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與一位朋友剛好聊到台灣攝影者參加國際級攝影比賽的事情,台灣每年不乏有攝影好手報名去參加這些比賽,與其它國家報名者相較下報名的比例並不低,不過實際獲獎跟報名人數一比之下卻沒那麼理想。
有不少人對於那些在比賽中最終獲獎的照片百思不得其解,這些照片用的相機與鏡頭不見得高檔,甚至還有些是傻瓜相機拍的;曝光、構圖也不盡理想,甚至有些還手震;拍攝者有些名不經傳、甚至只是個小朋友隨手拍下的,但這些相片卻獲獎了?
如果是一些小型的攝影比賽,也許可推託可能有內定之類的,但行之有年的國際級攝影比賽應不至於會把自己的金字招牌拿來糟蹋。所以問題出在哪?朋友問過幾位評審他們對於照片評論的觀點,也許可作為一張"漂亮的照片"並不代表就是一張"好的照片"。
許多人為了拍出一張"漂亮的照片",從光影的掌控、整體的構圖等等,都會盡其所能的去控制,然而這與攝影比賽的目的卻不全然相符;對於參加比賽的照片,光影與構圖基本上都算是入場券而已,但怎樣的照片才會是評審想要的照片?絕對不會是一張為了吸睛將色彩調校的異常濃艷,或是為了構圖卻毫無主題的照片。
那這些比賽的評賞要的是什麼?答案就是一張有故事的照片,最好是一張一眼就能看出故事的照片,或是知道拍攝的時空背景就能馬上理解拍攝者想要傳達的意象的照片,像是普立茲攝影獎的得獎照片,在欣賞前只要看過對於照片拍攝時空的簡介,就能聯想到一個完整的故事,這也才是這些攝影比賽的評賞真正感興趣的作品。
畢竟攝影的目的原本就是紀錄,而不光只是用以炫耀器材與技巧的行為,一張美麗而空動的照片充其量只能作為攝影者技巧的展現,但除此之外卻什麼也不是,翻翻大師級的攝影集,每一張照片、甚至整本攝影集就是一個故事,其中不乏一些不該像是大師級水準的照片,但卻發現少了這張照片故事就缺了一個章節...
不過對一般的攝影者沒考慮參加比賽也不用太去講究這些東西,畢竟拍照的目的人人不同,拍的開心最重要,不過若是拍下一張足以說出一整串故事的照片,別擔心拍攝的手法不好,試著投遞一些國際級的攝影比賽,搞不好就是下一個台灣之光也說不定。
11 則回應
現在因為單眼普及,且設備也越來越多樣及便宜,許多攝(色)影師也開始追求美的照片。
但是對於"美"的定義因人而異,要不然為什麼一堆人在車展跟資訊展一堆人站在麻豆前面猛拍?甚至還有人蹲下來拍(專業色影師)! 這就是美的定義不一樣。有些人覺得要有正妹的照片才叫美,有漏點的照片更是直接錶框拿來拜了。
也有人覺得一定要拍到跟現實完全不符合才叫美(因為別人都拍不出來),所以索性乾脆PS來讓照片變美。所以很多台灣攝影師開始走旁門左道,然後還有臉參加比賽。
上次普立茲展覽我去看了以後有很大的感觸,就是很多照片除了記錄當下的狀況,也間接告訴觀賞者當時時空背景的情況,這就造就一個有故事的照片。因為觀賞者會開始聯想當時環境如何?裡面的主角為什麼會這麼做......太多太多可以聯想,所以大家會開始對照片盯著看。
普立茲照片很多不是等就能等的到照片,更不是PS就能辦到的,反而是剛好天時地利人和又加上碰巧你/妳就在現場,又那麼剛剛好你/妳又有可以拍照的東西。
現在因為單眼普及,且設備也越來越多樣及便宜,許多攝(色)影師也開始追求美的照片。
但是對於"美"的定義因人而異,要不然為什麼一堆人在車展跟資訊展一堆人站在麻豆前面猛拍?甚至還有人蹲下來拍(專業色影師)! 這就是美的定義不一樣。有些人覺得要有正妹的照片才叫美,有漏點的照片更是直接錶框拿來拜了。
也有人覺得一定要拍到跟現實完全不符合才叫美(因為別人都拍不出來),所以索性乾脆PS來讓照片變美。所以很多台灣攝影師開始走旁門左道,然後還有臉參加比賽。
上次普立茲展覽我去看了以後有很大的感觸,就是很多照片除了記錄當下的狀況,也間接告訴觀賞者當時時空背景的情況,這就造就一個有故事的照片。因為觀賞者會開始聯想當時環境如何?裡面的主角為什麼會這麼做......太多太多可以聯想,所以大家會開始對照片盯著看。
普立茲照片很多不是等就能等的到照片,更不是PS就能辦到的,反而是剛好天時地利人和又加上碰巧你/妳就在現場,又那麼剛剛好你/妳又有可以拍照的東西。
還有你不能拍得太糟......
重點搞錯了吧,
不是「有故事的照片」就能贏,
而是要有「想法」!
因為,我們都會在腦海裡想的太好,然後發現實際不是那麼一回事的時候,就開始扭曲現實。
Human Technology......
因為,我們都會在腦海裡想的太好,然後發現實際不是那麼一回事的時候,就開始扭曲現實。
Human Technology......
回憶總是最美,追不到的女性友人總是最好(喂!)
看來你很有經驗......????
因為,我們都會在腦海裡想的太好,然後發現實際不是那麼一回事的時候,就開始扭曲現實。
Human Technology......
回憶總是最美,追不到的女性友人總是最好(喂!)
我很討厭後製,相機的目的不就是還原你所見到的嗎?
我很討厭後製,相機的目的不就是還原你所見到的嗎?
不過大部份的相機性能跟不上人眼,所以後製還是有需要的
想想,HDR 跟 SR 好像也都算是 postprocess XD
我很討厭後製,相機的目的不就是還原你所見到的嗎?
不過大部份的相機性能跟不上人眼,所以後製還是有需要的
我很討厭後製,相機的目的不就是還原你所見到的嗎?
相片的另一種目的不就是說一段故事嗎?
這樣想的話後製其實也沒什麼了。
我是覺得隨便亂拍 拍到失心瘋也不錯
回家整理照片的時候
常常會有驚人的回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