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夫傑博士,畢業於台大電機系,於柏克萊大學取得電機碩士,博士學位。歷年來正職皆和電子晶片有關。1985到1990年間曾任職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IDT)公司副總暨技術長。1992到2004創辦Monolithic System Technology (MoSys) 公司,並擔任執行長。
身體不同的姿勢和行動其實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生物感應晶片內建的 G-SENAOR 會記錄人體的各種姿勢。
肌肉:當心理有壓力的時候肌肉其實也會感到緊繃,肌肉的反應是身體反應的第一步。透過生物感應回饋(Bio-Feedback)來找出可放鬆的波段:例如放鬆我們的肌肉(玩一些紓壓的器具)就能放鬆我們的心神。也就是透過外在的力量來調整內在的力量。
專心:對人體來說,我們其實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例如上台演講的時候我們對自己說「放鬆、放鬆」也是難以放鬆的。所以透過外在的力量讓我們放鬆反而可以是可以嘗試的方法,用各種方式(可能是甩手功)讓自己的腦波落到 EEG 放鬆的範圍的時候,就能達到放鬆的目的。
專心:我無法其實也無法控制我能否專心,其實是用淺意識控制我們對一件事到底喜不喜歡。透過生物感應器可找出專注的波段(上圖B則是專注的波段)。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如果人們玩動作暴力遊戲,腦波就會呈現沒有波段的狀態。因此和真正的人互動吧!
靜坐和沉思的時候,生物感應器也可以發現腦中的 delta 波(深度睡眠時會出現的緩慢波)和 alpha 波(腦中連結意識和潛意識的波),這也可以透過生物感應器偵測出來。
生物感應器也可以偵測出我們的心跳,但波段表現的意義現在仍不可知。
許博士希望大家藉由這個生物感應晶片和 OP Innovations 釋出的應用程式,抱持著多樣性、好奇、創造性的精神,開發出各種開放性的產品和服務。藉由該晶片發展出來的各種裝置,所擷取的資料,成為邁向腦神經科學研究下一步革新的重要基礎。
現在 OP Innovations 推出探索用套件、教育用套件和即將登場專注用套件軟體(神念科技以專注為主),一個晶片就能配搭各種不同的套件。
親身試戴後(請看晶片裝置在上額頭)覺得比 UP 更容易忽略它,在社交媒體不停干擾我們認真工作的時代裡,我確實非常需要這樣的感應晶片呢!台大物理系教授吳俊輝老師也說到,這樣的生物晶片最能幫助「自我感覺良好和自我感覺不良好的人。」你是屬於哪種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