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新一代桌上型 Richland APU 解禁, A10-6700 簡單測試

2013.06.05 12:02PM
是聯發科正向 AMD 授權 Radeon GPU IP 中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已在數個月前宣佈針對行動市場的第三代 Richland APU ,而在 Computex 期間正式解禁針對桌上型平台的 Richland APU ,筆者也在先前拿到 TDP 65W 的 A10-6700 APU,並且搶先進行測試。

跳轉開始介紹這一代 Richland APU 特色與這顆 A10-6700 APU

410ea71393b14eb3a07be913fac64da0

a2a283286a88ddc73fe8cc1c54cbdb0e

桌上型 Richland  CPU 部份採用 Piledriver 打樁機核心架構,其特色是以兩顆核心為一模組,在需要高校能運算時能將兩個核心視為一個核心提昇運算力,而在需要較多核心的多工運用時則以實體雙核心進行運算。

2a91db1f2005cf041a06e8e9b9fe4df8

APU 主打的就是運算核心與圖形核心兩者間的平衡,然而桌上型 Richland 雖較 Trinity 的 GPU 效能仍有提昇,但並非如行動版 Richland 採用 GCN 架構(經 AMD 更正,桌上與筆電皆是 VILW 4 架構),仍基於 VILW 4 架構,嚴格來說桌上型 Richland 平台是屬於 Trinity 的改版,也因此 Dual Graphic 建議的顯卡仍是 Radeon HD6000 系列。

b45dbeb79a5c4c98b5e7083bfa3459f0

然而桌上型 Richland 也並非僅是提高時脈的易名產品,仍導入幾項重要的機能,包括 On Die 式的溫度感測器;相較於傳統對處理器的溫測是透過在主板的 CPU 座下方安裝感測器的方式,核心內嵌感測器可更正確的提供資訊外, Richland APU 的感測器不僅一個,故可透過運算方式區分 APU 內各架構區塊的溫度情形。

2608ced4755c62ccf44559bc1dfad5ee

42ebc0179ee4f88babe4ba9c4ef15c38

如此一來, Richland APU 除了可更清楚的了解 CPU 、 GPU 的溫度外,結合先進且即時的 CPU 與 GPU 獨立電源、時脈管理,,搭配 AMD 的 Turbo Core 技術, Richland 能透過發熱情形適時的個別調整 CPU 、 GPU 的電源與時脈,並適時的提高時脈強化運算效能,相較 Trinity 僅能一次性控制 CPU 與 GPU 的電源時脈, Richland 無論功耗與效能表現都更佳。

8a2fbcaad5b3bb86068cfc536619fcbf

這次 AMD 並未隨著推出新的南橋晶片,故 Richland 仍是搭配包括 FM2 插槽的 A55 、 A75 以及 A85X 三款晶片;以台灣目前的情況,由於 AMD 主機板普遍價格不高,未支援 USB 3.0 的 A55 的 FM 主機板較難找到。

9275fdd6b99f5a08e37451655ec615ca

目前 Richland 桌上型共提供 5 款產品,皆基於 32nm 製程,包括雙核心與四核心,等級在 A6-A10 之間,除了兩款未鎖頻的 A10-6800K 以及 A8-6600K 的 TDP 為 100W 外,其它版本的 TDP 為 65W 。

b0ea611e0fbed846970860c7ffc8bb4a

76dce2d65ea0791237eb09f4c38fa132

9bdbddc098ca8ad86012f57c3594641d

筆者所拿到的是 A10-6700 ,採用基礎時脈 3.7 、可 Boost 至 4.2GHz 的四核心架構,總快取 4MB ,搭配擁有 384 個 Radeon Core 的 Radeon 8670D GPU ,記憶體最高支援 DDR3-1866MHz。

