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RM 展前記者會現場已經看過這套讓 Android 設備上能夠呈現 Ubuntu 桌面系統的計畫,今天在 Ubuntu 攤位的媒體導覽有更完整的介紹,這套系統並不像標準的 Ubuntu 系統是開放給終端消費者下載使用,而是針對手機製造商的配套方案,將 Android 與 Ubuntu 基於同一套 Linux Kernel 為底層,不須雙開機也能在兩系統之間無縫切換。
跳轉繼續
這套系統可以說是把先前 Motorola Atrix 的概念更完整的展現出來,它的基礎概念是由於智慧手機已經進入 Super Phone 時代,動輒 1.4GHz 的雙核心搭配強效的圖形架構,已經讓電腦濃縮到口袋中的設備。但畢竟 Android 不是個適合作為電腦使用的系統,若能將手機接上顯示器、鍵盤滑鼠後使用 Ubuntu 的桌面與軟體,不是更貼近一般消費者的需求嗎?
透過 Ubuntu for Android 的計畫,同一隻手機再完全不需要重開機的前提下,只要接到轉接座,就會馬上把 Ubuntu 桌面喚出,並且能夠使用 Ubuntu 上的軟體,同時也能透過 Ubuntu 下的軟體,包括影片瀏覽、照片瀏覽以及音樂播放軟體等,讀取手機中的資料,在大畫面下呈現更合適於桌面環境的使用體驗。
甚至在 Ubuntu for Android 的環境下,把 Android 的信箱與 Thunderbird 收件系統整合,以及將 SMS 訊息整合到右上角的通知列的訊息傳送列,不須為了收信或是發送簡訊,將手機切回 Android 桌面模式。
另外也把 Android 的通訊錄、社群訊息整合到 Android 通知列當中,並且針對電話功能,也能直接在 Ubuntu for Android 的桌面環境下直接進行撥號與接聽,圖右是目前還未最佳化的撥號介面,不過正式版本會改的更適合 Ubuntu 的桌面環境;至於來電時也會在右上角出現接聽提示。
此外,由於這套系統針對的是商用市場, Ubuntu 利用雲端技術,以 Amazon 的雲端服務為基礎,提供整套雲端化的 Windows Office 系統,並且利用雲端系統降低使用者端的硬體負擔,並提供在相容性完全不成問題的文書軟體使用體驗。
Ubuntu for Android 的硬體規格大致如下: 1.4GHz 以上的 ARM Cortex-A9 雙核處理器, 1GB 的 RAM ,1GB 的可用空間,擁有 HDMI 輸出以及連接 USB 的能力。不過這套系統由於是針對手機製造商打造,短時間不會開放給一般使用者安裝,消費者倒是不用太在意硬體規範,不過 Ubuntu 系統版本升級則仍是由硬體製造商控制,故屆時會以 Ubuntu 12.04 LTS 長期支援版為基礎。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3 則回應
Ubuntu乾脆自己出來作手機os啦...幹嘛跟Android窩在一起...
所以手機中至少要有 2G 的 Flash 才放的下...
Android 自己 ~1G、Ubuntu 1G。
麻煩的應該是資料同步的部份,例如你的 email 會希望在 Android 的 mail app 跟 Ubuntu 的 Evolution 中看到的都是同一批、瀏覽器書籤... 等等。
如果還要透過網路同步就遜掉了 XD
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