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開南大學在七月份宣佈推動 NFC TSM 平台的計畫後,中華電信也在今日宣佈推出結合電信、金融、電子票卡、手機業者、卡片業者、消費通路、飯店、 POS 的跨界 NFC 應用計畫,也是台灣首個以電信業者主導的 NFC TSM 平台,希望藉此帶動台灣 NFC 應用風潮。目前中華電信的 NFC 應用計畫仍處於企業內部測試階段,未來時機成熟會陸續開放給消費者大眾。
中華電信的計畫與開南大學倡導的 TSM 平台計畫相似,一樣是利用搭載 NFC 技術的智慧手機並使用具備 SWP 認證機制的 USIM 卡作為認證機制,讓智慧手機化身票卡、讀卡機以及雙向交換等三種功能的設備這有一部分是受到現行金融相關法規仍不允許整個交易內容完全雲端化,需要透過 SWP 加密的 USIM 卡做為替代票卡資訊的載具,等同在法規修改前,要使用這些 NFC 服務仍需更換 SWP USIM 卡。
票卡模擬方面,中華電信與 MasterCard 、國泰世華銀行、悠遊卡公司、 7-11 、丹堤咖啡等公司進行合作,只要申請以上公司的 NFC 服務,手機就可透過安裝 TSM 平台利用 OTA 技術為手機擴充數位票卡的功能。而在小額付費的部份,雖可虛擬成信用卡,但就如同現行 Pay Wave 卡一樣,最高單筆消費金額不得超過 3,000 台幣。而像是 7-11 與丹堤咖啡的部份,就是能作為 i-Cash 以及丹堤會員卡使用。
此外,也因為能夠化身電子票券, NFC 手機同時還可作為電子發票的載具,除了能自動對獎並且自動將獎金存入外,還能將所有票卡的消費金額在 TSM 平台顯示,並且作為個人理財管理使用。
另外中華電信也與幾家企業進行合作,將這些企業的員工證轉為 NFC ,上班只要用手機一刷就可完成打卡程序,並且像是登記出席狀況、出入紀錄、在員工餐廳消費情形等,都能在 TSM 平台進行查看,可對自己一天的上班情況做查詢,尤其是收到薪水對遲到扣薪水有質疑,可在手機上直接查詢疑似未遲到的上下班時間紀錄確認狀況。
讀卡機模式的應用則是目前業界普遍最容易看到的 NFC的應用,透過手機化身為 NFC 讀卡機,刷一下 NFC Tag 後,可以快速的進行包括 WiFi 基地台配對、旅遊導覽資訊下載、商店優惠下載、 NFC 叫車(與大愛計程車隊合作。)等。
另外 NFC 也可以點對點模式用來作為數位名片交換使用,只要把兩隻已經做好數位名片檔案的 NFC 手機一碰,就可瞬間將兩人的數位名片進行交換建檔,除了減少紙張浪費,還可免去將對方資訊手動輸入歸檔的程序。
中華電信表示此一階段的 NFC 前導計畫完成後,會與資策會進行合作,推動區域性的商用計畫,屆時會聯合合作店家推動行動廣告以及優惠通知等服務,並且也會與飯店業者共同推動多項優惠計畫。合作的店家也會以已經開始導入 NFC 讀卡設備的店家為優先。
而與開南大學計畫相同的是,所有的票卡功能切換是需要輸入密碼的,沒電的情況下雖無法進行票卡功能切換,但還能保留最後一次所使用的票卡類型使用。而在安全認證機制上,中華電信的 TSM 平台獲得 MastemCard 的國際認證,擁有國際級的安全性防護,且假設手機不幸丟失,也能夠透過 OTA 的方式終止付費機能。
目前中華電信的 NFC 計畫並未給出詳細的時間表,僅指出最快會在明年正式成立 TSM 公司後向消費大眾正式推出,而中華電信也希望藉由與這目前這些合作夥伴共同推動的前導計畫的成果,能夠吸引更多合作夥伴加入它們的 TSM 平台,並且將 NFC 應用變得更便民、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