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的趨勢下,內接式音效卡受到相當大的衝擊,無論是主機板內建音效卡等級提昇,或是外接音效卡在分蝕高階音效市場,不過華碩卻在這種時代跳入音效卡市場,也推出數款頗受好評的音響與劇院等級音效卡,也包括針對電競市場的 Xonar Xense One 電競卡;而在今年的新版音效卡產品線中,首度推出掛上 ROG 玩家共和國品牌的電競級音效套組 Xonar Phoebus 。
過去電競級的內接音效卡選擇並不多,往往都是由創新未來( Creative )寡佔市場,而後則由於與耳機整合的 USB 外接式電競音效卡大量推出,市場上能選擇的內接式電競音效卡實在不多,而 Phoebus 的出現,給了內建式電競音效卡新的選擇,而且這張音效卡不只針對電競,還採用多樣音響級的零組件與架構。
跳轉繼續
打開包裝, Xonar Phoebus 是由音效卡主體搭配延伸控制器所構成,這顆延伸控制器是相當重要的設計,關於這顆延伸控制器的特色容後再述。 Xonar Phoebus 僅有 PCIe 單一介面,這也算是跟進近年的主機板設計趨勢的選擇。
拆開厚厚的 EMI 隔離層金鐘罩,整張電路板的設計並不簡單,甚至在耳機輸出與麥克風輸入的線路區塊還特定嵌了一片作為隔離的金屬板, Asus 還在官方宣傳這張音效卡的接地做過強化,能夠減少音質的耗損,加上滿滿的 Nichicom Fine Gold 音效級電容,是電競卡少有的規格。
Xonar Phoebus 無論是以電競音效卡甚至音響級音效卡看待,規格都已經不算差了,主控晶片來自與華碩音效卡一直以來關係斐淺的驊訊 C-Media CM8888DHT “ Oxygen Express ”,這顆晶片是原生 PCIe 介面,這點相當重要,畢竟 Asus 先前 Essence STX 採用的主控晶片 CMI8788 為 PCI 介面,還需透過一顆 PCIe 轉 PCI 橋接晶片,聲音品質也會受到影響。
另外,雖然 DAC 晶片並未如音響級的 Essence 系列一樣用上 TI 目前規格最高的 PCM1792A ,但仍用上了兩顆信噪比達 118dB 的 TI PCM1796 音響級 DAC 晶片,對於一張以電競為訴求的音效卡,從主晶片、電容到 DAC 的用料,都算是過於奢華的配置了。
在耳機輸出線路方,除了透過隔離層減少干擾外,還採用 TI 的 TPA6120A2 耳機擴大晶片,對於這張音效卡,選擇這顆晶片是有特殊意義的,音顆大量電子化的數位擴大晶片可以進行三階段的阻抗匹配,在高出力模式下,能驅動 600 歐姆的耳機,透過 EMI 遮罩側面的發光顏色,可以看到現在使用的增益是針對 64 歐姆以下(藍燈)或是以上(紅燈)。
至於在多聲道線路支援方面, Xonar Phoebus 各聲道主要透過 JRC 新日本無線的 SMD 型 5532 晶片作為擴大,此外還能進行光纖輸出。此外 Xonar Phoebus 還保留可支援早期光碟機或是電視接收器才有的內接式 Audio In 線路。
看完 Xonar Phoebus 主板上的設計後,看到輸出端子的部份,除了獨立的耳機、麥克風輸出以及多聲道輸出外,還可以看到一個微妙的黑色 2.5mm 端子孔,不同於其它 3.5 端子為鍍金接點,唯獨這個端子孔是 2.5mm 且是塑膠製的,原來這是專為延伸控制器所設計的專用接點。
Xonar Phoebus 的延伸控制器體積並不算小,可以看到大型的旋鈕以及與主板一樣分別發出紅光與綠光的麥克風以及耳機接點,而這顆控制器不光只是把這兩個接點以及音量控制拉到前端方便操作而已,這顆延伸控制器本身還是搭載擁有降噪機制的 30 度的指向性矩陣麥克風,即便玩家沒有耳麥,仍可利用這顆延伸控制器取代耳麥。
而且 Xonar Phoebus 延伸控制器的音量控制並非 VR ,而是使用電子式的音量控制,直接以數位的方式控制電腦的音量,減少 VR 由於老化或是被其它線路干擾而產生的雜音,按下這顆音量旋鈕還可快速靜音。而且華碩也特別標榜這科延伸控制器的線材有包覆隔離層,可減少線材受到的干擾;連這種細節也相當的用心,不禁令人懷疑這張電競音效卡原先的定位真的是拿來玩遊戲嗎?
