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吋混合硬碟在今年拜 Intel 調整 Ultrabook 策略所賜以及消費者對於價格、速度以及容量三者的考量下,忽然又熱起來,除了最早踏入的 Seagate ,前陣子 WD 宣佈投入 2.5 吋混合硬碟產品,而東芝 Toshiba 也在最近正式宣佈混合硬碟產品線,今天在台灣正式向媒體介紹它們的第一世代混合硬碟。
東芝是市面上唯一具備傳統硬碟技術、 IC 設計以及投入 NAND Flash 三項領域的硬碟廠,而 NAND Flash 更是居全球第二大,僅次於三星電子;如今投入混合硬碟市場,除了既有的硬碟技術,包括採用的顆粒也為自家的 SLC 8GB SSD ,控制器從 IC 設計到韌體撰寫更不假手它廠。
這次推出的消費端 2.5 吋混合硬碟 Hybrid-MQ01ABD-H Series 產品為 9.5mm 設計,搭配 SLC 8GB NAND Flash ,硬碟為 5400rpm 雙碟片設計,有 750GB 以及 1TB 兩種容量供選擇,不需在系統安裝特定驅動程式,即可透過硬碟控制器自主學習將常用軟體元件存入 SSD 作為加速。
東芝表示,相較目前晶片商提供的自組式混合硬碟技術,東芝的原生混合硬碟在硬碟主體與 SSD 的配合度更高,且不需要在硬碟分割區塊使用,更不用安裝額外的驅動程式以及管理軟體,一切採自動化執行,且也不用額外使用晶片組一組通道,更不需在筆電內提供硬碟與 SSD 兩組空間;對於使用者而言,無論一般使用甚至系統重灌,軟體使用體驗都與一般非混合產品一樣。
而東芝強調,雖然 SSD 價格日益下降,但整體成本依舊偏高,且有讀寫次數的壽命問題;而傳統硬碟雖有大容量與使用壽命優勢,但效能門檻無法突破,且高效能硬碟發熱與耗電問題一直是顯著的致命傷,而混合硬碟能具備媲美 SSD 的使用體驗,又能兼顧傳統硬碟大容量低成本的優點,是同時追求效能、容量與價格的好選擇。
東芝第一世代的混合硬碟目標市場放在高階遊戲筆電以及傳統高效能筆電市場,旨在取代高效能但也高發熱、高耗電的 7200rpm 硬碟,透過 5400rpm 與 SSD 混合設計提供大容量且快速的使用體驗,又不像 SSD 會受到讀寫次數的影響,並具備顯著的每單位容量成本優勢,在台灣市場初期布局將以與 ODM 、 OEM 廠商合作,目前未確定是否進入零售通路。
而今天也預告明年第一季就會推出針對近年 Ultrabook 超薄設計需求的 7mm 產品線,一樣使用 5400rpm 硬碟為主體,但將會改搭配 16GB MLC SSD 顆粒。
3 則回應
「透過 5400rpm 與 SSD 混合設計提供大容量且快速的使用體驗,又不像 SSD 會受到讀寫次數的影響」
粗體那部份是屁!
把 SSD 拿來當快取,單一 cell 的讀寫次數只會比整顆都用 SSD 來得高,壽命只會更短。
對啦,當所有的 SSD 都壞光光的時候它就變成一顆普通 HDD 了。
東芝啥時要幫 3.5吋也做一個混合碟?
希捷有做過這樣的碟,
http://shopping.pchome.com.tw/?mod=item&func=exhibit&IT_NO=DRAB2L-A68356778&SR_NO=DRAB2L&ROWNO=1
http://www.cool3c.com/article/54455
上述二物, 設計理念是一樣的嗎?
希望售價不要也一樣才好.....
東芝啥時要幫 3.5吋也做一個混合碟?
希捷有做過這樣的碟,
http://shopping.pchome.com.tw/?mod=item&func=exhibit&IT_NO=DRAB2L-A68356778&SR_NO=DRAB2L&ROWNO=1
http://www.cool3c.com/article/54455
上述二物, 設計理念是一樣的嗎?
希望售價不要也一樣才好.....
理念上是一模一樣的,至於售價方面,東芝短時間內不會針對零售市場而是與 ODM、OEM 廠合作,可能要在零售市場買到還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