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UX就是使用經驗的意思,對於程式開發者來說,這是極為重要的課題之一。這一場的講者是喬立達數位行銷顧問公司總監 魏澤群。一開始提到既然今天要談二、三事,所以他就提出了五點(因為二加三)關於UX設計的事。
一、沒有最好的設計,只有最適合的設計
首先提到的,就是「沒有最好的設計,只有最適合的設計」。比如說你三個月內就要上線,但若要把介面弄到最好,可能要六個月。那這個時候,會有兩種選擇,一 種是三個月以還OK可用的介面上線,另一種則是延後三個月,弄到最好上線。依演講者的說明,建議是三個月準時上線,並且規劃好之後的改版,這樣比較能夠兼得。
依演講者所看過的,真正能做好設計的很少,如果要以心中真正的標準來看,所有講者自已設計的介面裡,自已評分有到80分以上的不到10個。。(OS:……會不會是你標準太高了-_-)如果要以心中真正的標準來看,所有"我們自已"設計的介面裡,自已評分有到80分以上的不到10個。(感謝作者提出指正)
演講者接著提出自身經驗,在1.6版時,他只有icon是做標準制式大小,整個介面很單純,沒有什麼特殊設計。不過大家也都知道Android改版頻繁, 如果一開始就要講求良好設計,那可能從1.6版開始之後的這一、兩年間就沒有辦法讓程式上線。因此先做出來再依實際情形修正會是比較好的做法,而演講者自 身開發的程式,也在4.0版時就有良好的設計介面。
二、學會手機介面設計只要三小時,但學會經驗設計需要每一分鐘
演講者提到,他在上課的時候,在跟學員談介面設計,其實在一天之內,對於介面的設計就很有概念,知道要如何做。但談到經驗設計卻又有不同了,在使用的每一分鐘都要注意。
這牽涉到人們使用環境以及使用心理模式,在這樣的循環之下,你才會知道該如何設計出符合人們使用經驗的介面。
這張照片就是最好的例子,在產品整體介面設計,並未考慮到使用者可能會遇到的情境,因此在使用的時候,就有了許多「補充說明」。
三、技術、環會改變,人性不會
1、貪心(要更多)
2、懶惰(不想學)
3、對未知恐懼(對已知安心)
不管程式環境怎麼變,人性是不會變的。大約歸納以上三個原則,在考量UX時,可以將這三個原則歸納進去。
四、與別人雷同的設計,不等於不好的設計
常看到設計的朋友,都想說一定要有極具創意的設計才行。但事實上與別人雷同並沒有不好。當然並不是要抄襲,而是要將別人介面為何之所以好的元素擷取出來,應用在自己的設計上。(註:雖然演講者並沒有特別提,但這部分其實也可以與上一項人性的第二點、第三點部分印證)
接下來演講者放了這一張。科科,這不用說了吧,iPhone與S2的對照圖。演講者提到,雖然S2與iPhone有不少地方像,比如說下面的四個Icon位置固定,但事實上S2有些使用經驗是與iPhone不同的。
五、使用者告訴你的只是現況,開發者腦中應該該是未來
相信不少使用者會告訴開發者一些建議,而且可能都是很有用很好的建議。不過要注意的是,使用者告訴你的,是使用的當下建議。對於開發者來講,要看的並不是 只有「現況」,還需要考量到未來的可能性。現階段有許多熱門好用好玩的app,就算是生氣鳥,熱度也是很快就會衰退。無論你所開發的東西再好,若只是專注 於現狀是不夠的,需要對未來有個規劃。
演講所整理的一張圖,除了那張iPhone之外,其他都是Nokia的手機。事實上,蘋果的iPhone特點在Nokia過往的手機其實也都看得到。Nokia與iPhone之間有很多可以講的,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就只有點到為止(OS:我好想聽……)。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7 則回應
個人認為 App的UX最重要的是第一印象...
App給人的第一個感覺來自開啟App的瞬間,如果開啟App的時間慢,就會讓使用者萌生刪除的念頭,但開啟速度快後呢?當然就是視覺感受,如果App給人的視覺感受是雜亂無章、華而不實,那只會讓使用者不舒服而已,另外Android的App有一個常見的(沒誠意的?)特色,就是背景幾乎是黑的...製作App不考慮參考色彩心理學一下嗎?
第一印象就很差的App,討論使用體驗?還差得遠咧~~~
最討厭明明就是Android App,開發者硬是要融合其他平台的介面元素,用就算了,也多少考慮一下Android手機使用者的習慣,返回鍵按了沒反應是哪招,懶得改就不要做啊...
個人認為 App的UX最重要的是第一印象...
App給人的第一個感覺來自開啟App的瞬間,如果開啟App的時間慢,就會讓使用者萌生刪除的念頭,但開啟速度快後呢?當然就是視覺感受,如果App給人的視覺感受是雜亂無章、華而不實,那只會讓使用者不舒服而已,另外Android的App有一個常見的(沒誠意的?)特色,就是背景幾乎是黑的...製作App不考慮參考色彩心理學一下嗎?
第一印象就很差的App,討論使用體驗?還差得遠咧~~~
最討厭明明就是Android App,開發者硬是要融合其他平台的介面元素,用就算了,也多少考慮一下Android手機使用者的習慣,返回鍵按了沒反應是哪招,懶得改就不要做啊...
其實我大部分時候會希望 App 的界面有「整體的視覺體驗」,也就是多使用預設的 theme / widget,不要自己弄一堆跟系統風格格格不入的界面。
這也是尊重 User 自己設定的 theme 的表現。
我不知道是美工為了證明自己有在做事還是怎樣,很多程式都喜歡設計自己的 widget(如按鈕、選單等等),可是看起來就跟系統不是一套(重點是又沒有比較好用!!!)。
尤其是那些手機內建的 bloatware... 每次打開來總是花花綠綠,實在很討厭。
如果是設計遊戲就算了,有自己的界面沒人會說什麼。但是設計工具程式還這樣搞,只會造成困擾。
小修正一下內容,我是說如果要以心中真正的標準來看,所有"我們自已"設計的介面裡,自已評分有到80分以上的不到10個。
小修正一下內容,我是說如果要以心中真正的標準來看,所有"我們自已"設計的介面裡,自已評分有到80分以上的不到10個。
感謝作者的指正,若還有內容需要加的或是有錯誤需要修改的,盡管提出來,很怕寫的內容不夠多,在當下聽的與寫出來的,就是有差呀XDDD。
有哪間公司軟體一次就做得很好的?
印象中好像沒有 都還是一直再改版
國內軟體業缺乏的是長久的經營策略
先求有再求好嗎?
難怪國內軟體業者無法提昇產品品質。
說到UX就不能不提那 ____ 的android版的官方高鐵訂票APP
www.slideshare.net/xmarmot/android-app-1060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