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卡的 5.5 吋國民機, LG G Pro Lite 動手玩

2013.11.08 06:09PM
是雙卡的 5.5 吋國民機, LG G Pro Lite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在整個手機市場,針對經典款的手機推出精簡版本,希望藉由經典經種的名號帶動買氣,並使預算有限的消費者能夠以較低的門檻買到有相近設計的手機; LG 也藉先前所推出的 LG G Pro 的名號推出擁有同尺寸螢幕的雙卡雙待的 G Pro Lite 。打著延續 G Pro 的特色精隨,但更為親民的定價,主打大螢幕國民機市場。

跳轉繼續

915b9ed6cc4639a57a05c19dfea7ab51 31c4ac0fbb9bf470b490e54a0f7daad4

5bbe8f227b847b64a43442eb74506909 aba30fc71e6fb29f21d42f3d491e2757

bd938d087992fb476af408e1e0a40bd4 7495d52dfce6a1ca8587c0c8356e6788

G Pro Light 使用一張 5.5 吋的顯示器,不過解析度降為 qHD 的 960 x 540 ,處理器則是差異較大的,由原本的高通 1.7GHz Snapdragon S600 四核心處理器變成 MTK6577 雙核處理器,記憶體僅有 1GB ,內建 8GB 儲存空間,不過相較 G Pro 則增加雙卡雙待的設計。

07647b872d80a015e04c0f5bd3069099

G Pro Lite 延續 G Pro 的可換電池設計,連電池也採用與 G Pro 同樣的 3,140mAh 電池,由於處理器效能較一般加上螢幕解析度較低,反而在實際使用時續航力比起 G2 更理想。

0bbbb09a8254d5538b517b8cad7dad6d

073d69dc10e0c48cfb1eb121bdabb3a7

be56187738cf034830f31ed79194e823

bd42d69ecdcbd77ca207c11224489ff0

f64c86ca085c213e12c40c5e67c995cd

135a7dde2be1754deb151d621fd97f92

外觀設計也是延續 G Pro Lite 的設計,機被採用菱格紋路點綴,在底部具備雙揚聲器設計,另外左側也保留 LG 的快速按鍵,預設試設為 QuickMemo 鍵,不過也可自定為其它功能,例如相機啟動鍵一類。至於底部的電容按鍵除了 Android 標準三鍵外也多了雙卡快速切換鍵,方便雙卡使用者可快速的在兩張 SIM 卡之間切換。

89cbaf03291551afcfaee080acb708d7

e17cf2765105c1641d40ef3fdb4f56c0

7ce29511467dfdbdb8160cdbb4698959

此外 G Pro Lite 也提供 LG 手機幾乎必備的 QuickMemo 快速筆記功能,機身還可收納一隻電容觸控筆,在不方便手指操作時可抽出使用;當然 G Pro Lite 並未支援感壓設計,單純就是一隻電容觸控筆而已。

7e9970954e2ffbfeb38ec125cc2975bb 2ce8a43771c7e41a14ebfa9ee45e5e77


e62c2503d07d0d674efe92d7484f537f

此外 G Pro Lite 也搭載紅外線控制器功能,可以設定多組環境的不同家電控制,不過依舊不具備學習遙控器功能,也許是先前機種支援的冷氣品牌太少, G Pro Lite 乾脆連空調控制的選項也移除了...

0657bf8336c73b4f2c28a12f4b24fb96 e8c2cdf7fb081338bc4f866613b35f1c


c00c643063707b23dd3ce9e6f0ce7cb8 732536a1f58548ffe50adfa86ae58225

37189a1efa0ae0d3e8b5f25e8673c7be f7bc3f05f33ac5f9761ce6c8a793e3d6

7b17134e82b234c3e38d369520f762bd 6c365941f12f7b09e206e743dfa9e0f0


e57d604e296e162565227bf5f0ff7f93 c101a44a77551a1ad3574689b67f52d9


a76d7a8c52cf29cb7997b551aa7aab09

至於 UI 與 LG G Pro Lite 大致相同,同樣可從預設的主題中改變風格與字型,也搭載可鎖定權限的來賓模式,對於重視隱私或是有將手機給家中小孩使用的使用者可藉此限制非本人的機能權限。


e9944e4a345be4a43c7059ce716e3229 cc518fea885608b81ec698760544dd49


c566c43468e53dbaa9590a0b32b037ee

5d44664320bc4911a5f5924b49ad780b

由於核心等級並非太高,故測試成績較一般,而在 3DMark Extream 測試以及 GLBench Mark 則無法完成測試,也許是處理器效能或是記憶體較為不足所致。

621f17ad45e0a4fcb1f14f6b467c8026

a0815807b0da5be9e569e8bf33759a3e

60be656bd2918e4592fd4a5f9739cb8c

3dec8f9739f67ae5a618af42fe71833e

主相機為 8MP ,對焦速度不算特別快,近拍距離有點詭譎,例如最下面一張筆者試圖想把蒲公英當成焦點,不過卻無法合焦,但如果拉到可合焦距離就有些難拍出背景虛化的效果。

d9f67b5c0dfd17695972944597f70f89

5 吋以上的大尺寸機種確實是今年的新戰場,且連主流機種也開始進入 5 吋級距的戰爭, G Pro Lite 有著 G Pro 的多樣元素以及機能,包括大螢幕與遙控家電機能,相機也不算表現太差,加上又可雙卡雙待,也不失為 LG 平價機種中的選擇之一,就是螢幕雖大,但解析度僅有 qHD 遺憾了些。

然而效能較貧弱的處理器以及 1GB 的 RAM 也多少影響使用者體驗,使用的順暢性無法與 G Pro 比擬,如果考慮到使用的體驗, LG 至少該選擇聯發科 4 核心以上的處理器會比較好一些,畢竟一款手機最終還是要回到使用者用起來的體感,如果撇開品牌情節,在價格近似的狀況下,相較豐富的附加機能,消費者應該會挑選用起來體驗較順暢的機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