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在 Kickstarter 網站出現兩款機於 Android 的開源遊戲主機計畫,兩者最終也都達到集資目標,筆者選了其中一款最近終於宣布出貨的 Gamestick (等出貨等到我都要哭了 Orz ),而一款便是這次要介紹、剛好奕之華有購買卻聽說一直放置 Play 的 OUYA 。
跳轉繼續
OUYA 是一款基於 Android 但大幅修改過介面的主機,硬體機於 NVIDIA Tegra 3 搭配 1GB lpDDR2 與 8GB 內建儲存空間,並且透過藍牙 4.0 與控制器連接,外觀採用近似正立方體的設計,只要有一把六角螺絲就可拆開主機看到內部機構;機背的 I/O 則包括 HDMI 、 乙太網路、 micro USB 與標準 USB 各一。
由於是別人的東西,筆者就不打算亂拆了,但如果對 OUYA 的內部有興趣,可以參考 iFixit 的拆解文章(請點此),能夠看到內部結構是搭載主動是風扇的,不過實際運作聲音不大,但長時間運作仍會有微熱的現象。
控制器的設計是雙類比香菇頭搭配十字方向鍵與 8 顆控制鍵的設計,電池藏在左右兩片鐵灰色飾板下方,這兩片飾板是透過磁吸附的方式,不用擔心大膽拔開就好,裡面可看到這控制器是透過兩顆 3 號電池驅動。比較特別的是在中央區塊有一片小尺寸的觸控板,在進行介面操作時可用以控制游標,不過除了非得用 OUYA 上網筆者目前還想不太到這觸控板的用途...
握起來的手感有點微妙,控制器下方兩塊握柄角度較平,筆者覺得操作起來手較 PS3 或是 Xbox 360 的控制器容易酸,若是加厚控制器或是讓下方兩塊手掌握持的區塊角度更斜一點會比較好握,總之控制器的手感還有按鍵的回饋相較於 NVIDIA 自家的 Shield 與幾款遊戲機的搖桿不是那麼的好握,質感也比較一般一些。
OUYA 最多可支援四隻控制器,且拜 Tegra 3 已經在系統內建 USB 控制器的通用驅動,多數採用標準 USB 通用的外接控制器也能搭配 OUYA 使用。
操作介面方面, OUYA 的主畫面已經調整成接近遊戲機的設計,幾乎沒有 Android 標準介面的影子,僅在控制選項如無線網路等選單還維持 Android 的風格。這也是考慮到電視搭配遊戲控制器的使用環境,若採用傳統 Android UI 應該會相當麻煩且痛苦,故提供針對此情境的客製化介面。
目前 OUYA 提供達 460 款內容,不過有相當多款都是自 Android 移植過來,但也有為數不少的原創遊戲或是特別針對 OUYA 設計的強化版本, OUYA 標榜每款遊戲皆可免費體驗,至於收費方式則因廠商政策有所不同,有完全免費,也有按章節付費,或是提供免費體驗次數等,總之第一次下載安裝一定都不用錢。
遊戲的內容五花八門,有小容量的休閒遊戲, 8-bit 風的復古遊戲,也有主打精美畫面的遊戲,從幾 MB 至 500MB 都有,也因為平台的一致性特色,幾款遊戲的品質相當的精美,且執行也很流暢。
如果從硬體來看, OUYA 不過就是一年前中高階平板電腦的水準,這樣的硬體做為遊戲機真的夠用嗎?別忘了一點, OUYA 雖然基於 Android ,但不同於手機、平板市場, OUYA 就像正統的遊戲機一樣,其硬體結構以及開發平台均是統一的。且也別忘了 OUYA 使用的是固定的家用電力,加上具備主動風扇散熱控制發熱,理論上可提供比手機略高的效能。
端看歷代遊戲機的歷史,由於平台硬體結構與系統的一致性,往往都能將主機的性能榨到極限,反觀手機、平板由於要相容不同硬體,往往不能將性能發揮到極致,就連硬體相對封閉 iOS 也有這樣的情況,不少遊戲開發商考慮到新硬體普及度屈就較舊的硬體限制畫面與特效。
以一年前主流的 Android 硬體能發揮多少效能?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從 iOS 最近發表的幾款遊戲,例如 Real Racing 3 、 Infinity Blade 系列等,只要夠熟悉硬體效能並且從軟體進行最佳化,依舊能夠做出畫面不錯的遊戲;當然也別忘了新一代的 Android 設備都能使用 PSP 模擬器,若是以原生的效能更是高出 PSP 許多。
即便效能相同,由於是使用實體控制器進行操作,自然也比起智慧手機、平板多了不少遊戲的可能性,例如這款動作遊戲就使用高達 8 個控制鍵,如果以手機、平板是很難進行操作的,像筆者先前在 iPad 上就連玩 GTA III 開個車都很難正確操作,更不用說這種需要反應速度以及多控制鍵的動作遊戲類型。
透過實體控制器的操作性仍是觸控無法取代,也是為何硬派遊戲玩家始終覺得平板與智慧型手機始終少了點什麼,也因為即變有了多點觸控仍無法取代實體控制器獨一無二的操作性,否則蘋果就不會在日前宣佈即將推出針對 iOS 設備的 MFI 外接控制器計畫藉此擴大遊戲開發的可能性。
不過,基於手機、平板的硬體規劃是 OUYA 在遊戲安裝與開發會比較頭痛的地方,由於僅內建 8GB 的空間,加上系統所需佔用的空間,大型遊戲裝個幾款就很容易遇倒像筆者看到的這個畫面,而有限的儲存空間自然也成為遊戲開發商開發上的限制。當然從幾款掌上遊戲機的遊戲尺寸來看,倒也不見得要大容量才能作出好遊戲,還是取決在開發商的能力。
然而, OUYA 推出至今還稱不上有著完整的生態鏈,近五百款可用軟體說多不多,但好玩、奈玩的也不多;畢竟 OUYA 的後台不是赫赫有名的大廠,雖然發起人藉由自身在遊戲業的號召力拉攏不少開發商,也吸引許多獨立開發團隊,然而多數的開發商應該都是抱持著"這款遊戲可以通吃 Android 手機、平板與 OUYA "而開發的。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由於 OUYA 不是傳統遊戲機開發商,加上基於 Android 平台結構,能夠吸引一些想要推出風格特殊的遊戲、但卻苦無能力在傳統平台上架的獨立開發商在 OUYA 推出產品,或許是此類講求開源平台遊戲機的機會。
以 99 美金的價位買一台 OUYA ,雖然可能缺少大遊戲開發商的史詩級遊戲,不過卻能體驗不少獨立開發的遊戲,或是以實體控制器與大螢幕享受在 Android 手機由於觸控操作不易且會遮到遊戲畫面(例如 Shadow Gun )的遊戲,也是 OUYA 不同於手機、平板以及傳統遊戲機的醍醐味,但今後 OUYA 該如何延續下去還是個大問題阿...不過也可以搭配模擬器玩一些懷舊作品,至少看到任天堂、超任跟 PS 都上架了。
等收到 Gamestick 後筆者再寫一篇關於開源遊戲機的現況好了...畢竟 99 美金又多了 Sony 的 PS Vita TV 將投入戰場,狀況也許會有變化。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