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在報紙上大打廣告事件,你怎麼看?

2012.06.04 08:25AM
是三星在報紙上大打廣告事件,你怎麼看?這篇文章的首圖

上面這張圖是這兩天FB傳到爆的圖(連噗浪alvin都轉引用了),談到的就是三星大動作行銷廣告的動作(看來謠傳是真的,三星針對Galaxy S3手機的廣告預算,沒有一億也有五千萬,覺得比較機車的是我原本沒看到,結果大家在FB上傳來傳去,導致我看到好幾次……,三星這次重本下得也算值得了。

但也因三星這品牌有些敏感,因此在網路上引起了一些爭論。

 

 f8f6ddfbf88a2333e3772ce23949f8e3

像蘋果日報就因此寫了一篇「四報頭版賣三星 網友不爽」的新聞,我自己也看了不少網友正面負面的意見。

 21fdf88d24c9d76754c69fb5073428c7

其中有一位chenglap網友所寫的,個人覺得非常有道理,很值得深思。因此徵得他的同意,轉載全文(僅重新排版與改一點錯字),提供給大家參考:

(以下本文開始)
先說一點小的八卦。

以前有一個 1979 年推出的遊戲叫 Dune, 裡面講的是各個不同勢力在一個星球上爭奪權利, 而當中有一個勢力叫「運輸公會」, 他們是商人, 所有人派兵打仗的時候都必須付錢給他------看起來很荒謬的,即使那個付錢的人是運兵打他們時也一樣。

這個美國設計的遊戲, 巧妙地參透了商人的本質, 商人是根據利益而行事的, 一買一賣, 只要結論是賣的東西勝過買的東西的價值的話,跟敵人交易也是可行的。

甚至跟敵人交易更好, 因為從敵人身上拿到好處。只要你賣給敵人的東西, 效果不夠好, 那也是對自己一方有利的。別忘了「跟敵人交易, 敵人也是要付出的」。

假設今天把韓國當成敵人, 對方買了一些頭版, 在金錢上一定是有相當的付出, 而他換來的是廣告, 他們付出了是一個實額的現金, 而買回來的的廣告, 效果則可大可小。 如果最終他們銷售所得, 大於廣告費, 他們就贏了, 如果他們銷售所得沒怎樣增加, 他們就輸了。 廣告本身沒有問題, 重點只在於大家得失的多寡。

那麼, 這個得失多寡是受甚麼影響的?
第一是臺灣的民眾看了廣告之後會不會買 Samsung。
第二是到底有沒有對臺灣更有利的選擇?

如果臺灣和韓國是競爭對手。登廣告時, 臺灣是在跟對手交易。而韓國又何嘗不是跟對手交易呢?

如果三爽推出的手機品質很爛, 配套很差, 那麼他本來就不太會賣,就算買了全版的廣告, 那也只是白花錢。 今天我拿一部很舊的 Nokia手機, 沒軟體甚麼都沒有, 想要在臺灣賣, 就算在臺灣所有報紙都賣頭版廣告, 那又會怎樣… 那不會是我賺了臺灣的錢, 而只會是臺灣賺了我的廣告錢。

而實際問題就是三爽的產業做出來的成果, 有相當的威脅性, 這才是問題。 就算不在臺灣的報紙登頭版, 在美國, 在日本, 在不同的地方的銷售, 才是真正的威脅所在。

在臺灣頭版登報僅是冰山一角, 不是問題核心。 這不應該是關注點,事情不會因為對方不登頭版, 或者報紙不做他生意, 就有任何的好轉, 甚至這會比掩耳盜鈴地, 不去正視別人產業的威脅來得好。 如果新聞完全不去報導外來的威脅, 只是報其他「更好的事」, 那對國家會更好嗎?可能眼不見為淨比較愉快, 但那一定是慢性自殺。

這頭版廣告, 你可以看了之後覺得很想買三爽的東西, 你也可以看了之後去思慮怎樣去應對對方的威脅。 這是事在人為。 如果能產生後者的想法, 未嘗不是好事。

真正應該做的, 是提出足以對抗威脅的, 產業的未來方向。 當臺灣能生產出價值更好的東西時, 那樣的廣告就不會是威脅, 若我們說臺灣的問題是 costdown , 那遠因就是臺灣本身在做的產品, 增值性相形不高, 門檻越低, 增值性越低的產品, 就越走向用削價競爭。

