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單芯顯卡旗艦 GeForce GTX 780 Ti 解禁,強調功耗效能比與基礎運算效能

2013.11.07 11:35PM
是NVIDIA 單芯顯卡旗艦 GeForce GTX 780 Ti 解禁,強調功耗效能比與基礎運算效能這篇文章的首圖

為了因應 AMD R9 290X 的上市, NVIDIA 先前也宣佈將推出 GTX 780 強化版的 GTX 780Ti 應對,這款定價 699 美金的卡皇主打的不僅是極致效能,也標榜比競爭對手更低的 TDP 、發熱,且 NVIDIA 強調,能夠輸出 4K 畫面不代表能夠順暢運行 4K 遊戲與特效,兩張 GTX 780 Ti 足以應付既有遊戲 4K 特效全開的順暢體驗。

跳轉繼續

c367d749cbd64beeb51182eaec730f2e

GTX 780 Ti 主打解放 16 個 SMX 單元,擁有高達 2,880 個 CUDA 核心,且記憶體採用 3GB 的 384-bit GDDR5 ,頻寬達 7.0 Gbps ,但同時只需要 6+8Pin 額外供電, TDP 僅需 250W 。

868993a8c1a0151aa53da6ca97a57878

且在 GPU Boost 2.0 的加持下,只要搭配合宜的散熱器, 780Ti 時脈 Boost 的效能還可更上一層樓。

dc42d1f9add2fd6ffd3b5da83c0d32ad

7e8eaab58f9458a78016ca2900ed02c7

f7d81108a699594ac8a25af76f72a56f

e49dbf893eb048c6a668749faf251a1e

如果只比遊戲方面,兩家當然是拿跟自家進行合作最佳化的遊戲當基準點,這些針對特定顯卡最佳化的遊戲當然對競爭對手的同級產品相當不利;所以 NVIDIA 這次不僅以遊戲當比較基準,也祭出產品的基礎效能對比,包括峰值效能與正常使用下的效能皆強過競爭對手同級產品。

此外強調 GTX 780 Ti 會在遊戲運行時維持效能的持續穩定,盡量維持時脈在高效能範圍,確保進行遊戲時不會因為時脈大幅波動影響遊戲體驗。

346056ca8ae1ad6e9d60e044141e7233

af67765b5dfc74ec00ebb2094c85305e

cc019ae6631a9b51dde50491d35a1859

此外, NVIDIA 也強調相較競爭對手雖然效能更高,不過採用相同製程下反而核心尺寸更小、 TDP 較少,且發熱也更低;很難想像幾年前 AMD 用以攻擊 NVIDIA 的功耗效能比居然有一天會反轉成為 NVIDIA 作為比較的項目;另外 GTX 780 Ti 公板尺寸為 10.5 吋長設計,比對手更短且發熱低,大型機箱進行多卡 SLI 或是小尺寸機箱單卡安裝皆可使用。

e6ab8f3832f2879c5491f3fb730b8281

3e07a2120c1a6c087eba2860b58ed7a8

4c4c9cb250910efd2e79d2afb94914b3

NVIDIA 也透過兩張 GTX 780 Ti 搭配華碩的 4K 電競顯示器實地展示蝙蝠俠:阿卡漢始源在 4K 特效全開的畫面與特效,再次強調 4K 雖然是趨勢,不過為了遊戲體驗,不光只是能支援 4K 級的遊戲畫面輸出,在效能、順暢與特效都不能妥協, NVIDIA 直白的說目前要以單芯顯示卡順暢且特效全開執行 4K 遊戲是不可能的,但在兩張 GTX 780 Ti 加持下就能獲得良好且順暢的 4K 遊戲體驗。

3285daca99b7cab297fee5d4a3f8b9d8

 58215986588f0c84ec9ce6180aaf1d15

8c377df9913596248142334698f73fcd

cc4787b69109cdac78a1e24ef39438a7

除了硬體效能外, NVIDIA 強調他們提供包括 NVIDIA Experience 的遊戲最佳化服務服務、高品質的 ShadowPlay 遊戲錄影以及 G Sync 技術,還有長期與由細開發商針對遊戲最佳化而努力,不光只是推出一張高規格的顯示卡,更在購買顯示卡的同時也能獲得許多的服務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