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階型號、高階內在的 GCN 顯卡, MSI AMD Radeon HD7790 動手玩

2013.05.03 03:09PM
是中階型號、高階內在的 GCN 顯卡, MSI AMD Radeon HD7790 動手玩這篇文章的首圖

 

AMD 在去年發表採用 GCN 架構的 HD7000 系列 GPU 時,位於中階的 Radeon 7770 是一大亮點,以主流的價位但直逼前一代中高階顯卡 HD6850 的效能,最大功耗僅比 7770 多出 5W 為 85W ,獲得許多挑選中階顯卡玩家的好評,畢竟效能更高 HD6850 末期價格固然與 HD7770 相近,但最大功耗達 130W 且發熱也較高,無形中也增加電腦系統的建置成本。

而 AMD 在發表 HD7000 系列旗艦,採用單卡雙芯的 HD7990 之前,也發表 HD7000 家族最新的旗艦產品 HD7790 ,標榜功耗不會比 HD7770 更高的功耗,卻擁有更接近 HD7850 的效能,加上本身電路板比起 7800 系列更短,也適合空間較緊湊的機箱使用;當然近期許多小機箱強調能容納頂級顯示卡,但若真的佔滿卡槽,多少也會讓機箱內的對流變差。

 

HD7790 隸屬 HD7700 家族, 並同樣採用台積電 28nm 製程,雖同屬於 GCN 架構,但核心卻與 HD7770 、 HD7750 的 Cape Verde 不同,反而是採用 HD7800 與 HD7900 家族的 Bonaire 核心設計,電晶體達 208 億個,以此架構即便命名為 HD7830 其實也不為過。

HD7790 的核心擁有 14 個運算單元,包括共 896 個流處理器, 56 個紋理著色單元, 渲染輸出OP 單元為 16 個 , HD7790 的記憶體頻寬為 96GBps ,目前市售的 HD7790 皆只有搭配 1GB GDDR5 記憶體單一版本,應是為了與擁有 2GB 版本的 HD7850 做出差異化吧?基本效能方面,運算能力可達 1.79TFLOPS ,比起 HD7770 的 1.28TFLOPS 高出不少。

b893b963d859b7075eda5302a7e9eda1

雖然 HD7790 比起 HD7770 效能大幅提昇(畢竟架構較接近 HD7800 家族。),但功耗表現仍舊優異,休眠時憑著全新的 Zero Core 技術,僅不到 3W ,一般運作約莫 10W ,而最高功耗也僅有 85W ,相較最高功耗達 130W 的 HD7850 ,雖效能略輸,但 HD7850 的每瓦效能僅 13.548TFLOPS/w , HD7790 每瓦效能可達 21.059 TFLOPS/w ,投資報酬率相當不錯。

筆者這次拿到的是來自微星的市售版本,雖然微星官網有看到分為標準版本以即 OC 版本,不過搭配的風扇與組件差異不大,按照往例一般通路能買到無 OC 版本的機率應該是不高。由於 HD7790 發熱量不大,微星這張 HD7790 散熱器採用 10 公分的單風扇,搭配以兩條熱導管貫穿的鰭片就足以負擔一般非重度超頻使用。

a8f9f3e9ccc1160120987040f3cdddc1

輸出配置方面, MSI 這張 HD7790 配置與 AMD 公板略為不同,並未採用兩個 mini DisplayPort 、 1 DVI 與 1 HDMI 的設定,取而代之則是採用 Dual-Link DVI 與 Dual-Link DVI-D 搭配標準 DisplayPort 與 HDMI 的設定。

6900c9cd56c4a3ec3096b8739fd80db0

7790 @ PCMark 7

f77b08d42fcd033180a61482885eec8c

bf968c41c88ba9b1f2837b1444e9f3b0

7790 @ 3Dmark11

c76650350f09a61152eab701721b92a2

a411a85249ffade1f1843583e933d6f9

7790 @ 3DMark

c1eeb281f134bfd2b415a35f94d78b02

7790 @ 惡靈古堡 6

dd21ef9fbcb9a82b434286132823d995

7790 @ 古墓奇兵 with 最高特效

由於 HD7790 是全新的產品,初期在驅動部份有些問題,尤其是支援 Tress FX 頭髮物理特效的古墓奇兵初期更是遭遇顯示錯誤,筆者是覺得很幸運不是在第一時間拿到,因為筆者本來的電腦就是安裝 HD7770 ,但 HD7770 在標準版的驅動 Tress FX 是沒問題的,反倒是直接換上 HD7790 後發生頭髮詭異光影的怪狀況,後來換上官網的 Catalyst 13.5 Beta 版驅動就正常了。