在音響化的硬體架構下, Xonar Phoebus 在軟體方面也是不含糊,在影音的部份, Xonar Phoebus 具備 Dolby Home Theater v4 軟體,在欣賞影片時,可透過 Dolby Home Theater 提供的音效強化提供更好的聆聽體驗。
此外針對較講究的音樂聆聽者, Xonar Phoebus 也提供 ASIO 驅動,可搭配一些支援 ASIO 驅動的播放軟體提供更原汁原味的聲音品質。不過筆者個人在 Windows 7 之後比較偏好 WASAPI 驅動就是了。
至於在遊戲音效部份,除了本身支援 GX 3.0 遊戲引擎外,另外華碩專為 Phoebus 開發的軟體平台 Xonar Audio Center 也是相當重要的, Xonar Phoebus 在軟體內提供各式的音效設定,針對一般的立體聲耳機,還可在此啟用虛擬環繞音效,也可針對耳機的性質調整音場的大小,對重視音場定位效果的 FPS 遊戲有不小的助益。
另外在收音方面, Xonar Phoebus 搭載 ROG Command 技術,在 Xonar Audio Center 內開啟後,可透過獨特的演算法,無論是使用延伸控制器的矩陣麥克風,或是外接內建麥克風的電競耳機,都能進行降噪處理,最多可過濾近 50% 的環境噪音,這對身處較為吵雜環境的玩家相當重要。另外軟體內的 Magic Voice 也能將聲音轉化成四種特殊效果,增加互動的樂趣。
純粹以聽音樂來說, Xonar Phoebus 算是讓筆者感到相當驚訝的一款產品了,搭配幾款中高階耳道也沒有顯著的底噪,搭配萬元等級的監聽耳機試聽下,聲音的純淨度完全不像是電競產品。
在 Foobar 2000 搭配 WASAPI 驅動聆聽下,聲音走向偏向中性乾淨,聲底略為偏冷,三頻的走向沒有特別突出之處,人聲位置些為偏後,整體聽起來缺了點韻味,不建議搭配聲音走向較細瘦、解析的耳機,不過搭配渲染較大的耳機則很合適。
以搭配耳機聆聽音樂來說, Xonar Phoebus 硬要挑問題,大概就是不像 Essense 系列一樣具備自由的 8 Pin OP 座可進行調音,等於聲音的走向比較固定,加上音效輸出皆為 3.5mm ,要接耳擴使用比較不方便;不過這也是產品定位使然,畢竟電競音效卡的使用族群應該不會特地去挑 OP 替換,也不會為了玩遊戲上耳擴,不提供 OP 座與 RCA 輸出想一想也是合情合理。
這張音效卡以電競遊戲使用來說是相當豪華的,除了堅持音響級架構設計,甚至利用高階的獨立 DAC 與具備隔離的獨立耳擴、麥克風線路以外,也考慮到真正電競玩家的需求提供延伸控制器,聲音的品質表現方面也是超越一般電競等級的音效卡。
即便拿來作為 HTPC 用的劇院級音效卡或是聆聽音樂也有一定的水準,與其將 Xonar Phoebus 視為純電競卡,它更像是一張附贈電競機能的劇院型音效卡了,不過畢竟它還是以電競需求為最終目的,在 I/O 規劃仍偏向電競使用的需求,不像音響型音效卡具備 6.3 的耳機輸出孔以及 RCA 輸出,但仍不失在電競本質以外的優異聲音表現。
1 則回應
>無論是使用延伸控制器的矩陣麥克風,或是外接內建麥克風的電競耳機,都能進行降噪處理,最多可過濾近 50% 的環境噪音
所以可以用耳麥來降噪囉? 外接麥克風應該也行吧,好像蠻有趣的
效果好嗎
好像是個不錯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