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為 Drupal 2012 年會活動照片]
編按:本文作者為 Gasolin(Google+),經同意轉載至癮科技(原文連結),Gasolin 為 GTUG Taipei 召集人之一,長期參與和關注 Open Source 活動!歡迎參加 GTUG!
大企業喜歡名校畢業生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不太可能剛好喜歡每個要學習的科目。
成績優秀的學生不只是頭腦好,同時也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偏好,能同時把多種不同類型的科目都搞好。
可以把不見得那麼喜歡的工作也很好地執行,正是許多缺螺絲釘的大企業所需要的。
還好社會不是只有讀名校->進大企業這一種出路。不少非名校畢業生在開始工作後,也逬發出驚人的能量,在職場上如魚得水。就我觀察屬於這類型的朋友,通常在做喜歡的事情時都具有非凡的熱情。
當你對一件事情有熱情,持續投入十萬個小時,你一定會有所成就。
有所成就之前要有一步步踏實積累的過程。如果能找到適合的工作,那對實現目標肯定有幫助。而就人力銀行等機構放出的調查來看,要找到適合的工作不容易。
不少人已經談過大學生要怎麼找工作這件事。
現在已經二十一世紀又過十多年了,網路從普及,社交化,到漸漸融入了日常生活。
我認識了一些在學業上可能不算頂尖,但在我眼中絕對算優秀的學生,
從他們的表現我認識到:對想找ITC資通軟體類工作的大學生來說,開始要工作時,「沒有經驗」只是個借口。
為什麼我說沒有經驗只是個借口?因為資通軟體類(甚至企劃, 行銷類)實習的機會實在是太多了。
請試著猜猜以下問題的答案:
- 去年有多少APP比賽?
- 去年中研院幾個月舉辦一次百人聚會?
- 估計台北每個月舉辦的免費聚會/演講數目
光2012年,台灣至少有3, 4個App比賽,中研院幾乎每個月都有Conference聚會,台北每個月至少10個以上免費聚會/演講。幫忙聚會的籌備, 招商, 報名, 會議當天的網路, 動線, 飲食, 時間控制,算不算實習經驗?
參加App比賽,需要企劃,設計,開發,美術,簡報,行銷等技巧,可不可以算實習經驗?
協助舉辦百人聚會算不算企劃,行銷類的實習經驗?
我說我沒有企劃, 行銷背景,但我們辦的 GTUG Taipei專頁 有28000人追蹤,可不可以算實習經驗?
有志於進軟體公司的學生,那更沒有藉口了。Github, GoogleCode 上面有多少大大小小的開源專案,只要在家裡,就可以學到如何使用工作中一定會用上的svn, git等版本控制工具,並透過郵件列表,Issue Tracker等與世界各地一流的工程師直接溝通。可不可以算實習經驗?
就我來看,這些當然不該算做實習經驗。因為你參與的,是有意義,實在的工作經歷。
因此我反對進企業免費實習。但我贊成透過參與開源社群,邊貢獻社會邊學習。
用參與Open Source活動作為實習經歷有什麼好處呢?
- 透過參與活動時扮演不同類型角色,可以摸清楚自己的偏好與特長
- 實習的成果公開,可以放在履歷上讓潛在雇主隨時Reference
- 查看你的活動記錄,可以看出你的團隊合作技能
- 有參與過國外開源專案,你的英文程度至少在書面溝通上沒問題
- 「我有貢獻python/android/mozilla專案的經歷」,怎麼看都很威
- 和各型各色,但一樣具有熱情的人一起共事的經驗,將會影響你做事與看待事情的態度
何況大型開源專案對貢獻程式碼的流程,與控管程式碼品質的嚴謹程度,遠高於一般台灣軟體公司。此外還有社會化的因素:你的程式碼所有人都看得到,不寫好一點好意思放出去?
這樣聽起來還不錯,但以前我都不知道這些資訊,我可以從哪開始參與哩?
這邊列出一些很安全的選擇供參考:
1. 台灣每年固定的大型開源社群活動
- 選擇想了解/參與的Mozilla專案 http://whatcanidoformozilla.org/
- 中文moz開發群組 mozilla.dev.general.zh
- TOSSUG (北市)
- Hacking Thursday (北市)
- Kalug (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