d3185379d6cfc78e54b14b645bfac75c

效能方面筆者以 PCMark 7 、 3DMark11 、 3DMark 、惡靈古堡 6 以及古墓奇兵與筆者原本的 HD7770 在同樣的驅動下作比較,至於平台就是筆者平時家中的電腦,為 Windows 7 64bit , Intel Core i5-3470 ,搭配兩條 4GB DDR3 1600MHz 的記憶體, H77 的 ITX 主機板, Sandisk Extream 128GB SSD 以及 450W 的銅牌電源,使用的是有點擠又不會太擠的聯力 ITX 機箱。

0be8982a8862604640916665ceda4c7b

7770 @ PCMark 7

2ffefefa5be90100cbc15b0fef819e3a

285fc6bd933d1786143849ba9fb62dd6

7770 @ 3DMark11

513b50537cf3edb48a7791732245858c

77f4b571db77a2126e3a277ba324e2f3

7770 @ 3DMark

3d8818dfd7fa080d487db67715e95829

7770 @ 惡靈古堡 6

6228fa3ebe1eeef926f7f65478f6481d

7770 @ 古墓奇兵

可以看到除了講求一般使用體驗的 PCMark 之外,以 3D 導向的測試項目 HD7790 與 HD7770 的效能差已經不是用"一點點"可以形容的;遊戲方面,在惡靈古堡 6 的分級方式測試, HD7770 僅有 B 評等,但 HD7790 卻是 A ;古墓奇兵在同樣的高特效並開啟 Tress FX 效果的設定下, FPS 也有顯著的落差。

目前同樣對比到 1GB 的 Radeon HD7850 、 HD7770 , HD7790 的價格與效能剛好都被夾在中間,不過卻有著三者最好的功耗效能比,比起 HD7850 最大功耗少了許多,卻又僅需比 HD7770 多一點點功耗就能換得大幅提昇的效能,加上目前新版的 Beta 驅動看起來應該也解決剛推出時的相容問題,若重視功耗效能、整體建制成本, HD7790 是很有魅力的選擇。

ffb88a0e595dba4835fcb05bfd9502ff

至於與競爭品牌的同級對手的比較,筆者就不刻意去作,畢竟許多專業硬體測試媒體早就測過一輪了,而筆者個人的想法是兩家品牌都會有相同等級的產品,效能的落差也不至於如同品牌差一階一樣那麼明顯,反而要看的是自己想玩的遊戲是否有經過特定的最佳化,畢竟即便有著幾乎一樣的效能,但是有無與遊戲合作最佳化過,就會造成顯著的落差。

筆者之所以對 HD7790 有興趣,就是因為筆者是 ITX 使用者, HD7850 的顯示卡長度雖可安裝,但卻會需要卸除硬碟擴充架(不過筆者先前使用的 HD7770 也莫名其妙的長就是了...而且多來迫使筆者拆硬碟架的電路板區幾乎沒有 IC 元件阿! ),雖然如筆者含 SSD 共三顆硬碟下仍不需使用硬碟擴充架空間,但拆掉擴充架後,每個硬碟的間隙也比較小,較不易散熱。

3cb6f0de73a26933f250212c66f7d4f4

若選擇如 HD7800 系列較高功耗的高階顯示卡意味著需要更重視散熱問題,不過 ITX 機箱的通病就是散熱空間較侷促,若是發熱再提高,除了選擇體積逼近 Micro-ATX 但內部空間充裕的機箱,或是改用水冷的方式解決散熱,不過筆者個人是覺得前者失去追求小體積的意義,後者則又是額外的成本支出,故筆者個人個人當初的 ITX 主機就是以功耗與效能比去搭配顯示卡。

HD7790 的出現,給予重視功耗效能比以及選擇較小型機箱的玩家比起 HD7770 更好的效能,且功耗僅增加些許就能夠擁有更好的遊戲體驗,雖然更高一階的 HD7850 會有更優秀的效能,不過功耗效能比卻遠不及 HD7790 ,這也是這款掛著中階型號卻擁有高階內在的顯卡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