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在日本已經發表的理光 The GR 今天在台灣正式舉辦上市記者會,並且請到身為理光愛好者的藝人蔡燦得小姐分享她使用 The GR 的心得;至於價格先前台灣理光官方粉絲團已經正式公佈,為 28,900 元,正式出貨時間是 6 月 12 ,剛好就是端午節。首購禮前五百台加贈限量紅色鏡頭環、紅色背袋以及第二顆原廠電池。
這款標榜延續 GR 精神的新作有哪些重要特色?跳轉繼續
The GR 延續 GR 家族採用一體式廣角定焦鏡的特色,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從底片一路換成 GRD 的 1/1.7 吋感光元件,至今到了 The GR 則是首度採用 APS-C 片幅元件,但是造形設計仍舊以 GR 系列的始祖、 1996 年的 GR-1 為藍本,這也是理光從底片相機一路到數位時代一直能吸引一波死忠老用戶的重要原因。
藝人蔡燦得小姐表示她是從 GRD III 開始使用理光相機,小巧、快速且獨特的拍攝風格讓她愛不釋手,除了紀錄生活,她也很喜歡用 GRD 拍攝貓的題材;後來在 GRD IV 推出後,她也在第一時間購買,雖然多數人可能無法分清楚兩台的差異,但她能夠感受到之間的細微進化。
而在日前蔡小姐也提前先拿到 The GR ,她覺得 The GR 延續 GRD 的使用習慣,而且感光元件尺寸更大、畫質更好,但又同時擁有幾乎相同的尺寸,她也決定下一台相機就是 The GR 了。
不僅只是造型相似於 GR-1 , The GR 就連尺寸也與 GR-1 相當接近,比起 GRD 更讓人感受不到感光元件從 1/1.7 一口氣增加到 APS-C 尺寸的改變。加上機身後方的按鍵配置相較 GRD 沒有明顯的改變,主要在左手握持區多了一顆特效模式與光圈預覽用的快捷鍵。
轉盤部份則是導入 Pentax 單眼獨有的 TAV 模式,此模式將會以光圈與快門組合的曝光優先,讓 ISO 由機身控制,對於拍攝特定題材的玩家相當的便利,且使用起來比起 M 模式開啟自動 ISO 更為聰明。此外也增加 AEL、AFL 與 C-AF 功能的快速切換,指尖就可輕鬆的更換功能。
鏡頭的設計採用 18.3mm ,於 APS-C 片幅下換算等效為 28mm 的定焦設計,採用五群七片,搭配 9 片圓形光圈葉片,並且收納時體積極小,相較 GRD 的收納後的厚度, The GR 也不因感光元件增加、鏡頭群需變大而大幅變厚。
這次的 The GR 由於感光元件尺寸影響光學設計之故,不再像 GRD 擁有 1 公分的超微距模式,近拍最短為 10 公分;最大光圈乍看下與 GRD 系列的 f1.9 大光圈剩下 f2.8 ,不過由於片幅更大,散景的效果反而更為柔美。
感光元件採用的是 16.3MP 的 APS-C CMOS 元件,並採無低通濾鏡設計,推測與 Pentax 單眼相機採用的應該是同一張元件,搭配理光自家的 GR Engine V ,在影像與色調的表現是可預期的。此外主打的高速對焦能力以及高速開關機能力現場操作起來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現場也提供多張採用 The GR 拍攝所輸出的照片,整個色調就是延續 GRD 大膽、高對比的色彩,也不因採用新元件就忽略理光支持者最重視的色彩,尺寸比與風格表現。此外, The GR 也擁有 Full HD 的錄影能力,亦可導入所有的影像風格。
以一台 APS-C 級距的隨身機而言, The GR 應該是除了 Sigma 以及 Canon 近 APS-C 的 G1x 外價格最便宜的機種,重點在於延續 GR 系列的特色與操作感,對於現有 GRD 的用戶或是曾使用過 GR 系列底片機的玩家應該是擁有相當大殺傷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