是的, 傳統產業, 房仲業之類很賺錢, 但就國際競爭來說, 那不是高增值的產業。 因為不怎樣賺得了外人的錢。 電子業是過去的高增值產業, 但隨著全球產能的提升, 已經淡出了。現在的高增值產業是軟體和網絡。 iPhone 並不是因為潮而受歡迎的,更重要的是背後那完善的軟體和網絡商業體系, 因為提供了理想的商業模式, 最好的軟體開發商都願意在 iOS 開發, 即便 iPhone 的性能不是頂級的, 出貨量也不是最多的, 但真正提供功能的是軟體而不是硬體, 硬體性能再強的機體也難以趕上。

之前有一篇新聞說 Steve Jobs 賺 500 時郭臺銘只賺 5 元, 那是因為蘋果能夠提供整合軟體的商業模式, 而臺灣不能提供。 硬體可以模仿, 可以複製, 可以超越, 但要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卻是完全另外一件事。

人家贏在想出新的商業模式。

這些前所未有的創造, 才是臺灣突破的瓶頸。 對於安全地賺錢的索求, 就容許不了創新和風險投資。 比方說, 韓國在投資在電玩業, 直至今天成為了強大的盈利產業的時候, 臺灣卻在半信半疑下遊離, 因為不理解這些產業, 所以不敢冒風險, 因為不敢冒風險, 所以很難去嘗試, 因為難以嘗試, 所以創造舉步維艱。

costdown 不是原因是結果, 因為越不是走向創新, 就越是走向和模仿者競爭, 模仿者只會越來越多, 不創新的話, 臺灣的競爭對手就不是南韓, 而是越南, 大陸這些新興工業國, 模仿者的勝利者, 就只是誰能用最低成本把東西造出來。 這種競爭, 勝利者是誰割肉割得比較痛。

僧多粥少就必須導致削價。 這是沒有選擇的, 因為模仿別人技術和行為容易, 創新之所以難以模仿, 是因為人從來都不能靠模仿, 去克服創新的最大妨礙---頑固保守。

別忘了韓國也是在亞洲貨幣危機當中重傷的一個國家, 那時候韓國痛定思痛, 進行了大刀闊斧, 某程度上是高風險的改革和投資。 如今臺灣面對一種慢性的陰乾時, 也必須反省出一個解決方案。

臺灣有沒有救, 並不在於是否跟外面的人交易, 相反, 而是在於能否克服受限於過去成功經驗的制肘, 不再複製過往的模式, 而大膽地嘗試新的產業和新的方式, 給予新世代去嘗試更多新的方法, 從跌撞中找出出路。 這比較實在。 再怎樣杯葛韓國, 韓國的錢也不是主要從臺灣賺的, 臺灣的競爭對手也不僅是韓國。

把視野放到整個國際市場上才有出路。 這不是跟韓國的意氣之爭, 而是更嚴苛的未來生存問題。 丟臉的並不是在於跟敵人交易, 而是滿足於已有的成功之道, 享受過去勝利帶來的剩餘戰利品, 而在危機迫近的時候也不願有任何改變。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16 則回應

  •  沒差 我不看報紙(ˊ_>ˋ)

    2012-06-06
  • 三星已經慢慢穩坐手機龍頭了

    有興趣了解的人可以去看看商業週刊寫的是什麼

    試問台灣的政府肯花錢去資助企業商,或中小型企業嗎

    也許有,但就是那幾間比較大間的公司,沒辦法我們政府濫

    現在連南韓的發展都比台灣好了

    我覺得那些所謂的網友 可以好好省思一下,到底問題是在哪邊

    三星今天的成功 一定有它的道理 它們的東西一定有它們的價值在,也知道這樣的行銷可以把本賺回來

    或是市佔率..等等

    也許大家不知道,當初amoled最先開始發展是在台灣的友達....友達沒成功,為什麼三星會成功

    因為友達不敢衝,政府不支援,造就了現在的三星王國,可以怪誰?現在不爽是在不爽怎樣的?

