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倫敦奧運指定贊助商, Acer 一連推出多款奧運相關的電腦產品,其中在筆記型電腦方面,則以今年最新一代的主力型機種 Acer V3為基礎,推出奧運紀念機種。 V3 隸屬具備光碟機、獨立顯示卡的主流型機種,主要有包含 14 吋、 15.6 吋以及 17 吋機型,而奧運紀念款則有 15.6 吋的 V3-571G 以及 V3-471G 的 14 吋機型兩種選擇。
外觀設計
V3 奧運版與 V3 標準版的造型設計是一樣的,同樣採用線條例落的平整化上蓋設計,不過最大的不同就是標準的 V3-571G 採用黑色鏡面上蓋以及置手處搭配銀色鍵盤區域以及黑色機底,而奧運紀念機種則將上蓋以及置手處改為霧銀色,全機顏色變得更有整體感。
奧運紀念機還在上蓋的右上角以及置手處的右下角施予淺銀色的奧運標誌,既能顯現這款機型是奧運紀念機,但又不會與整體設計造成突兀。
週邊 I/O
V3 奧運版與標準版的機身設計一樣,機身左側配置電源、乙太網路孔、散熱孔、 D-SUB 、 HDMI 以及一組 USB 3.0 、 耳機與麥克風插槽。
左側則配備 DVD Combo 燒錄機以及兩組 USB 2.0 。
多合一讀卡機位於機身置手處的左下方。
鍵盤以及觸控板
V3 奧運版的鍵盤採用孤島型鍵盤,孤島型鍵盤相較於巧克力鍵盤,由於每個按鍵都是獨立,且每個按鍵之間的空隙較大,即便指甲留長,也不易卡在按鍵的空隙之間。此外 V3 奧運版鍵盤採用剪刀腳設計,相較一般鍵盤有更好的輸入回饋。
相較於 14 吋的 V3-471 奧運版,V3-571G 奧運版由於是一款 15.6 吋機種有較多的空間, acer 也不吝嗇的提供數字區,對常有數字輸入需求的使用者也更為便利。
至於觸控板部份, V3 奧運版提供實體左右鍵設計,捲軸滾動的使用則是利用觸控板右緣的區塊進行捲動,不需使用雙指進行捲動。當然已經習慣雙指捲動的使用者,也可以在觸控板選項中啟用雙指手勢進行捲動。
硬體規格
V3 奧運紀念版與標準版硬體大致相同。無論是 15.6 吋與 14 吋的 V3 皆配備全新一代 Ivy Bridge 平台,台灣所販售的版本採用 i5-3210M 搭配 Intel HM77 晶片,具備 4GB DDR3 記憶體以及 750GB 5400 轉大容量硬碟,無論是 14 吋的 V3-471G 或是 V3-15.6 吋的奧運版,螢幕都是 1366 x 768 LED 背光鏡面螢幕。
不過與 14 吋以及 15.6 吋兩個版本最大的差異在於獨立顯示卡, 14 吋的 V3-471G 搭配的獨立顯示卡為 NVIDIA GeForce GT630M 2GB ,但 15.6 吋的 V3-571G 則搭配更高一階的 NVIDIA GeForce GT640M 2GB 顯示卡,兩款獨立顯卡效能有些許的落差。
效能與娛樂能力:
V3 奧運版使用 Intel 最新的 Ivy Bridge 平台,處理器使用先進的 22nm 製程,除了具備一流的運算效能,還兼具省電的特性。雖然 V3 具備高效能的 NVIDIA GeForce 獨立顯示卡,不過拜 NVIDIA 的 Optimus 技術所賜,在不使用到高效能圖形的應用時,可以使用省電的處理器內建顯示,提供最高 4.5 小時的續航力。
至於在娛樂能力方面,以 14 吋的 V3-471G 進行測試,光是 GeForce GT630M 在 3DMark 11 就已經擁有 1200 分以上的成績,更不用說 15.6 吋的 V3-571 所搭配的高一階的 GeForce GT640M 。
除了強大的遊戲能力, V3 奧運版也提供強大的聆聽饗宴,與 Acer 其它機種一樣,提供 Dolby Advanced Audio 音效強化,能夠按照使用者需求將音效設定為劇院、音樂播放等模式,在不同的聆聽情境下,提供最好的聆聽聲學體驗。
總結
V3 奧運版雖然基於 V3,不過與眾不同的全銀配色以及奧運標誌,仍在視覺上給人更強烈且與眾不同的印象,加上使用運算效能不差的新一代 i5-3210M 處理器,,搭配 NVIDIA GeForce 獨立顯卡,奧運紀念版就是與眾不同。
1 則回應
需要用上 made in Chinese Taipei 或 designed by
Chinese Taipei的羞辱字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