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人」這個字可能不太恰當,因為攝影發明了不過200年,能夠拍攝下來的人物都不算很古老……不過,如果你翻看舊照片,那些在美國早前拍下來,或是民國時期拍攝的照片,都會發現一個共通點,就是那時候的人物都不苟言笑,跟今天人人拍照時都「123笑」相差很遠吧?
例如上圖左至右,林肯、愛因斯坦、愛迪生,都是教科書裏的人物,你有看過他們露齒而笑的照片嗎?可能我們早就習慣了吧,以為「偉人」都是比較認真,所以照片通常都嚴肅一點?
例如下圖的孫中山 和古巨基,無論年青或是中年的照片,都是一樣沒有笑容。這種情況不單是在照片,甚至是真正中古時期的繪畫作品亦差不多,大多數肖像畫都不太會笑,最多都只是微笑呢。
那為甚麼他們不會笑呢?以下有幾個人們推測的原因,你看看哪一個最有說服力?
1) 因為技術所限,早期攝影術曝光時間非常長,甚至達到15分鐘才能拍攝一張照片,要人家保持同一個笑容15分鐘是不可能吧?因此放鬆面部來拍照,是最合理的選擇。
2) 以前攝影操作困難,不像今日有事無事都可以咔嚓一張,因此攝影通常用於官方、嚴肅場合,例如典禮之類,由於氣氛緊張,拍照時也不會大笑。
3) 在17世紀的歐洲,當時文化覺得會咧嘴而笑的都是低下階層,沒有文化、醉酒、小孩或是戲子,而有資格有能力拍攝 / 畫肖像畫的人,都是名門望族,因此他們都不會笑出來。
4) 以前口腔衛生較差 (你知道19 世紀的人用甚麼刷牙嗎?),所以露出牙齒並不美觀,而照片會存到永久,於是大家都習慣不露齒而笑來拍照了。
5) 以前的人只是沒有想過要笑,直至 Kodak 的 George Eastman 為了推廣他的小型相機,才宣傳要笑著來拍照,以普及攝影。
這裏幾個原因,看起來都各有理據呢……
但到了今時今日,你看,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官方照片多歡樂,連帶官方全家福都是這麼溫馨呢,跟林肯時代相差太遠了啊……
延伸閱讀︰
Say ‘Prunes’, Not ‘Cheese’: The History of Smiling in Photographs
Why Didn’t People Smile in Old Photos?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25 則回應
說真的笑的時候很難掌握對方到底哪時按快門,曾經被拍出無敵醜的畢業大頭照,還被老師說怎麼笑那麼怪,黑歷史超恨。
再怎麼笑都沒力了吧
他們以為不能笑的
肖像畫不就是人像攝影的前身,明明就有「蒙娜麗莎的微笑」...
除了 1 以外,其他的應該都不成立,原因為何,古人的肖像畫都會微笑,而不會不笑。
為什麼要笑?我拍照也不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