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 :是一棟房子和你交換一根迴紋針!
近日來一個熱門的話題,一根迴紋針換一棟房子的新聞(原始網站),在台灣炒得火熱。
這是一項在2005年7/12日開始的一個計畫,歷經一年下來,經過14次交易,主角MacDonald 如願以償以Corbin Bersen電影中的角色(在第13次交易換來的),爭取到加拿大Saskatchewan省Kipling鎮所提供給他的一棟兩層樓房子。
這個故事,給您什麼思考呢?
事在人為,沒有不可能的事?! 還是不可能,沒有這麼好康的事。
在這麼多的訊息裡,您是否也有去瞭解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故事背景,以及一些人為炒作手法或噱頭!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事件呢?
我們應該如何來看待?
如何從故事裡學到有用的東西?
故事的主角因為這個事件,成為了名人。相對的提高了知名度,還出了一本書。
這些附加價值都因為這個故事事件所產生而延伸。
您呢? 把它當故事? 還是可以思考些什麼?
如果可以成為名人,還能為您產生很多、更多的附加價值;
用 **一棟房子交換一跟迴紋針**
你要不要?
4 則回應
笑笑囉
哈哈哈~~~這傢伙真是超自HIGH~~~~XD
太有趣了~~~~~~XD
這篇很棒~
我覺得這傢伙創意很讚~
這兩我想到,以前有個新聞,拍賣自己替光頭然後在光頭上面為廠商打廣告,結果真的有廠商競標買下了「光頭曝光費用」,並引來一堆媒體的報導。這個事件的價值,應該是透過事件吸引媒體的目光,我想用迴紋針換房子也是一樣。不過仔細想想,台灣很少這樣的媒體操作手法,反而是更粗糙的直接和電視台買新聞版面。
以前上課時,在整合行銷公司的講師就播一段影片給我們看,是一段記者採訪資訊展的新聞片段,講師說這個新聞是買的,一個是記者採訪後面一定要有該家廠商的Logo,受訪者當然也是人員,最妙的是該則新聞一結束馬上排這家廠商的廣告,完全加深讀著的印象。
我深深覺的,每個大學生都要修媒體識讀這門課,不然傻傻地被騙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