4fafc57041a38f42d9150589ff2b23ea

筆者這次測試的平台搭配的是華擎的 FM2A85X Extream 4-M 的 M-ATX 主機板, BIOS 為 1.6.0 ,搭配兩條 4GB 金士頓 DDR3 1600GHz 記憶體, OCZ Vertex 4 128GB SSD ,還有七盟的 520W 電源供應器,系統則是 Windows 7.1 ,採用的驅動是 AMD CCC 13.4 ;由於這顆電源供應器是工程樣品,故上面印的是 85+ 白牌,但實際上則是通過 85+ 銅牌認證。

df55ff986c40842f2c738f12e6fa9efc

至於各項效能表現則如下,筆者使用包括基本的 Windows 評分 3D Mark 、 3D Mark 11 、 3D Mark Vantage、 PC Mark 7 、 CineBench  、 Unique Heaven 4.0 、 快打旋風 4 、 惡靈古堡 6 以及光榮使命等 Benchmark 。另外提醒打算購買 Richland 的使用者,記得先將 BIOS 升級到較新的版本,否則可能無法抓到處理器或是容易當機。

39eed7f0339a5f70b1fb6e431a97b7e8

a36ba74eca4b567d22446d6ef2b28700

9861504aea4bb0cfeb3516096706ffb3

05f1222fe6cd3b99bdc9dde5c13255d7

2cdbf82907c623ef54f86496e19687f8

b3a1782e7eb45b9dd8e5e2ee0714f29c

41bd6b748ff6cd942d13bdd8ddc0d67e

4c935127cd6cf8d659a18f035b1d47c4

ea8e23f05bae19bd3e669e5a4616d3aa

b4b759a9cdedc39add594c8e019d5fd6

228f06cbd06ad5cacfd9a8e5af1e0ddd

Full HD 預設

46937307a7402553fd6a97a82c868fdd

720p

19d8b0f15b93b15d0f3232b8a79b36b9

Full HD

c2e7d937571018e51fbde19b8ffee124

DX11

4b5a20a10f588c7487ad87f6b65a90e2

DX9 High

光就效能表現, Richland 相較 Trinity 仍有顯著的進步,不過很可惜的是單純以 CPU 效能比較,包括軟體廠商的支援情況等影響下,整體仍不敵筆者現役桌機的 Ivy Bridge i5-3470  ,不過若連 GPU 也一併考慮情況就會有所不同了。

7003907805530a57404dc0c740065d04

64bed35b33f28e57ccfa763300670caf

dc4791f28525debf4e501eae790d2d94

Intel 雖號稱新一代整合 GPU 大幅提昇,然就許多網站測試的結果,在相同記憶體時脈搭配下, Radeon HD8670D 仍比 HD4600 有優勢。故純 CPU 能力 A10-6700 或許對上 Core i5 優勢不大,但在已經支援 Open CL 的軟體下, Core i5 卻不見得能佔便宜。

d5b17f8fdb0e8b37a4707adf9de04f4f

加上此次競爭對手此次又採用新的腳位,需要搭配新系列的晶片以及處理器插槽,筆者手上的 A10-6700 報價為 142 美金,只要現行 FM2 插槽的主機板升級 BIOS 及可支援,以同樣的系統建制成本建置桌機平台, AMD Richland APU 以同樣的採購成本下仍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

9659b47d0bfe8f8fc4a0cbb0ef4facdb

以自家產品比較, A10-6700 與 A10-6800K 的官方報價都是 142 美金,且 GPU 都是 Radeon HD8670D ,不過兩者還是可以區別出市場差異的: A10-6700 在 TDP 較低下效能與不超頻的 A10-6800K 落差不大,整體發熱與耗電也較為理想;而超頻玩家則可選擇 A10-6800K ,以相同的價格能夠搾出更高的效能。

3 則回應

  • 剛才查了一下發現我的板子已經準備好支援richland的bios更新了...

    ...不過kaveri的消息讓我心癢癢ww通用計算+28nm(可能改fm2+,相容性未明

    看來還得多等一陣...(而且我目標都是單模雙核的a6,不是頂級品通常不會第一波就有測試資料

    2013-06-05
    • sean_robot wrote:

      剛才查了一下發現我的板子已經準備好支援richland的bios更新了...

      ...不過kaveri的消息讓我心癢癢ww通用計算+28nm(可能改fm2+,相容性未明

      看來還得多等一陣...(而且我目標都是單模雙核的a6,不是頂級品通常不會第一波就有測試資料

       

      Kaveri 感覺上很有看頭,不過年底出貨的應該還是筆電版,桌機用的恐怕又是一年後的 Computex 了吧 @@a

      2013-06-05
  • 天啊,我2011年買的cpu也是32nm製程耶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