f792751f

2b56a9e734e0cfb472637341b0b7757d

e0104abff8869e4796b16e947d72489f

708a495624598b2b16db67e447ed13e7

d59d50c9eb376500e8a86956254517d2

ec15467ef7618abcec1470ef0acd0044

c1bc9e55b13b673c3ac39f3b5d7c46a3

以上是一些以 K3 拍攝的照片,特性延續 Pentax K5 的風格,也保留 Pentax 在夜間長曝會把天空盡量處理成藍色的調性,低 ISO 與光線良好的環境下細節確實很細膩;另外 Live View 比起 K5II 的速度與精確度又再度上升,搭配 DA 35mm f2.8 micro Limited 更為顯著,但對焦速度與合焦準度比上光學取景的相位差對焦系統還是遜色不少。

不過高 ISO 且是偏暗環境,雖然就如 Pentax 敘述能夠保留影像的細節,但也許是由於 24MP 的像素密度偏高或是由於 JPG 壓縮過高, JPG 照片雜訊的控制能力筆者認為在 1:1 檢視下似乎比 K5IIs 略為遜色。

全新的總和白平衡模式搭配黃光環境強力校正在多數情境相當正確,尤其是混合光源能取得相當程度的校正,但遇上如上圖兩張在相同的日光燈管環境下拍攝的一老一幼的人像,就呈現略為帶青色的校正;另外筆者友一次路過松菸文創園區時,朝著刻意採用黃光的松菸大樓拍攝,也出現將黃光調成白色、反而導致整體白平衡偏冷。

f89035b35a36dc5baaa81607ac3e7f91

無低通濾鏡

a6d12c8415e87a1d0847185f1bcaab57

模擬低通模式 1

ea100a40d66130d802dc233cbf508a93

模擬低通模式 2

上面三張則是以三種低通濾鏡模式進行拍攝,可以看到模擬開的越高,細節耗損也越明顯,而且 Pentax 在照片檢視模式內仍能進行摩爾紋/偽色修正,如果會影響影像細節又為何要提供模擬濾鏡功能?筆者認為,這應該是因應專業工作者發現需要連續拍攝的主題一定會發生明顯的摩爾紋或是偽色,與其事後進行批次處理,就可事前進行低通模擬拍攝。

07f0d0e5e8bf198c9909067b8cccc659

6de4311f806ebbb9e49ef1daa4a6b4a8

84fa43466364f00c2fee876f5c6ea982

至於連續追焦過去一直是 Pentax 的弱項,導入 27 對焦點與 RGB 測光輔助後到底有沒有差?比起 Canon 來說,即便切到快門觸發優先模式, K3 還是沒有那麼的迅速,但是比起 k3 之前的機種卻是有大幅提昇,已經是相當堪用的。

筆者拿給曾經幫忙試用 Canon 5D Mark III 的攝影師好友 Ivan 試拍,他原本也是 Pentax 用戶,但當初是為了閃燈系統與對焦速度不得不放棄 Pentax ;他個人的感想是 K3 的對焦速度與精度約略介於 5D Mark II 與 5D Mark III 之間,以他工作需求來說已經是很夠用,唯獨閃燈的電子系統相較 Canon 或是 Nikon 還是較落後一些。

0474e93fa97ca7dfab3d7e38ccc9faac

以一個 Pentax 長期使用者的觀點來看, K3 的電子機能與操作性又再度提昇,尤其在測光、曝光以及對焦的提昇是毋庸置疑的,從時間點推算, K3 應該是在 RICOH 吃下 Pentax 相機部門左右就開始醞釀的,顯示在有願意為相機開發的新東家加持下, Pentax 的團隊得以放手一搏推出更好的機身。

然而高規格的 APS-C 是否還能吸引消費者?以市場的狀況來看, Canon 、 Nikon 兩家主流廠商選擇把機身機構取消鎂鋁合金,改用聚碳酸酯材質推出如 70D 、 D7100 這樣的機身,但電子性能仍舊維持一定水準;至於原本旗艦 APS-C 市場則由越來越平價的全片幅機身取代,甚至像 Sony 採用全片幅元件的 A7 更把價格拉低到 4 萬 5 千台幣。

雖然移除低通濾鏡的作法確實是能有效使影像細膩度再次提昇,也被證實只要搭配夠好的鏡頭在影像細節有可能媲美全片幅相機,不過片幅大小不光只是影像品質的差異,還會影響到影像層次感,如果整體市場以相近的價格可以買到機能堪用的全片幅機身的時候,即便規格再好, APS-C 機身也是相對缺乏吸引力的。 

當然筆者個人認為 K3 仍舊是一台不錯的 Pentax 相機,也大幅改善過去較被詬病的電子性能,又維持 K7 以來小巧、紮實的機身結構,如果是 Pentax 的使用者想要進行升級,確實與 K5II 相比除了高 ISO 略遜一點外全盤皆強,真要說比較可惜就是這款機身如果能早一年推出,競爭力應該會更好。

但面對此價格帶由 Sony 以全片幅的可換鏡頭機身 A7 殺入、 Canon 與 Nikon 的入門全片幅機種亦有一定成度降價, RICOH IMAGE 如果明年還無法做出全片幅機身,會越來越難安撫那群手握老 Pentax 鏡群的死忠擁護者。

延伸閱讀:

癮科技商城資訊月全館9折喔!趕快來選好東西

1 則回應

  • Review寫得不錯
     
    跟我實際用起來的心得很接近
     
    不過我覺得閃燈你們沒有實際來測一下是一個遺憾
     
    因為我測試我手上的K-3以及搭配Metz 58AF2閃燈
     
    跟K-5比較的話 在穩定性上面可以說是大幅提升
     
    而且Metz都還沒有幫他做韌體更新就有這樣的表現
     
    相信之後應該會更好~
    201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