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要測試的XZ-Case保護殼,還有SmarCover來個疊疊樂。
跟過往產品的包裝一樣並沒有一絲多餘的浪費空間。
內容物: iPad Air、香港的插頭、變壓器、Lightning線、說明書。
大家不用擔心香港的轉接頭在台灣沒得用,
iPad的變壓器跟MacBook系列是一樣可以使用轉接頭的,
只要到網路上找找台灣用的轉接頭就可以用囉。
比原本的iPad在表面積上減少了43%,重量從原本的662g變成了453g。
多看幾眼都能感受到Apple真的把3C當作是工藝品在設計的決心。
看看這機身的切邊真是讓人賞心悅目,但也令人心驚驚,因為怕容易刮傷的。
(不知道是否可以斷言認為Apple覺得廠商保護殼不好賣要增加些理由買入保護殼XDD)
iPad Air規格展示的部分就先跳過,因為網路上的展示文章不少了,
雖然有實機做產品開箱爽度100%,而且iOS7的App icon會隨著視角做轉動,怎麼看都不膩!
但不能忘了重點...要冷靜TAT
再來今天的配角之一iPad Air的Smart Cover。
此版本的SmartCover折數跟原本舊版的不同由4折變成3折,
也因為這樣的改變在站立使用的穩定度比原本的還要好。
轉軸的部分沿用iPad mini版本的設計,不用再擔心金屬的磁扣會刮傷美美的機身。
還有內面並非表面的PU材質,採用短毛MicroFiber提高觸感上的享受也方便清潔。
SmartCover真的是Apple很貼近使用者經驗設計出的產品,
需要的時候就可以裝上去,不需要的時候就便可取下減輕重量。
最後登場的是今天的主角- Cube XZ-Case for iPad Air保護殼,
廠商有給了舊版的XZ-Case for iPad 2/3/4的讓我研究,
包裝風格做了很不少改變,沿用了手機殼包裝的Layout,但整體來說挺簡潔且跟手機包裝有點差異化,
有興趣了解的朋友可以參照: http://www.cool3c.com/article/72086。
內容物有: XZ-Case本體x1 + 導音喇叭x1。
先從保護殼本身基本的包覆性來做觀察,包覆的都很完整,孔位預留的都很精準。
邊緣上都比機身稍微高了些微來保護表面避免直接接觸桌面。
結合上SmartCover幾乎是天生一對啊。
沿襲前代XZ-Case的改良版,握把的存在其實有相當的便利性,
除了一般的防止脫落外,在業務屬性的工作類上介紹&展示資料相當方便。
此次握把設計得比較好調整鬆緊,也可以視需求輕鬆取下握把的部分。
甚至不使用時也可以收納成比較不影外觀的狀態,真是貼心的小改變。
另外一個小配角就是廠商贈送專利設計的導音喇叭囉,這個導音喇叭的設計完全符合Pad Air 本身機身弧度。
將原本向外擴散的喇吧音量轉一個方向更適合使用者享受完整的音效。
為了實事求是的精神,我們用分貝機來測試一下,
雖然測試空間的大小也會有所影響,還是可以了解一下使用導音喇叭的差異。
測試時iPad Air設定音量為:50%
播放MTV: 三星的人別聽慢歌 傷心的人別聽慢歌(五月天)
原本的測量分貝為: 65.8 dB
使用導音喇叭測量數值為:73 dB
由此數據可以看得出來聲音確實有集中往前的效果,約可增加6dB,為原本聲音強度的六倍。
40分貝的聲音強度是20分貝聲音強度的100倍。
看到這眼尖的人就會發現這樣好用的配件會占用到Lightning孔,那如果我想一邊充電一邊看不就沒轍了?
Cube的設計當然也兼顧到這樣的問題。這個導音喇叭可以打開禁忌的洞?(誤
讓原廠Lightning線穿過,利用線本身的接頭固定,這樣巧妙的配件讓整個產品都活了起來。
據悉此代iPad Air跟iPad mini with Retina的產品線都有附贈這樣實用的導音喇叭,
比起其他家的導音裝置來說,更加方便攜帶也可以達到導音程度的效果,iPad Air真是今年度必定要購入的名單啊 !SmartCover也是今年度必須要購入的名單 !!
但廠商其實也有針對不需要握把的使用者出了款Z-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