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Enter、BackSpace 與 Back-Slash 區的一些想法....

by closer
2012.10.30 10:54AM
關於 Enter、BackSpace 與 Back-Slash 區的一些想法....

(好像是我第一次發言?)

上星期拿到 KBtalKing Pro,昨天開箱開始玩。
整個觸感沒什麼好挑剔的。

唯一(對我來說)美中不足的是:
這隻鍵盤的 Enter 是採一字型設計的、
Back-Slash(反斜線、Windows 路徑的分隔符號)放在 Enter 上面。

我之前用的鍵盤,Enter 是 T (┐)型的,所以我習慣很豪邁地往 Enter 中間用力按下去!
但在 KBtalKing Pro 上就常會多送出一個 back-slash。

當然這是我習慣的問題。
不過這也讓我想到:既然 Enter 都可以加上 dummy 軸,
也許可以做一種客製化,讓這一區的幾個鍵 (Enter, Backspace, Back-slash) 下面全部是有訊號的軸。
然後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換上不同的按鍵上去。
(當然鍵盤的 f/w 也要支援,能夠根據不同的排列方式,送出不同的 scancode)

腦中是有粗淺的概念圖啦!不過在公司不方便畫圖。

不知道大家對於這樣的概念有沒有什麼看法呢? 

7 則回應

  • 蠻多鍵盤有設計通用PCB.Filco的PCB有他多種語言配置的洞.不過鐵板好像就沒辦法這樣弄.

    2012-11-04
  • 那也沒有辦法,畢竟要使用者自己解焊換軸在市場上跟本不可能

    唯一就是用特殊的假軸做平衡支撐,然後附特殊蓋子,把底下沒用到的軸給封閉起來,這樣勉強可以維持適當的手感,不至於太硬

    除非就是不考慮使用者自己換,這樣工廠可以使用同一個板子,然後分別出三種鍵盤 

    FILCO Tenkeyless+Logitech MX1100 Poker PBT+Intopic UFO-MS-L037

     

    2012-11-02
  •  ^那樣子作好像不能用標准鍵帽. / 跟 enter 底下會有3顆軸.大enter用的話,手感.......

    2012-11-01
    • laffindude wrote:

       ^那樣子作好像不能用標准鍵帽. / 跟 enter 底下會有3顆軸.大enter用的話,手感.......

       

      會硬到翻

      光看DK1008L那兩顆軸的Enter就被一堆標準指法(小指按Enter)的唾棄的一文不值

      2012-11-02
  • 如果一開始就要從共通的觀點去設計的話,其實就不需要還要解焊、跳線

    以Pure為例

    改倒L的時候,就是換一個倒L的鍵帽,然後把「|\」與底下「~`」合併,使用Fn或switch切換

    改7字的時候,一樣換一個鍵帽,「|\」移到ENTER與「"'」中間

    這三種透過switch來切換功能,韌體上來說,並不會太複雜

    其實,只在於要不要做,有沒有考慮進去的問題 

    FILCO Tenkeyless+Logitech MX1100 Poker PBT+Intopic UFO-MS-L037

     

    2012-11-01
  • 硬體變更鍵位,玩家自己解焊 <= 我真的超級期待這種東西的
    不過其實鍵盤的線路很多條 ~ 所以電路板的問題可能很難解決
    如果電路板不能解決
    那其實想要自己做到 ~ 硬體變更鍵位
    難度就真的很高了

    http://www.techbang.com/posts/8369-magic-cude-laser-keyboard

    這個 已經是很久的東西了
    但我目前能想到

    硬體變更鍵位

    的解決方式就是這個了
    雷射鍵盤是透過反射的方式來判斷動作
    印出來的區塊就是鍵的位置

    如果今天能夠自定義雷射判斷區域的位置
    那只要自己去買MX軸 ~ 黏在板子上就可以了

    哈哈哈

    但缺點就是 "鍵盤要移動就有困難了"

    除非再利用 QR code 的定位概念吧

    哈哈哈~
     

    2012-10-31
  •  這方面有想過,我自己是稱之為「動態鍵位轉換」,他包含了幾個可能性:

    一、特定按鍵能有多重位置或是關閉的選擇。韌體定義,現在有部分是這樣做,如Caps與Ctrl,視窗鎖,比較極端的像全按鍵失效,等等以後有機會的話應還會再加。

    二、單一按鍵能任意定義(這就是板上所說的可程式化按鍵)

    三、硬體變更鍵位,玩家自己解焊。

    你所提的就是第三點部分,應該是不用到韌體,不過這牽涉到一開始的硬體設計要優先納入規劃,Enter要一字型、7字型還是要反L型,相對位置要能夠先想好。

    相對位置依我對鍵盤配置的了解,大概會有四、五種以上。不過先想好硬體規劃我覺得不是難事,比較難的是我沒有資金做這樣的開發XDDDD。對我來說,可能要抓時機點才有辦法推出。

     

    目前最想做的是鍵界之書,我的鍵盤理想志業,是希望以後世界各國在談到鍵盤的歷史時,能夠提到台灣。想要提高台灣對於鍵盤世界的影響力。

     

    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