    有人說:我討厭韓國人,所以不用韓國人的東西

    如果會這樣想,是因為你愛國還是因為你蠢?? 可以好好想一下!!  同樣的價錢,買到次等的東西....


    引用來源:www.igp.tw

    http://www.igp.tw/thread-2828-1-1.html

     

    2012-06-06
  •  我必須提出一個和原文作者完全不同的觀點。台灣人還是很少人能參透,但這無非是因為過去經濟發展造就了這樣對於經商的mindset。

    沒錯,下了重本打了廣告但消費者不買,確實在這個事件上會對Samsung看似吃虧。但其實Samsung早就意料到了,他們看事情看得比台灣人遠,不是只是看"這次"。

    1. 廣告的效果不是只有對該產品的宣傳,更重要影響更深遠的是"品牌"。或許你我都不喜歡韓國牌,但是實際上有更多人是中性的,這種人是會受到廣告影響的。尤有甚者,長期受到廣告的浸潤,久而久之就會對該品牌印象加深,對於有強烈品牌認知的客戶,是會更有機會在未來接受該品牌的產品,即便這次沒有買。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麥當勞,各位現在吃否?但在6年級或7年級生小時候麥當勞剛進台灣時,在父母印象中是什麼?當初多少父母或多或少排斥這樣的飲食,但他們利用切入小孩子沒有成見的利基,在數十年品牌耕耘後,現在變什麼樣子?連我八十幾歲外婆某些程度上都可以接受這樣的飲食了!

    2. 產品本身優劣對於消費者購買意願是有正相關影響,但是,加入廣告後呢?這個關係就變得很詭譎了。廣告本身對於產品優劣就有一定程度影響力,怎麼說?廣告會涉及產品訴求和產品定位,當今天你已經知道你的產品和競爭對手相較有某些面向有劣勢時,你會怎麼做?當然是強化自己優勢的地方,設法把劣勢盡可能淡化。這會不會影響消費者對產品優劣的印象,絕對會!所以產品優劣不見得是絕對可以比較的,在不同人眼中優點不一定是優點,缺點也不一定是缺點。品質也不是每個人都有一樣標準。像我覺得S2那個玩具般的機殼真是玩笑(塑膠件銜接處不精確、還有倒角,銀色邊框毛邊沒修平等),但很多人的評價卻是很漂亮很有質感。

    3. 這還沒提及品牌有多大的威力。我光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別忘了前陣子Tim Cook才說什麼?"Apple是唯一一家即便讓客戶不高興,客戶還是會繼續買單的公司"。這就是品牌的威力!iPhone 4的天線門不就是實例?手機在天線上設計有明顯瑕疵,居然不思修改照樣賣,客戶居然會願意繼續用去買周邊產品解決這個問題。這是不是品質有問題?是。但Apple有沒有因此賣不出去?沒有!還有,我周邊至少有數個人對iPhone根本不了解,只因為1) 男女朋友用了 2) 因為潮可以增加接觸異性機會等理由購入iPhone。功能?對不起,他們除手機功能外只用Whatsapp和聽音樂。然後勒?什麼商業模式、手機功能、相關周邊和服務,對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這些在談什麼?談很多台灣人都還是用"製造"的觀點來看科技產業,不是用"銷售"和"品牌"的觀點來看科技產業。當今天用"製造"角度來看科技業,那最終就是會走向低毛利的"製造業",無法向高毛利的"科技服務業"靠攏。htc曾經是異類,在國外成功行銷出這個品牌,但最近的One S事件,我看裡面有些人腦子還是轉不過來。重點不是改Solution,重點是這個事情整個溝通和計畫上根本就沒考慮客戶的感受,和最基本的道德誠信。這對品牌有影響嗎?有!只是這次不一定看得出來,但多搞幾次很快就崩盤了。

    2012-06-05
  • 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 而且一定是自私的! 如果hTC 在全國所有的媒體登頭版廣告, Samsung 與 Apple 的使用者都丟掉他們手中的手機, 去買 hTC 的手機, 那才是讓全球消費者另眼看待台灣. (果真如此, hTC不用花錢登廣告, Samsung 與 Apple 在台灣也是一隻手機都賣不出去) 

