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眼中,小米是個傳奇般的品牌?,短短的一年時間,僅靠著一款手機以獨特的行銷策略打響知名度,也造成許多大陸手機品牌人人自危,深怕小米的流血戰術將它們殺的片甲不留,尤其是早於小米的魅族更是大受影響。不過小米能夠用一定水準的產品品質、高規格硬體卻相對便宜的價格搶市,並非魯莽,而是有它的戰略考量在。
跳轉繼續:
小米之所以能在大陸成功,社群的力量功不可沒,小米再還未推出手機前,靠著提供各種 Android 手機客製 ROM ,尤其提供使用體驗順暢的 米 UI,吸引許多刷機愛好者開始關注小米。而在決定正式推出小米手機後,又靠著社群的力量將訊息傳播出去,並且提供包括死忠用戶提前預購以及優惠價格,在大陸當地的網路社群造成轟動,並且在第一次的發表會廣邀媒體參與,整場活動辦得轟轟烈烈,引發媒體熱列報導。
出貨後,透過玩家回饋的情形口耳相傳,加上比同規格手機更低的價格,很快就讓更多消費者認識小米這個品牌,而小米初期就直接在網路上公佈它預期的產能,並且提供預計出貨的時間,讓預購的人可以(理論上的)透明化看到產品出貨情形,加上一些行銷手法,例如表示小米產能有限之類的,消費者也願意因為價格與體驗考量而排隊購買。
小米為何能做如此大膽的行銷?甚至優先一些大廠取得高通的高階處理器,還以甚至虧本的價格販售?追根究底還是要記得一件重要的事情,高通有投資不少它們認為的潛力新創公司,而小米正是其中一家。簡單的說,小米背後的資金不完全是它們自己的,很多大陸廠商對小米的評語就是燒股東的錢只為殺個其它對手片甲不留。
另一方面,小米的限量策略也是它們能賠本販售的原因;說穿了小米打的是一場長期戰,初期的賠本並不是賠本,透過少量賠本的先行販售品吸引消費者;而零組件這東西就是這麼一回事,放久了價格自然會調整,等到大規模發貨的時候,其實產品成本早就已經便宜許多,而且後續出貨的量所賺的錢,也能彌補前期賠本賣的狀況。
這種先小賠打名聲,後再倒吃甘蔗賺回來的方式,算是小米經營模式中最值得注意的一點,加上小米的手機硬體不多,做出一款產品後只要持續在軟體強化就能續賣很久,而且不斷更新的客製化 ROM ,又能吸引一些喜歡刷機的使用者持續關注小米的一舉一動,進而吸引它們嘗試購買小米手機。
當然在小米成功的背後,除了行銷策略正確之外,它們最該感謝的還是願意讓它們在初期燒錢的股東們,沒有這些願意長期投資(或說資助小米只不過是九牛一毛?)的股東,恐怕小米也不能採取這種放長線釣大魚的經營模式。
6 則回應
前陣子有則新聞是APPLE年度付給APP開發商50億美金,以ITUNES STORE 的開發商獲得7成,APPLE收取3成費用來看...ITUNES STORE只是附加利潤,APPLE大部分的營收與利潤來自IPHONE銷售
再者APLLE不需要採用類似小米機的行銷策略,因為以IPHONE目前售價已經是國民機了....不需要賠本銷售
...Apple在軟體上賺的錢根本是九牛一毛,iTunes Store最多就賺個十億美金...
靠軟體賺錢Apple早就倒了。
少說瞎話啦...
...Apple在軟體上賺的錢根本是九牛一毛,iTunes Store最多就賺個十億美金...
靠軟體賺錢Apple早就倒了。
少說瞎話啦...
呃,我想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所說的軟體,指就是用 Store 為他們帶來的收入。
而不是指他們自己家開發的軟體。
沒說清楚,抱歉。
但,我真的沒有想到會有人把我說的話當成是指 Apple 賣自家的軟體就是了。
看來我今後還是得注意自己的用語,免得又被人說是說瞎話....
...Apple在軟體上賺的錢根本是九牛一毛,iTunes Store最多就賺個十億美金...
靠軟體賺錢Apple早就倒了。
少說瞎話啦...
呃,我想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所說的軟體,指就是用 Store 為他們帶來的收入。
而不是指他們自己家開發的軟體。
沒說清楚,抱歉。
但,我真的沒有想到會有人把我說的話當成是指 Apple 賣自家的軟體就是了。
看來我今後還是得注意自己的用語,免得又被人說是說瞎話....
其實這種行銷並不是被他們先想出來,但是重點是,誰有那個迫力去執行?
畢竟還沒吃到餅,就先燒了一狗票銀子...
就算你有迫力執行,你還需要說服公司裡只會看報表卻說話大聲的那群人。
如果是大公司更麻煩,隨時有人在想辨法扳倒你....
說這是夢幻戰術真的不過份呀....
我個人是認為最有機會使用這個戰術的下一間廠商搞不好是 Apple ..
畢竟,賣硬體不是他們賺錢的重點,賠錢賣你,軟體會賺更多回來。
我個人是認為最有機會使用這個戰術的下一間廠商搞不好是 Apple ..
畢竟,賣硬體不是他們賺錢的重點,賠錢賣你,軟體會賺更多回來。
在大陸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