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是台灣按(售價高達3千5百元?!)
第114頁是KBtalKing(圖片為黑同刻黑軸)
兩者都有得到「編輯推薦」
廠商名稱是寫:鍵談坊
花大是寫成:『亦』之華
感覺現在花大的事業做起來了 XD
雜誌寫得好像有在常態販售的樣子。
至於友站的G-Power101沒有被報導,
而台灣按有報出來,有種奇妙的感覺。
原來cherry(中文名字好怪)是美國廠商啊,
還以為是德國,原來是我搞錯了 orz.....
感覺雜誌的鍵盤報導不是很用心,
有些地方感覺怪怪的。
像是KBtalKing是usb1.1(不是2.0?)
最大同時輸入按鍵只有6鍵,比台灣按還少?
19 則回應
PCDIY這本雜誌我本來是有訂的,但是看了幾期之後,發現內文的文筆實在差到不行,
同樣的內容在文章中一再的重覆,雖然我能體諒稿費是照字數來算的,而且一般看電腦
雜誌的讀者不會在在意文筆,可是他們也實在太混了。
介面歸介面,鍵盤歸鍵盤
PS/2介面對按鍵數量沒有限制,他只傳輸被按下或放開按鍵的code(make/break code)
USB HID介面把一般按鍵與modifier以及多媒體按鍵等分開,撇開多媒體按鍵(因為作用不同),他傳輸的是當下「按著」的按鍵碼,最多六個(一般按鍵),modifier指的是shift、alt、ctrl與win,左右各一,所以最多八個,加上一般按鍵,USB HID鍵盤同時最多就是八個modifier加上六個一般按鍵一共十四個(同時按著)
而鍵盤,就要看他的設計
一般99.99%都是使用掃瞄方式偵測按鍵,因此如果沒有做任何防護,同一row或column按下多個按鍵就會無法識別(產生鬼鍵)
這也就是一些低價鍵盤會有按三個鍵就跑出其他按鍵或出現錯誤的情況
通常最容易也是最單純的方是就是錯開常按區域,讓不同按鍵區的按鍵同一個row或column,減少同一個row/column的按鍵一起按的機率
但是,這只有治標,可沒治本,跨區按一樣死
因此有使用軟體方式來判斷、解決鬼鍵問題,當然,技術不同,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
不過軟體畢竟只能補強硬體的缺失,無法完全解決問題
於是有從電路著手,在必要的地方加上二極體,讓掃瞄時不會因為同一個row/column按好幾個按鍵而產生誤判
但是加二極體要多出成本,因此「必要」的地方,就看廠商如何決定
例如只在區與區之間加,讓手指同按的地區不會出錯,成本低一點,效果也不錯
當然,也有花大成本的,每一個按鍵都加上二極體,如果搭配上PS/2無限制按鍵數目的介面,那NKRO就很容易達成了
很可惜,消費者斤斤計較,廠商也是,成本能多低就多低,薄膜也就是這樣興起......
受教了
真是太神奇了
我從一開始買cherry鍵盤就一直以為他是德國的公司
錯很大 Orz
那要看你的定義是什麼
主鍵區(abcd區)的話usb是6鍵,但如果是包含非主鍵區那usb可以超過6鍵,印象中設計上usb的上限好像是14鍵,不過實際上還是要看鍵盤本身,因為有些鍵盤就是不給敲那麼多鍵
下圖用hhkb pro2測的

在ps2界面下才能10輸入以上
大家都忘了嘛????
贊成!!
我也一直以為是德國櫻桃 :D
我們一致認為cherry MX軸主要是德國生產,,,,,慢慢改變中 :mrgreen: :mrgreen:
Cherry的確是美國牌子
1953年創建於illinos
1963年才在德國成立子公司
德國公司只是他下面的一個子公司 只是鍵盤都從這出來
德文的櫻桃 是不會用英文來表示的
難道各位大哥一直以為cherry是德國公司嗎?
http://www.cherrycorp.com/cherry/History_1950_CherryCorp.htm
PCDIY不至于把cherry写成美国牌子吧。。ORZ。。。
謝謝 已經找到了~ 果然是超過 六鍵 XD
關於這個問題,在論壇裡的「洨軟體」裡就有囉,去找看看吧~ 8)
有人可以提供一下 測同時輸出多少鍵的程式嗎?
我剛剛把昨天拿到的第二波鍵盤拿來試…
結果真的如pcdiy上所說的 同時 6 鍵輸入
= ="
怪了 板友有人試過嗎?
我比較想問的是,能不能請 PCDIY 幫我們團購一下那把 HHKB PRO
如果可以的話,嘿嘿XD
我對於重複帖印的XXXX大大+####大大+@@@大大們....一直重複,,,,,
簡直是騙稿費,,,外加不負責任 :evil:
已經不看PCDIY很久了..呵呵!
廣告太多,內容不夠深入
比較懷念早期的PC Magazine.....
pcdiy根本算是垃圾雜誌了!
每期不校稿,錯字錯誤的資訊一大堆,
然後厚厚一本一堆廣告,
內文一堆複製貼上充頁數,爛!
撇開專業不談
光出版社的基本功;校稿,都不太及格
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翻,有幾把日本的好貨報的超級異常的便宜,而且文跟表格的價格差很多
cherry應該是德國廠吧
這雜誌報導很不專業
嗯!............這位記者果然超級內行,,,,內行過度了,,,,遠超越過內行那條線了 :mrgreen: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