    支持台灣製造, 大家何妨集資買 hTC 的股票, 與他們的員工與客戶共同承擔生死存亡? 或是免費到 hTC 的工廠去上班, 不用付一分錢的薪水. hTC 會感激嗎? 當然不會, Samsung 與 Apple 也是, 更何況他們都是洋鬼子, 大家更要 "滅洋扶台" 自我感覺一定良好到不行. :-)

    hTC 走出台灣, 到全球與洋鬼子拚個你死我活. (hTC 可以換成任何全球知名的台灣手機品牌, 如 Acer (倚天團隊沒了), ASUS (只有Pad Fone), [再也沒其他的])

    2012-06-04
  • 公會真的很機八

    但我想那絕對不是什麼"跟敵人交易, 敵人也是要付出的"之類的想法

    商人精於計算(或算計),敢大筆出手是因為他們算好你玩不贏他

    在沙丘魔堡(DUNE)中,公會的實力大到可以為戰爭訂規則

    怎麼做?你跟他作對你就別想打了,連兵都運不過去的

    不然就是找人先幹了你,而他只需要幫別人多運(或說偷渡)幾船兵,或者再把對方幹掉

    相信我他們比較喜歡後者

    當然你可以打破一些規則,只是需要一些.......錢或膽子。

    偏偏這兩項好像台灣很缺?

    HTC....要說是被人掐著喉嚨發不了聲也對啦

    真的很慘

    2012-06-04
  • (本文已刪除)

    2012-06-04
  •  三爽的廣告連非洲鄉下地方都看得到,不爽的話就花錢跟他拚買廣告啊

    2012-06-04
  • cc

    chenglap網友所寫的真很值得深思,謝謝分享!!

    2012-06-04
  •  台灣的產業都落在一些金主手上,真正有創意的人想做出來的東西沒有多少人願意支持,等到東西做出來了之後又在旁邊酸說這個台灣做不起來

    然後等到有點名氣之後,又想盡辦法想抄襲,抄襲不過就搞垮他

    每個都在作繭自縛,故步自封,台灣的創新力何在?

    因為台灣沒人肯正視創新,所以人才該跑的都跑了,剩下留在台灣的人才,都在外商企業下賣命

    /**********好像是簽名檔**********/
    http://mesak.wablog.info/blog/

     

    2012-06-04
  •  $$太多(心得+看法完)

    我只是路過才回文的,別誤會了

     

    2012-06-04
  •  其實很簡單 去韓國報紙刊HTC的廣告

    看有沒有人買帳就好了

    2012-06-04
    • yogenio wrote:

       其實很簡單 去韓國報紙刊HTC的廣告

      看有沒有人買帳就好了

       

       含果人不需要打三星的廣告就會去買三星了,含果人就算看到HTC的廣告也一樣不會買HTC。

      2012-06-04
  • 三星還不是一樣把錢花在台灣
    看到三星花大錢買報紙廣告不爽,看到HTC花錢請台灣員工很爽?
    根本是雙重標準
    而且報紙是自由市場,HTC自己不發廣告,怎麼是花錢的被罵
    2012-06-04
    • Xram wrote:
      Anonymous wrote:
      三星還不是一樣把錢花在台灣
      看到三星花大錢買報紙廣告不爽,看到HTC花錢請台灣員工很爽?
      根本是雙重標準
      而且報紙是自由市場,HTC自己不發廣告,怎麼是花錢的被罵

       

      也許字很多,但也不用看個圖呀標題就回文...

       

      (手滑沒點引用)

      這我知道,我罵的是那些嫌三星刊廣告的人

       

      2012-06-04
    • 我知道阿 我罵的是那堆嫌三星刊廣告的人
      2012-06-04
    • Anonymous wrote:
      三星還不是一樣把錢花在台灣
      看到三星花大錢買報紙廣告不爽,看到HTC花錢請台灣員工很爽?
      根本是雙重標準
      而且報紙是自由市場,HTC自己不發廣告,怎麼是花錢的被罵

       

      也許字很多,但也不用看個圖呀標題就回文...

       

      2012-06-04